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正文

【獨步天下】不死金剛之 六大神通

(2021-09-14 22:50:14) 下一個

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幹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央視春晚,

台灣來的劉謙一炮而紅。

劉謙有一句口頭禪, “接下來, 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魔術, 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因為魔術師可以做到很多我們常人無法做到的事情。 因為常人做不到, 所以常人會覺得魔術師是有魔法和魔力的。

 

李一道長,

又是避穀, 又是在電視上表演水中憋氣超過兩小時,

於是一夜之間,

成為養生達人, 活神仙,

大江南北擁有無數粉絲。

 

李洪誌李大師,

首先以傳授氣功的方式傳授法輪功,

以治病養身, 延年益壽的名義延攬信眾,

然後把法輪功神化, 自稱宇宙最大的佛。佛還分大小,也是蠻搞笑的。

 

以上隻是幾個信手捏來的現代的例子。

如果從曆史上看, 從“蒼天已死, 黃天當立”的張角黃巾起義,到韓山童的白蓮教, 到拜上帝教的洪秀全的太平天國, 莫不如此。

張角自稱太平道人, 散施符水, 為人治病。

韓山童自稱彌勒降生。

洪秀全自稱天父之次子, 耶穌之弟。

 

所有的這一些, 都有一個共同點,

就是展現神跡來使眾生信服。

這就涉及到一個話題, 神通。

 

我學習基督教的時候, 接觸過一個教派叫做“耶和華見證人”, 就是那些見證過上帝神跡的人組成的, 他們通過宣揚自己見證的上帝的奇跡來延攬信眾。

每個教派都會宣揚不可思議的神跡,

由此來證明自己教派的信仰是正確的,

並以此來傳道, 使人懼怕, 信服。

用通俗的說法, 胡蘿卜加大棒。

你如果信服, 遵守教義, 你可以往生或者上天堂。

否則就下地獄。

你如果仔細研究各大宗教,

莫不如此!

 

佛教也講神通。

佛有三十二相, 六大神通。

不需諱言, 其中也有攝眾的成分在, 也就是方便。 我以前說過, 佛如果不說方便法, 一個弟子也收不到, 連最貼身的五比丘也離他而去。

可是, 我們有智慧的修行人, 要能夠判斷什麽是方便, 什麽是了義。

破了方便, 才能了義。

 

比方說, 佛有三十二相,

一足安平,二足千輻輪,三手指纖長,四手足柔軟,五手足縵網,六足跟圓滿,七足趺高好,八癇如鹿王,九手長過膝,十馬陰藏,十一身縱廣,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膚細滑,十七七處平滿,十八兩腋滿,十九身如師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圓滿,二十二口四十齒,二十三齒白齊密,二十四四牙白淨,二十五頰車如師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廣長舌,二十八梵音清遠,二十九眼色紺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間白毫,三十二頂成肉髻。

其他的不說了, 一足安平就是扁平足。

所以三十二相屬於算命先生的水平, 扯淡。乃後世弟子把佛陀神化的一個動作, 所以把世尊說得身具異相, 由此來證明世尊與眾不同。

實相非相, 實相無相。

長得再怎麽怪異, 也說明不了什麽。

不可著我人眾生壽者相。

 

但是六大神通, 確是事實。

這六大神通, 並不是世尊所獨有。

而是所有的眾生都具有, 因為眾生都是佛。

最重要的是, 這六大神通是本自具足。

這六大神通, 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這六根, 就是最根本的佛性。

你從來沒有失去過, 也不可能失去。

無得無失。

 

正因為無得無失,

所以, 過去心不可有, 現在心不可有, 未來心不可有。

本自恒在, 說什麽過去現在未來?

性在何處?

性在用。

 

過去,現在,未來,說的是時間,是一個動態。我們常說人生是一條單行道,或者說,我們是一個過客。嗬嗬,單行道上的過客。時間從來不停留,總是悄悄的劃走。我們為什麽知道時間在流逝,因為我們的身體在老化。

可是,空會老化麽?

