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想,為一位公民送行

打印 (被閱讀 次)

他人生的最後一張照片就定格在因染疫而半張露在口罩外的臉,在34歲的壯年就告別幼兒和懷妊的妻子走上不會有歸程的路,無意中,他成了烈士並留下一個警示“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能隻有一種聲音。”在召喚信息公開和言論自由的祭壇上,他獻出生命作為一筆祭祀。將來,後人會在曆史的殿堂聽到這一縈繞不絕的警示。

也許他的聲音未必如黃鍾大呂那樣發聾振聵,但那就是一塊構築人類文明的基石。也許他的作為未必能與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先驅們比肩,但從那份熱切地推舉他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的簽名書中,我們看到在他離去的路上,人們撒下了鮮花和祝禱···

那些曾經鮮活的麵孔帶著對生命的眷念和對親人的刻骨銘心的不舍而離去,他們隻能與在世親人在清明的一縷青煙中相見。如果有人把這些譜為“頌歌”,那這支“頌歌”裏的每一個音符都是在恬不知恥地褻瀆人性和文明。

老百姓的隱忍,奉獻和付出,醫護者的專業操守和良知都不應是給製度鍍金的原材料。

公民的權利應當受到公權的保護而不是侵蝕,現代文明要靠集體公民意識去維護和發展而不是依賴於某一尊者或權勢的操控。

那份“訓誡書”裏,用冠冕堂皇的偽證和別有用心的公權去謀殺了人們尋求真相,為他人抱薪的的善良意願。一紙“訓誡書”就把說實話的權利從一個公民身上剝離,輕賤地加以蹂躪。

不許人說真話者,他們播下謊言,收獲的將是隻是荊棘。

一個“人民”國家卻不容許公民對公共事務有知情,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權利。“共和”的製度卻脆弱到要花大筆納稅人的錢來“維穩”,張牙舞爪的“自信”卻病態地將所有正常的質疑都壓上惡意的“非議”標簽。

念念不忘的"輿論引導"和"正能量"構築的隻是的變形信息,當實話被定義為“謠言”,當基於的良知的作為被“訓誡”,那麽信仰,道德的坍塌也就是必然的。而文明並不是由珍饈豪車堆積而成的。

專製製度需要公敵來幫助運轉,即使沒有公敵也要製造出來。從前不斷的運動產生的不可計數的"階級敵人"以及現在的"反華勢力"加上被“訓誡”的公民,不就是源於同一設計者和生產線嗎?即使換上"以XX的名義"時髦的包裝。

依附在專製體製下的奸佞諂媚,揮霍欺詐,顢頇瀆職都可以用“維穩”來遮掩的,而被竊據的權力是不能觸碰的。看那些官吏們前赴後繼地走向恥辱柱,就能明白他們的“初衷”是什麽。

人言讓曆史告訴未來。可是,如果讓一片被抹去真相的空白,或是刻意扭曲的曆史中去告訴未來,人們隻會得到荒誕和謬誤的投影。

鄭板橋:“難道天公,還鉗恨口,不許長籲一兩聲?”

warara 發表評論於
voiceofme 發表評論於
“那些曾經鮮活的麵孔帶著對生命的眷念和對親人的刻骨銘心的不舍而離去,他們隻能與在世親人在清明的一縷青煙中相見。如果有人把這些譜為“頌歌”,那這支“頌歌”裏的每一個音符都是在恬不知恥地褻瀆人類的靈魂。”

寫得好!
西風-西風 發表評論於
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