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正文

【五燈會元】西天大聖之:從自心來,欲往無處

(2021-01-27 22:06:54) 下一個

開篇先說明一下。我的這些文字都是很多年前寫的。我和大家一樣每天都很忙,一般帖子到了第二頁就很少再去翻,有時早上貼上來可能到晚上才會回來看一下。二則一一回應讀者的回帖很花時間,三則,這裏的讀者問的問題,以前都有人問過,我在文章裏都回應過的。你如果每天來聽我說故事,自然會有答案。

比方說,小八昨天說這些天天念佛號的,追求性快感的事幹得一點不少。哈哈哈哈,說的是戒律和破戒的問題,在你的心中,有一個定論,就是淫是不好的。我在說律宗的時候會講到,特別會講到戒淫是怎麽來的。我以前說過,佛不以律成。因為佛陀製定戒律,始於成道後十二年。先有佛,後有律。禪門中,也有許多悟道的居士,比如六祖慧能。悟道和性快感一點關係也沒有。

再比如前幾天石凳兄舉了馬祖和百丈的公案,其實不用我來破,六祖彌遮迦尊者早把答案說出來了。石凳兄如果等到今天,就不會舉那個公案了。

再再比如,有網友對我昨天本來無漏的說法不認同。嗬嗬,不要被一些高大上的名詞迷惑住,什麽佛,菩薩,羅漢,涅槃,清淨,著相。有時候我會想,為什麽六祖慧能悟道的速度天下第一,因為他從來沒有在其他染坊待過,他是一塊白布,然後就遇到了五祖弘忍。洗一快白布比被染上各種顏色的布要容易得多。

無漏,其實就是無失。如果不是本來無失,就有一個問題。

問:你有什麽東西,而且這個東西是可以被失去的?

如果我去銀行大吵大鬧,“我掉了一個億!”銀行員工會把我轟出來,“你啥時候有過一個億?”

其實,昨天的文中雖然講了無漏,還提到了提多迦尊者的“悟了同未悟”。為什麽沒有分別,就是因為本質上無得無失,本質上就是無漏。佛弟子要時刻記住釋迦摩尼出家求道的目的,是尋求生死解脫,破除無常之法。而最終悟的,是本無生死。就算沒有悟,是六道眾生中的一員,也隻是輪回。輪回,其實也是不死。佛不死,眾生也不死,本質上沒有分別。眾生本就是佛。

我再換個角度來說,大家去電影院看電影,看喜劇,哈哈大笑,看悲劇,涕淚縱橫,看愛情片,心潮起伏,看動作片,血脈膨脹,看恐怖片,嚇得鬼叫。在電影院的那兩個小時,你說漏了也行,但本質上還是無漏。因為你出了電影院,冷風一吹,回家睡覺,什麽事也沒有發生。

我以前就是這樣在文章中回應讀者的問題和挑戰,這樣很花時間。而且這樣囉囉嗦嗦完全不符合禪宗的頓悟。什麽時候禪宗祖師接引這麽囉嗦的。參禪要靠自己。如果有讀者覺得花了很多心思,留了言,問了問題,而我好像不理不睬。其實主要是沒時間,也不願重複。我的小說新的一回上個周末寫了一半,到現在也沒時間提筆寫完。那才是我現在想寫的。不過今天還是略微回應兼說明一下。免得有人覺得我傲慢無禮。無神論者,或者其他宗教信仰者,繞道就好。無意爭論。謝謝。我對壇裏的帖子,也不是每篇都看。

如果反應太大,我隨時可以停的。不過我相信,如果我在這連貼幾個月,笑壇可能就是城裏流量第一的壇子。哈哈哈,佛法無邊,廣攝眾生。

 

扯了半天,差點把今天的主角忘了。

六祖彌遮迦尊者,遊化至北天竺國,見雉堞之上有金色祥雲,歎曰:“斯道人氣也,必有大士為吾嗣。”乃入城,於鷓鋏間有一人手持酒器,

逆而問曰:“師何方來?欲往何所?”

祖曰:“從自心來,欲往無處。”

曰:“識我手中物否?”

祖曰:“此是觸器而負淨者。”

曰:“師識我否?”

祖曰:“我即不識,識即非我。”

複謂之曰:“汝試自稱名氏,吾當後示本因。”

彼說偈答曰:“我從無量劫,至於生此國,本姓頗羅墮,名字婆須蜜。”

祖曰:“我師提多迦說,世尊昔遊北印度,語阿難言:‘此國中吾滅後三百年,有一聖人姓頗羅墮,名婆須蜜,而於禪祖,當獲第七。’世尊記汝,汝應出家。”彼乃置器禮師。側立而言曰:“我思往劫,嚐作檀那,獻一如來寶座,彼佛記我曰:‘汝於賢劫釋迦法中,宣傳至教。’今符師說,願加度脫。”祖即與披剃,複圓戒相,乃告之曰:“正法眼藏,今付於汝,勿令斷絕。”

 

乃說偈曰:

無心無可得,說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祖說偈已,入師子奮迅三昧,踴身虛空,高七多羅樹,卻複本座,化火自焚。婆須蜜收靈骨,貯七寶函,建浮圖於上級。又是一位踴身虛空化火自焚的祖師。 六祖彌遮迦尊者同婆須蜜的對話中, 最值得佛弟子參的是:“從自心來,欲往無處。”

馬祖問百丈,“野鴨子往何處去?”百丈答:“飛過去.”

馬祖就揪住百丈的鼻子,疼得他哇哇叫。一疼,百丈就悟了。馬祖揪住百丈的鼻子,是因為他答錯了。他如果答“欲往無處。”馬祖就會請他吃齋飯。

婆須蜜問“師何方來?欲往何所?”這和馬祖問的一模一樣。這些問題你會在五燈會元中看到許多,提問者會隨口用附近的東西來代指。無論是馬祖的“野鴨子”也好,還是婆須蜜的“師”也好,都是代指佛。問的問題都是“佛在何處?如何才能成佛?”

彌遮迦尊者說“從自心來,欲往無處”,是有問有答,正麵回答。彌遮迦尊者很慈悲。

我在回應石凳兄時說,如果馬祖問我同樣的問題,我會先下手為強,直接揪住老和尚的鼻子,疼得他哇哇叫。為什麽?因為馬祖的問題破綻百出。首先有野鴨子,其次有去處。一句話裏兩個“有”,和“無無法”背道而馳。雙腳陷在泥潭裏,落了兩邊。我揪他的鼻子,他隻能啞巴吃黃連。

如果實在看老和尚年紀大了,不忍心打他,可以直接痛罵“賊子完敗!”這就是答非所問,但明確告訴他,你破綻百出,我懶得打你罷了。無論是像尊者這樣正麵答,還是我這樣痛打痛罵老和尚,馬祖都會高高興興請吃齋飯。但你如果像百丈這樣回答,就會被他痛打。馬祖和百丈的這個公案,其實在我後麵的五燈會元係列中有的。

無心無可得,說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什麽是頓悟?悟無所得,頓斷煩惱。如來者, 如來如去, 無來無去。

東坡兄那首卜算子裏的禪機不僅僅是“漏斷人初靜”,“漏斷”語意雙關。更重要的是後麵那句“誰見幽人獨往來?”和下闕的“揀盡寒枝不肯棲”。他寫這首的時候在黃州定慧院。

彌遮迦尊者說“從自心來,欲往無處”

而他的弟子婆須蜜尊者, 就是西天禪宗第七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地球人三世 回複 悄悄話 敢揪馬祖的鼻子,敢與東坡稱兄,果然“霸”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