如果沒有變化,如果不能前進後退,就不是一個動態。於是,便沒有時間,便沒有過去現在未來。

什麽沒有變化,不能前進後退呢?

你慢慢想。

 

今天想花點時間說說修與悟的問題。

這是大乘六宗和禪宗的根本區別。密宗雖然有完善的方便法門,但最終依然是無修,由漸修到無修,由入世到出世,所以本質上和禪宗殊途同歸。

任何的有意義的討論,不能硬拗,要講邏輯。

我們就來說說邏輯。

 

修,是因為不完美,需要改進,希望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如果本來就是完美,修,就變成了畫蛇添足,焚琴煮鶴。不但大煞風景,而且破壞了完美。由完美變成了殘缺。

我一再講,修行人不要忘了佛陀的初心,那就是生死解脫。除此之外無他。

所以,隻要能夠生死解脫,修與悟其實隻是手段,能解脫就好。

修的目的是為了生死解脫。

悟的目的同樣是為了生死解脫。

佛陀並沒有發願要給全世界人民謀幸福,要解放全人類。在佛陀的心裏,什麽是完美呢?沒有生老病死就是完美,有生老病死就不完美。當他悟道以後,沿街乞討幾十年,一天隻吃一頓飯,你覺得他的人生不完美麽?他心裏可美了。

於是,隻剩下一個問題,到底是修還是悟可以生死解脫,哪個有效。

 

修,就要依據某些方法,於是便有了八萬四千法門。通過這些法門去不斷的改正自己,用平師兄的話,就是不斷地超越自己。那麽這就有一個必要的前提條件,自己是不完美的。

我請問了平師兄,那些地方不完美需要改進。

平師兄沒有回答。

既然師兄不願意正麵回答,我就大概說一下我們常常聽到的,比如說貪嗔癡,愛恨情仇,煩惱,執著,等等等。我要是漏了什麽大夥可以幫著往上加。

法師們常常說,我們要去除貪嗔癡,放下執著,於是便可消除煩惱。

我說,煩惱即菩提,執著即正覺。

你千方百計要去除的,正是你朝思暮想的佛性,而且恒在,不生不滅。無論你如何修,都不可能去除。佛性恒在。

這其實就回到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性是什麽?

性是什麽,其實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早已或明或暗地說了,看官們也許沒留意,也許未能吃透。

性在用。

 

貪嗔癡,愛恨情仇,煩惱,執著,都是性在用。和慈悲憐憫,做好事,等等毫無分別,都是性在用。無論怎麽用,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就是佛性恒在,不生不滅。用,隻能對相產生影響。對性本身,不能產生一絲一毫的改變。

因為本來就不生不滅,已經解決了生死問題。

所以,從生死解脫的角度,本自完美,無需改變。因為無需改變,所以解脫。

 

貪嗔癡,愛恨情仇,煩惱,執著,慈悲,憐憫,做好事。。。你可以把這個單子一直往下列。這些都是概念,基於人世間的道德上的處世的概念,根據人世間的道德標準而有好壞之分。通過修行去改變心理和行為,是入世法。

它與第一義,與生死解脫,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從生死解脫的角度。當你真正明白為什麽無生無死的時候,你當下就是佛。

釋迦摩尼菩提樹下悟道之後,無論日後他如何絞勁腦汁發展佛教,與各種外道鬥法,在婆羅門占統治地位的古印度打出一片天地,在鬥爭的過程中如何使用各種陰謀陽謀。無論他是高興還是煩惱,健康還是生病。他時時刻刻都是覺悟的佛。

釋迦摩尼說法,總是把第一義與方便法混在一起。

我說過,我要做的是把它們分開。

修行,是入世法,不可能讓你生死解脫。能讓你解脫的,是覺悟。

 

我以前隻講了體性相。

今天我再加一個字,“體性相用”

把這四個字摸透了,你就是一位覺悟的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