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藍兩棲客

Writer sit at home : 迷茫的筆者,鍵人
正文

五七幹校

(2019-05-06 19:04:09) 下一個

【背景知識】

【五七指示】  1966年5月7日,毛澤東看了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給林彪寫了一封信。這封後來被稱為《五七指示》,他在信中要求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幹產品……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

【五七幹校】  1968年10月5日,《人民日報》在《柳河“五七”幹校為機關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經驗》一文編者按中,引述了毛澤東的有關指示:“廣大幹部下放勞動,這對幹部是一種重新學習的極好機會。”此後,全國各地的黨政機關都紛紛響應,在農村辦起五七幹校。黨政機關、高等院校、文教科技戰線的大批幹部、教師、專家、文藝工作者等知識分子被下放到農村,到五七幹校參加體力勞動,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中央、國務院所屬各部委及豫、贛、鄂、遼、吉、黑等18個省共創辦五七幹校106所,下放的幹部、家屬達10餘萬人,各省市地縣辦的五七幹校更是數以萬計。

中央及國務院機關幹校主要集中在湖北沙洋、河南信陽和江西共青城三個地區,之所以集中在這裏,是因為沙洋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勞改農場之一;信陽由於上世紀60年代初期的“自然災害”,導致人口減少,土地無人耕種;共青城則是上世紀50年代在荒野中開辟出來的一片新區。這三處地廣人稀,產權形式簡單,不與農民爭地,便於安置大量下放人員。

【沙洋五七幹校群】1969年春節剛過,中央各單位陸續來到沙洋創辦“五七幹校”。一些原本將幹校建在東北的中直機關,因1969年3月珍寶島事件爆發,中蘇關係緊張,出於備戰考慮,轉移到了沙洋。當時在沙洋創辦“五七幹校”的中央國家機關及部委有:全國人大、政協、八大民主黨派、工商聯、社會主義學院、中華職工教育社、統戰部、外交部、財政部、二機部、三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農林部、石油部、鐵道部、中央民族學院、北京外國語學院、024(總參)、274(總後)等。湖北省直單位有:省革委會機關、省公檢法、糧食廳、水利廳、林業廳、文聯、長辦、武鍋、大橋工程局、武漢大學、湖北工學院、冶金學院、華中農學院等。

【五七幹校停辦】 1971年“9.13事件”後,《人民日報》刊發社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要求正確執行黨的幹部政策,“解放”了一大批老幹部和專家教授。隨著他們及家屬的返城,五七幹校也漸趨衰落。直至1979年2月國務院發出《關於停辦“五七幹校”有關問題的通知》後,各地五七幹校方陸續宣告正式撤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