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正文

【五燈會元】本來麵目之:千尺井中

(2021-04-23 19:38:54) 下一個

潭州石霜山性空禪師,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如人在千尺井中,不假寸繩,出得此人,即答汝西來意。”

僧曰:“近日湖南暢和尚出世,亦為人東語西話。”

師喚沙彌,“拽出這死屍著。”

 

沙彌即仰山。山後問耽源:“如何出得井中人?”

源曰:“咄!懲漢,誰在井中?”

山複問溈山。

溈召慧寂,山應諾。

溈曰:“出也。”

山住後,常舉前語謂眾曰:“我在耽源處得名,溈山處得地。”

 

我問世人:“你是什麽?”

大家都會說:“這算什麽問題, 我當然是人了。”

我問佛弟子們: “你們修行為什麽?”

大家都會說:“明心見性, 開悟成佛。”

我說:“咄!懲漢, 汝在井中。”

酒不醉人人自醉, 境不困人人自困。仰山最開始是跟耽源,後來跟了溈山。溈召慧寂,山應諾。一應諾就錯了,我們以前看過太多這樣的公案。而溈山的一句“出也”,仰山就打通了任督二脈。你之所以被困住,是因為你的心中有井有我,自困愁城。你如果了明了了空性,明了了不相妨,就算是千尺深井,也困不住你。

我不需要長生, 因為本沒有生死。我不需要開悟, 因為本沒有迷惑。我不需要解脫, 因為本沒有煩惱。我不需要清靜, 因為本沒有汙濁。我不需要出, 因為本沒有入。我不需要去, 因為本沒有來。我什麽也不需要, 因為本自俱足, 一切圓滿。 雪峰禪師說:“本自天然,不假雕琢。”大安禪師曰:“本色住山人,且無刀斧痕。”要寸繩做什麽?這個就是佛, 常定, 本來麵目, 大圓滿。

 

有一年端午,我寫過一首【行香子】,送給大家。

 

閉目凝神,衝破天輪。

恍然間,生死幽門。

奈何橋尾,幻相難分。

有孟婆湯,裟婆界,鬼婆村。

 

徘徊幾許,過往煙塵。

看世人,坐困城深。

晚霞朝露,來去無痕。

歎杏花落,梅花謝,淚花渾。

 

瑞州五峰常觀禪師,

僧問:“如何是五峰境?”

師曰:“險。”

曰:“如何是境中人?”

師曰:“塞。”

僧辭,師曰:“甚麽處去?”

曰:“台山去。”

師豎起一指曰:“若見文殊了,卻來這裏與汝相見,”

僧無語。

常觀禪師這一段非常有意思,前兩問都隻答了一個字,這算是後來一字禪的前身吧。你問五峰境,就自入險地。你問鏡中人,就困住了。

 

師問僧:“甚麽處來?”

曰:“莊上來。”

師曰:“汝還見牛麽?”

曰:“見。”

師曰:“見左角,見右角?”

僧無語。師代曰:“見無左右。”

仰山別雲:“還辨左右麽?”

 

從這兩樁公案來看,常觀禪師也已經得地了, 什麽地?佛之果地。“見無左右”,說得多精辟啊。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在五台麽?嗬嗬,他若在五台,就是一個俗漢。文殊既然不在五台,又如何能見呢?

 

又僧辭,師曰:“汝諸方去,莫謗老僧在這裏。”

曰:“某甲不道和尚在這裏。”

師曰:“汝道老僧在甚麽處?”

僧豎起一指。師曰:“早是謗老僧也。”

哈哈哈,其實,老和尚說第一句的時候,就可以學石頭直接“噓噓”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