覺得“上帝”很不公平,跳過了我,把媽媽的體育基因全都傳到了1米78的弟弟身上。
上學時,除了跳高和體操項目外,別的項目都讓我發怵,特別是跑步,800米從來沒有及格過。
中學體育老師很怕我,每次我投擲(假)手榴彈,他都會抱怨:扔這麽近,是要把我和你自己都炸S嗎?大學體育老師容許我用遊泳50米代替跑步800米,很慈悲地讓我的體育課及了格。
但是,我很喜歡球類運動,愛看球類比賽。我打過乒乓球兒,籃球兒,排球兒,棒球兒,網球兒,高爾夫球兒,羽毛球兒,冰壺(對我來說很像球類 :-),哦,還踢過一次足球兒。不過沒有參加過正式比賽。
我媽媽和弟弟籃球都打得很好。我也能做漂亮的三步上籃兒,但球兒就是不肯進籃兒。打排球兒我發球很少過網,打棒球兒總是跑不過球兒,最好的記錄是一壘。高爾夫球兒和同事一起打過9洞,打得很差不知分數。冰壺也是和同事一起打的,他們知道我胳膊細沒勁兒,允許我用雙手投擲,所以我打的很準。網球兒我上過社區的課,但因為場地要求,我打得很少。
乒乓球兒是小時候在水泥台子上學會的,本以為水平還可以,沒想到乒乓大國握直排的我,居然打不過加拿大握橫拍的先生,每次都會敗給他。
羽毛球兒是上大學時學會的,每天晚自習前和同學們打,很上癮。我胳膊上沒什麽肌肉,打球兒是用全身的力氣,手隻是力氣到達的終點,再傳倒球拍上。握著球拍覺得胳膊很長很有威力。生兒子時月子裏端重物,右手腕兒得了厲害的腱鞘炎,連一個碗都拿不起來,後來就是打羽毛球兒治好的。
因為喜歡,現在我還常和先生一起打羽毛球兒。記得第一次和他打時,他接我的抽球兒摔了一個大跟頭。哈哈,終於有一項運動我比他強了。身高1米8的他,打羽毛球兒卻打不過1米6的我。
唯一的一次踢足球兒是在我去了思科(加拿大研發分部)上班兒不久的時候。
一天午飯後,同事們說這幾天加班兒太忙了,在開發的router 今天 ping了,大家休息慶祝一下,一起到辦公樓外的草地上踢足球兒吧。 我以前沒踢過,但在中學時就喜歡看校隊兒踢球兒,所以湊熱鬧跟著同事們去踢著玩兒。
那時思科分部主要是最早買下的,除1個秘書和2位繪圖員外,都是男士的chip startup,我在的軟件組和建了不久的測試組,除我之外,也還沒有其他女生。所以去踢球兒的都是男同事。
開始踢了,我被分到了一隊。但是,不管我怎麽跑怎麽大聲兒喊,就是沒人傳球兒給我。不僅如此,兩隊的人好像都在躲著我,把我氣壞了。於是我自己決定去守沒人管的“大門兒”。哼,躲著我不給我球兒,現在讓你們躲個夠!
笑話講完了。認真地說: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身心健康。Wish All be in the pink of health!
謝謝讀文。
圖:看看我家身經百戰羽毛球兒和拍子上個月的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