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二十一世紀,互聯網一統天下。每個人起碼有兩重身份,其一是真實的肉身,其二為網絡身份。二者皆可再次細分,前者有姓氏、職業、家庭、友朋師長、祖先後人;而後者,一個人在多少個網站注冊過多少次,就有多少個ID,就有多少個網名,遑論在同一個網站的重複注冊。每一個ID都是一個新的身份,這每一個ID與屏幕後的那個肉身具有何種關聯?有的ID為其沉重的肉身所困,甚至到發言要匿名,不敢以真ID示人之地步;有的ID跳脫放達,在網絡上放飛自我,展現與肉身完全不同的一麵,甚而至於左右手互搏。在現今這個時代要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實在困難,網絡中的我與家人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陌生人眼中偶爾飄過的我、過去的我、今後的我有何不同?它們都是我嗎?這個ID是我嗎? ……也許所有的這些“我”,都隻是一個鏡像,折射出一部分真我。又或者,虛擬ID擺脫了它的肉身,自己可以不斷複製克隆,如同《黑客帝國》裏的Smith那樣,所以我們可以有多重馬甲。“我”隻是一個程序,每一個ID都是一個被設置好的程序,有了bug之後就消失,換個馬甲再重裝上網。
而論壇就像《黑客帝國》裏的Matrix,一個虛擬矩陣。在這裏,所有ID是又不僅僅是屏幕背後那個真實肉身的鏡像、的投射。電影裏說:Know yourself。我是誰,這個ID是我嗎?我遇到的那個ID到底跟屏幕後的那個人是同一個人嗎?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也許我,即非我,是名我,應作如是觀。
我與網友們從未謀麵,亦不刻意相尋。看著ID們來來往往,有些璀璨一時,爾後慢慢歸於寂滅;有些一直在論壇裏留連,二十餘年來發貼灌水從不間斷。有些新ID實則是網絡舊人改頭換麵而已,有些老ID幾十年潛水如一日,偶有冒泡,陌生得像新麵孔。有些ID活躍,有些ID沉靜,有的偏執,有的圓滑,有的善良、有的是真壞。網絡的神奇在於你對某個ID背後的那個人的一無所知,卻從他的文字裏看得到的TA的孤獨、TA的暗傷、TA的歎息、TA的無知、乃至於TA的無恥,感受得到那個ID背後真實的性情、生命的溫度。雖然他們默默無聞於互聯網,不是大V,不是網紅,但他們是如此有趣的靈魂,如此生動的存在。
我不過一介俗人,我之於論壇,亦不過一名普通網友。忽然一日,念及昔日眾網友,細細考較過去,隻覺得他們言行見識皆有異於常人之處,可笑可歎,可圈可點。當此論壇BBS式微之時,若能將這一段段論壇往事,將那些鮮活的ID,一一記錄下來,編述成集,使其不至泯滅於網絡之間,也不枉我與他們相遇一場。
此外,於我自己而言也有一點意義。想我人間輾轉幾十年,一事無成,互聯網已成生活的一部分,雖然明知道過去已經過去,時光無法倒流,出於熱愛與留戀,若能將它們存於文字間,耄耋之年偶爾翻閱,亦可聊慰此生。故而於夜靜更深之時,寒齋蕭瑟之際,一盞孤燈一杯清茶,臨屏耕耘,妄為網友作傳,運指如飛,僅成可笑之書。
網絡與現實,亦真亦幻,請不要追問這些故事是真是假,亦無須對號入座,若感覺與自己有些相像,不如一笑了之。
“永托曠懷,癡且不諱。”
嗚呼,知我者,其在屏幕網絡中乎!
二0二二壬寅冬日 自題
雖我很少買書。我會去買一套《追憶似水年華》。
祝休假的周末愉快!外麵銀裝素裹。
謝謝你的理解。你的《悲慘世界》讀完了嗎?這周我休假,讀了不少書。《在斯萬家那邊》今天就能讀完,今年我要把《追憶似水年華》當《紅樓夢》來讀,熟讀、抄書、寫筆記。
讀書固然好,下筆才生輝。
祝賀你堅持寫完。從你篇名簡潔看出你不是為了點擊率,有篇上首頁時,編輯還替你更改標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