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 答案很簡單。
就看你會不會問問題。
你如果去讀商學院, 你的教授很可能會告訴你成功的兩個要素,
如果你的夢想就是做個包子鋪的老板, 你成不了大款。
如果你問題問對了, 答案往往很簡單。
問:“你修行的目的是什麽?”
我的答案是為了生死解脫。
你如果說是為了有功德福報, 合家安樂, 幸福平安, 事業有成, 財源廣進, 你最多就是個包子鋪老板。
今天上網, 看到在北京有數萬人為了去雍和宮上頭柱香,
年夜飯都不吃, 徹夜排隊。
這些人都在為成為包子鋪老板而努力奮鬥。
希望我竹林宗的弟子, 目標要高一點。
問:“從什麽東西中解脫出來呢?”
從老病死以及得失中解脫出來。
我們不妨想想看, 如果你不會老, 不會病, 不會死, 也沒有得失的問題, 你還會有煩惱嗎?
這個問題問完以後,
你就知道問題的根源在老病死和得失。
你如果解決了老病死和得失的問題, 就什麽問題也沒有了。
問:“為什麽會有老病死和得失?”
再問:“在什麽狀況下, 會沒有老病死和得失。”
今天我一共問了四個問題,
前兩個問題我把答案告訴你了,
後兩個問題就要問你自己了。
其他的什麽阿賴耶識, 什麽無漏種子, 什麽清淨無垢識, 什麽心與清淨法身, 什麽五蘊, 什麽毗盧性海, 什麽生滅法, 等等等等,
我說句粗話, 都是扯淡。
我說的稍微好聽一點,就是故意高深化,繞來繞去讓人聽不懂,顯得境界很高,讓人崇拜,而來皈依。按現在的說法,叫聚粉。
說得再好聽一點,就叫攝照眾生。
你就把後兩個問題答出來就好了。
不要把問題搞複雜了。
智慧低的人,會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有智慧的人,會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沒有那麽複雜,沒有那麽複雜,沒有那麽複雜。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龍樹尊者說:
因愛有四取, 因取故有有, 若取者不取, 則解脫無有
從有而有生, 從生有老死, 從老死故有, 憂悲諸苦惱
大道至簡, 正法眼就是這麽簡單。
那個沒有老病死和得失的麵目就是本來麵目。
昨天極樂淨土師姐寫了一篇文章。
她說,無我誰都會說,做到了嗎?
嗬嗬,無我不是誰都會說,比方說,你就不會。
無我能做到麽?師姐做到了麽?你做不到,因為沒有人做到到。能做到的,就是境界,境界就是相。有人,有受者。做是因,達到所謂“無我”的境界就是果。如果你仍在希望達到無我的境界來證得某種果位,你一點希望也沒有。
為什麽?
因為無我不是境界,無我不是相。
無我是本來如此。佛,不以修成。
你在努力做到無我的時候,就已經有我了。
如果佛能以修成,修是因,佛便是果,佛就是因果。
法眼師兄的評論我也看到了。老實講,挺失望的。
極樂淨土師姐是淨土宗弟子,罪與福的概念根深蒂固。她的這個觀點還情有可原。對於罪福,我想對師姐說,你耐心等,我的下一本書中會演示驚世駭俗的提婆九式絕世武功,第一式就是破罪福。
我記得法眼師兄講過,自己是禪密雙修。
密宗是一個實修的宗派,所以師兄說事理圓融,要有一個行持的法門,我還能理解。可是師兄一開口就提到了“邪見”。嗬嗬,我的印象中,師兄應該已經過了正邪的階段。
難道師兄還是所謂“正信的”佛弟子?
我的所有文章中,從來不說正邪,隻說是第一義與入世法的區別,就算是講罪福的淨土宗,我也說它是很好的入世法。
我一直說,個人要學什麽,完全是個人的選擇。
我甚至說過,就算是一神教的教眾,也是修行人,隻是修的法不同而已。
法眼師兄先很不客氣地批評了“邪見”,而後很客氣地說了自己的“淺見”。
哈哈哈,既然認定了是“邪見”,那師兄自己的肯定是“正見”。
怎麽又成了“淺見”?難道師兄對自己的“見”也不確定?
如果不確定,又如何能鐵口直斷別人的是“邪見”?
如果確定自己的是“正見”,那師兄已得無上正等正覺,恭喜。師兄就按自己的“正見”去尋一個行持的法門修持去吧。
師兄的“正見”是什麽呢?
“身心安詳,是學佛的最基本法益。進一步是生死解脫的利益。用功對了,就能善用其心,做事效率自然會提高”
簡而言之,就是有利有益。
嗬嗬,師兄的觀點有普通性。
不但今天的修行人很多持這種觀點,龍樹時代的修行人也是很多人持這種觀點。
就是學佛有什麽益處?
《龍樹中觀》這本書還有兩三篇文章就寫完了。我的下一本書是《龍樹之門》,講龍樹的《十二門論》和提婆尊者的《百論》。
《十二門論》的第一篇,就是講學佛的益處。
龍樹之門的第一門是《觀因緣門》,說摩訶衍義。
師兄到時不妨來看看。
當然,如果師兄認定自己的是“正見”,則不必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