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淨分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禪宗在印度,
從大迦葉尊者到菩提達摩尊者, 一共二十八代。
達摩東渡, 到六尊慧能, 衣缽不再傳。
所以有西天四七, 東土二三的說法。 四七二十八, 二三等於六。 而達摩祖師, 即是西天第二十八祖, 又是中土第一祖。
電影《達摩祖師》描述了尊者的一生。
達摩的師父, 就是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
達摩祖師本為王子, 他出家求道的因緣是因為般若多羅尊者問了他兩個問題:“未生你時你是誰? 生你之後誰是你?”
王子冥思苦想, 答不出來。
於是發心, 棄王位出家求道。
這兩個問題你答得出來嗎?
很久以前問過大家三個問題。
你從哪裏來?
你到哪裏去?
你在這天地間做什麽?
一直無人答得。
你若答得出這三個問題, 你就答得出般若多羅尊者的那兩個問題。
後來因為實在無人答得, 我就自己把答案說出來了。
本來不動,當然不存來去。我以前講過,虛空不是一個個體,而是無邊無際。既然無邊無際,就不可能動。一步不能進,一步不能退。誰要是說虛空可以動,請問它能動到哪裏去?無來無去。
因為沒有來也沒有去, 自然什麽也沒有做。做了也是白做。
所以如果要我來回答般若多羅尊者的兩個問題,
我會說:“本來未生, 自然無我,般若多羅尊者, 閣下問這些問題,已經著了我人眾生壽者。”
這就是無來無去。
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
你如果明白了本來麵目, 這個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一定是無來無去, 不可能有來去的。
佛說的經典中,包括《五燈會元》中的那些禪宗祖師們,基本上隻告訴你答案,從來不解釋,更不和人辯論。嗬嗬,愛聽不聽。為什麽?一來開口即失,開口就落入兩邊,背離了第一義。二來,實無眾生可度,悟了並沒有得到什麽,不悟也沒有失去什麽。三來,要你自己下功夫去參。你不能等著別人把飯菜做好了,再一口一口喂給你吃。
我呢,是純粹沒事找事。我不知道你們聽得煩不煩,我其實說得有點煩了。你坐穩了,看我把無來無去從本來麵目推出來。
如果要有來去, 就一定要有兩個不重疊的點。
必須要有兩個點, 才可能從另外一個點來到這個點, 然後再回去。
而我們的本來麵目沒有兩個點, 連一個點都沒有。
虛空是不可能在某一個點上的, 一個點都不可能, 更談不上兩個, 三個, 四個, 或多個點。
如果有點的話, 就不是虛空了。
所以, 虛空是不可能有來去的,也不可能移動。
虛空無邊無量, 沒有所謂從一個虛空走到另外一個虛空。
所以, 隻要是空為體,
就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就是如如不動。注意,這是本性決定的必然如此,不是你花多少功夫去修行可以達到的境界。佛,不是境界,不是次第,不是果位。
佛陀在《金剛經》中說的差不多每一段話,
都在圍繞著空為體。
你難道還看不出來嗎?
我告訴你本來麵目就是空為體, 豈是誑語!
我告訴你《金剛經》是一本了義的經, 豈是誑語!
至於性在用, 我也說得很明白了。
一加一等於二這種事你如果都不會做,你還是去多燒香, 多念經, 多懺悔, 多拜佛, 多行善, 多供養, 多布施, 消除業障, 增長智慧, 多積福德, 求往生去吧。別在我這浪費世間。
你根器不夠,
學不了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