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微甘

唯讀書與寫字不可辜負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武士的愛情:忍戀 ——日本武士電影觀影筆記 (4)

(2022-07-21 09:57:26) 下一個

武士的愛情——忍戀

一頭紮向死亡的武士,也會一頭紮進愛情。用這個“紮”字,是指對愛情的決絕和不求回報的獻身。

武士的愛情,是一種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不,比精神戀愛要更簡約,武士的愛,不會輕易地宣泄出來,山本常朝說:“戀的極致就是忍戀”。這種戀,不涉及家庭、婚姻、夫妻、子女。真正的愛情,建立在那種物質性關係不能進入的地方。

忍戀、死戀、虛無中的思念,至死不已的戀,對象已經消失了的虛無之戀,是戀本身的戀,戰國武士的世界,是狂的世界、死的世界,而他們的戀,是忍戀。

“暗戀到死,化作青煙恨方知,惜終未流露個中之情思。”

參見《蟬時雨》、《黃昏清兵衛》。可苦了我們吃瓜觀眾,半天也別想看到一個親熱鏡頭。。。

兼談電影《武士的一分》

《武士的一分》是山田洋次武士三部曲的最後一章,有人說,“卻是武士精神最淡漠的一部,這樣的矛盾衝突,放在任何一個背景下都能成立。”我倒是另有看法,雖然這種故事,妻子被奸,丈夫感覺受辱,是男人都會複仇。

但是仔細分析,這個故事很日本,武士道精神很明顯。男主角如果不是後來聽說仇人誘奸了妻子但並沒有為他出麵,他的三十石的俸?是領主大人的開恩,他是不會複仇的,因為他本以為一年三十石的俸?是仇人的幫助,他隻是簡單地將妻子趕了出去。這裏反映出來的是日本人“受恩”、“報恩”的思想。

可是,一旦他聽說此事,他頓時覺得輕鬆了,他可以複仇了。而一個盲人如何向一個劍術高手複仇呢?武士道精神在此體現得很全麵,新一涵說:“生命在決定死去的一刻點燃。”這正是山本常朝強調的那種武士道:“所謂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為死而死,決死而生。”而且山本也強調有仇必報,有仇立報,他看不上47浪人那種等待幾個月的複仇,要是仇家在期間死了怎麽辦?你就無法報仇了,豈不會遺憾一生?所以他強調的武士道就是要立即複仇,衝向敵人,一頓砍殺,至於能不能殺死仇人,他就不管了。電影裏新一涵決意哪怕二人同歸於盡,他也要複仇。

再有,為什麽最後他隻砍掉仇人一隻胳膊就算了,而不是再補上一劍呢?日本武士複仇講究最後一刀要刺穿敵人的喉嚨,電影中新一涵的仆人問他要不要再給仇人一刀就是這個意思。但新一涵搖頭拒絕了。這要在一般日本複仇來看,簡直等於沒有報仇。可是他為什麽就輕易放過敵人呢?心軟了,慈悲?我不覺得。這是因為武士道也好,日本人骨子裏等級思想也好,讓他知道他隻是一個下級武士,而對方卻是身份地位比他高得多的高級武士,武士道精神最重要的一條是“忠”,排在第一條的是“忠”,勇、義、仁、克己都在其後。而他犯了這一條,所以,他沒有下最後一刀。

另外,他也許想到了此事的後果,反正仇人活不了。仇人被抬回家,受此重創,他也不敢告訴別人是誰傷了他。這個仇人也是日本武士,他感到羞恥,因為決鬥失敗,沒有了一隻胳膊的武士不再是武士,活著也沒有麵子。他於當晚用一隻手切腹了。這是一個武士應有的表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