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缺點吧:賣像不好,油亮的紫皮蕩然無存。優點自然是少油健康。
茄子切改刀塊,放入鹽水中泡 10 分鍾防氧化。淋幹水分,拌入一點點油,放入 450 度烤箱 10 分鍾。
魚香汁的比例:泡椒 / 豆瓣醬 1 ,蔥絲 / 末 1 ,薑絲 / 末 1 ,蒜片 / 末 1 另用容器調和醬油 1.5 , 料酒 1 ,醋 1 ,水澱粉 1 ,白 糖 1 。 以上原料缺一不可。
起鍋下底油炒泡椒 / 豆瓣醬,炒香後加蔥薑蒜末,放入調汁後加清湯,放入烤好的茄子,收汁後用水澱粉勾芡而成。
魚香,是四川菜肴主要傳統味型之一。成菜具有魚香味,但其味並不來自 " 魚 " ,而是泡紅辣椒、蔥、薑、蒜、糖、鹽、醬油等調味品調製而成。魚香味的菜肴是近幾十年才有的,首創者為民國初年的四川廚師。 1909 年出版的《成都通覽》收錄了 1328 種川味菜肴,但卻沒有一魚香味菜,說明魚香味菜隻能是 1909 年以後才出現的。魚香肉絲的 “ 魚香 ” ,由泡辣椒、川鹽、醬油、白糖、薑末、蒜末、蔥顆調製而成。此調料與魚並不沾邊,它是模仿四川民間烹魚所用的調料和方法,取名為 “ 魚香 ” 的,具有鹹、甜、酸、辣、鮮、香等特點,用於烹菜滋味極佳。
現在餐桌上的蔬菜很少有原產中國的。小時候發現如果不是南方熱帶或亞熱帶蔬果,傳入中國大多是漢朝,少數是唐朝。所以經常眼一閉,心一橫也大概能蒙上。可是,茄子起源於亞洲東南熱帶地區,古印度為最早馴化地,至今印度仍有茄子的野生種和近緣種。百度上說“公元 4-5 世紀(禦樹林楓:晉至南北朝,應當由絲綢之路傳入)傳入中國”,但是還有資料上說最早記載見成書於東漢、三國時的《水經》上已經提到: “ 石頭西對蔡浦,長百裏,上有大荻荻浦,下有茄浦。 ” 。 要命的是現在網上一些文章把公元 4-5 世紀傳入和《水經》記載放在一起說。這豈不是先有文字記載,後才傳入中國的?查資料做文章還是要動動腦子才好,畢竟不是小孩子了。
我個人覺得這段從農業部網站上引來的文字更著邊:“據資料記載,漢代(公元 25—220 年)已開始種植、食用茄子,並已載之於文獻,漢代王褒(禦樹林楓:西漢人)《僮約》中記載有 “ 種瓜作瓠,別茄披蔥 ” ,其中的 “ 茄 ” 即為茄子。此後,《南北草木狀》、《齊民要術》、《本草拾遺》中均有記載。” 這符合很多西漢時期就有種植的觀點。
牛皮不是吹的,茄子不是堆的~~沙發上的親和姐姐一樣麻利:博文剛出來就試了一家夥~~
吃油也是我吃茄子少的原因~~那天忽然動了一根大筋。。。
我是瞎講究~~學問也談不上,隻是一個話題比別人多查幾篇文章罷了~~
就是我做的不如你的好看:)
哦,看來姐姐真的被接二連三的這酒那酒節氣著了,都躲到地球那邊去了~~
這個藤玉同學好久沒見了~~抱抱~~
林楓俺從西班牙回來了!這個菜做了一次真方便哎!
好做好吃,做好吃好~~
以前一直納悶為何魚香肉絲和魚香茄子都沒有魚味呢? 原來的確是借著魚的名”炒作“出來的~~
解決油汪汪又不太失口感的權宜之計罷了^_^
謝謝林楓分享健康美味製作,讓我們都吃好哈~
試試吧~~平時俺很少吃茄子,就是因為太油~~
這個藤玉同學好久沒見了~~抱抱~~
我覺得蒸出來的,味道口感可能距燒茄子或魚香茄子更遙遠。。。蒸是個健康的做法~~歡迎脂肪豆~~
烤在口感上更接近油炸~~要是想得到焦黃效果,要延長烤的時間~~歡迎笑薇.的到來~~
這次放了一點肉末,平時即使號稱“全素”,也是下了湯的~~我做菜不離湯~~
我不大用微波爐,成天摧殘烤箱~~看了你的性格係列收益多多,喜歡你的廢話~~歡迎光臨~~
賣像的問題出在顏色上,估計刀法也解決不了~~少個把調料也不能說就不是菜,但就不是記憶中的“魚香”~~妹妹我是做什麽事都願意加把勁做好一些~~姐姐要是不在乎細微上的差別,其實怎麽做不是一個吃呢?~~
飄飄還能做泡菜,好厲害~~看樣子以前說自己做飯不錯還真不是吹滴~~
你真快手,這麽快就實踐了一下~~歡迎你的到來~~
但凡說缺一不可的(東西)包括人類肢體的健全,如果有誰再說“缺一不可”那估計就是“白家”後人。。。
禦妹不是小白吧?嘎嘎~
問好樓下的“學妹(?)們”。。。
最近我很懷念小時候在國內吃的鹹菜,就做了一些韓國泡菜,是按照網上的recipe學的,沒想到一做就成功,很好吃,又馬鈴薯的白菜的白蘿卜的,我要試試你這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