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藍兩棲客

Writer sit at home : 迷茫的筆者,鍵人
正文

南海戰略要衝,赤樂港

(2016-02-05 18:07:57) 下一個

        赤樂港,西爪窪的一個港口城市。距離雅加達90公裏,海對麵20海裏是蘇門答臘島的蘭伯翁,可以算是一個渡口城市吧。西邊的巽它海峽,是印尼四大海路通道的第二條。其實從好望角來,去南中國海,這條通道比馬六甲海峽近,但是馬來西亞曾經是英國殖民地,與埃及一樣。自從蘇伊士運河修通之後,馬六甲海峽越來越繁忙,而巽它海峽越來越沉寂。南非和印尼,都曾經是荷蘭殖民地,想必這裏的繁華與繁忙,堪比今天的馬六甲。遠在非洲大陸南端的好望角及好望角城(CAPTOWN),也曾經是荷蘭殖民地,以我的推斷,這是荷蘭人擁有這兩塊目前看不相關聯的殖民地的原因:風帆航海時代,荷蘭人從西非海岸到開普敦,轉過好望角,直航巽它海峽,開去台灣。

        荷蘭人駕駛風帆船,在鄭和七下西洋的數十年之後,來到了爪哇島,與忽必烈艦隊和鄭和艦隊的到訪南洋諸島截然不同,荷蘭人在這裏安營紮寨,開始了這裏的360年的殖民統治。而在台灣,鄭成功打敗了荷蘭人,收複了台灣,後來到康熙年間,施琅又打敗了鄭成功的後人,再一次將台灣收歸中央政府的管製之下。甲午戰敗,清政府割台灣和琉球給日本人,日本人的鐵甲艦隊繼黃海打敗龍旗北洋水師之後,對馬海戰打敗沙皇艦隊,進而偷襲珍珠港攻擊美國太平洋艦隊,南進南太平洋,趕走了從巽它海峽進來南洋諸島的荷蘭殖民者,結束了風帆時代殖民統治曆史,名曰“大東亞共榮”,實質上是欲建立鐵甲艦的法西斯統治。

       雖然經巽它海峽進入亞洲的軍事影響,在20世紀被日本人肅清,但是沿著這一條路徑的思想影響,不經意地深深改變了亞洲和中國。“北方吹來十月的風”,我們一直相信列寧的思想從西伯利亞來。真實的曆史細節是,列寧的代表,荷蘭人馬林斯基,從雅加達去了上海,他肩負列寧賦予的直接使命是,協助北京大學的教授們和各省份的研究共產主義的知識分子,成立中國共產黨。他是共產國際遠東支部的特使,正是由於他的機警,使得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分成了兩節,上海一節由於法國巡捕房的突然關注而休會,轉移到嘉興南湖上完成了第二節。曆史往往忽略的另外一節細節,是荷蘭人馬林斯基開完中共“一大”之後的去向。

        張繼,據說在雅加達生活過,與馬林斯基的共同語言是印尼的迤邐風光。1921年8月,他陪同馬林斯基去了桂林,拜會孫中山。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使馬林斯基深深領會了列寧戰略意圖,在中國扶持發展與蘇維埃友好的勢力,建立有共同理念的共產黨,僅僅是一個方麵,團結力量成熟壯大的同盟會孫中山,是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麵。馬林斯基的桂林之行,成果豐碩。敲定了幾件對中國現代曆史進程意義深遠之事。

      第一,孫中山決定召開第一次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三大政策,“聯俄,聯共,輔助工農”。

     第二,孫中山決定派蔣介石率團訪問蘇俄,主要考察軍事。1922年年初,蔣介石的蘇聯之行,受到列寧和斯大林的熱情接待,奠定了日後蔣在黃埔軍校的地位,從而確定了蔣介石以“校長”而修軍,齊黨得天下的康莊大道。

     第三,國共合作的基調,由馬林斯基和孫中山確定下來,紅藍纏繞的局麵,延續近百年。共產黨參與北伐,十年內戰,共同抗日,三年內戰,海峽兩岸對立分治。 耐人尋味的是,引薦馬林斯基會見孫中山的張繼,後來是堅決反對“聯共”的西山會議派主帥。

     當然,波瀾壯闊的中國曆史進程發展,不會是個別人決定,但是從巽它海峽吹去的海風,由馬林斯基帶去的列寧的期望,確實對曆史產生影響。赤樂港,有它獨特的曆史地緣政治地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