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53)
2009 (99)
2025 (1)
雅和博經學世界觀七大轉折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經學原理傳習錄》
雅和博經學世界觀自覺地澄清了中國基督教神學正在經曆的七大轉折。這七大轉折並非筆者個人的獨創,乃是來自曆代教會的積累,筆者不過是予以整理貫通,並竭力爭取清晰地表達出來而已。
1)從神學向經學的轉折,使人更多地回到對聖經本身的研究,尤其是對律法書的研究。以往的基督教神學太多重視人對上帝的看法,也就是不同人的神學。雅和博經學旗幟鮮明地強調對聖經本身的研究,從神學轉向經學,再從經學轉向律學,使得基督教從根本上擺脫個人抽象思辨的色彩,轉向以聖經為本安身立命,經世致用。
2)從神學向世界觀的轉折,使人自覺地以聖經啟示為根本,建構全方位的世界觀。近現代以來,基督教神學逐漸轉向私有化和學術化,成為教會和神學院自我娛樂的遊戲,喪失了道化世界,“為天地立心,為萬民立命,為往聖興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異象。雅和博經學把改革宗神學所強調的聖約神學與文化使命結合在一起,鑄成聖約世界觀,使得基督教神學再次成為融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與一體的世界觀體係。
3)從神學向心學的轉化,使人自覺地回歸本心,注重自省和默想的功夫,建造內在的人。近現代以來,福音派注重對外傳福音,靈恩派注重神跡奇事,自由派注重社會關懷,人心靈的葡萄園卻成為荒蕪。雖然敬虔派始終強調心靈的經曆,但缺乏聖約的框架和律法的規範,心靈的聖火往往就變成了各種形式的凡火。雅和博經學以聖約為框架,以律法為規範,使人重新轉向托拉式智慧與愛心並重的敬虔。
4)從因信稱義向內聖外王的轉折,使人從上帝奧秘的旨意轉向上帝顯明的旨意。因信稱義固然是我們仍當持守的重要教義,但因信稱義僅僅是基督徒新生命的開端,我們必須以因信稱義為根基,轉向分別為聖,因為上帝的旨意就是讓我們成為聖潔。雅和博經學把基督徒的成聖過程分為一體兩麵,就是內聖外王,既注重內在的治死老我,培養美德,也同時注重外在活出新我,多多行善,就是遵行上帝的誡命。
5)從秘密宗教向公共宗教的轉折,使基督教神學從敵視和逃避世界的民間宗教、秘密宗教轉向積極入世性的公共宗教,從私有化的宗教轉向聖而公的宗教。雅和博經學再次強調教會“聖而公”的特性,這種“聖而公”不僅體現在教會的本源在於聖而公的上帝,也在於教會的成員是唯獨由上帝分別出來的,不受任何民族和國家的局限,更重要的是這種聖而公體現在教會所傳承的真理上,也體現在教會在社會中所發揮的光與鹽的作用上。
6)從洋教轉向中國人自己的宗教,雅和博經學聯儒補儒化儒,創造性地繼承孔孟之道,針對中國幾千年的人本文化和專製傳統,旗幟鮮明地倡導仁者愛人,天下為公的理想。雅和博經學認為改革宗神學是基督教的正統神學,同時也強調儒教乃是中華民族的正統文化。從改革宗神學所強調的普遍恩典和普遍啟示的角度出發,雅和博經學對異教文化不是采取簡單化的妖魔化的絕對否定心態,而是謙卑地承認其中也有上帝所賜與的普遍性的恩典和啟示,也有值得基督徒借鑒和學習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從宣教學的角度出發,雅和博經學認為基督教的使命不是要消滅中國文化,而是要用聖經中所啟示的天國文化為酵來更新、補足、成全中國文化。
7)從中國轉向世界,雅和博經學的顯明使得中國教會自覺地建立了自己的思想體係和傳承體係,從而真正擔負起向世界宣教的使命。幾百年來,中國教會的一大情結和負擔就是要成為普世宣教的教會,要對普世教會和整個世界做出自己的貢獻。但是,要真正承擔起跨文化宣教的使命來,我們首先必須靠著上帝的恩典使自己所在的文化真正成為敬畏上帝、造福他人的文化。如果我們自己還在經濟赤貧、教育落後、政治專橫的牢籠中,就如目前出去金正日殘暴統治下的北朝鮮一樣,我們就自顧不暇,更不用說有美好的見證,對外宣教了。因此,我們必須首先收拾好自己的葡萄園,然後逐步增加對外宣教的力度和廣度。雅和博經學本於聖經,秉承改革宗正傳,借鑒、吸收中國文化,立足中國文化,致力於使中國文化福音化。雅和博經學深信,我們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中國大陸14億,海外4億,2010年)之巨的華人文化中傳講福音,建立教會,這本身就是對世界宣教的重大貢獻。同時,華人教會本身的發展和成熟也必將給周圍各個國家和民族的人民帶來積極的影響。二十一世紀乃至將來的宣教所麵對的乃是大範圍的文明之爭、文化之爭、世界觀之爭。如果我們華人沒有自己的係統且深刻的思想和傳承體係,我們不僅不能向其他文化和族群宣教,就是我們自己也無法在這激烈的思想爭戰中立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