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學博客。分享神學研究心得,結交誌同道合朋友。座右銘:仁教,心學,法治,德政。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培育聖潔

(2010-04-19 13:43:11) 下一個


培育聖潔

原著:周必克 翻譯:郭晶、陳知綱 編校:王誌勇


敬虔的農夫雖然辛勤犁地、撒種、施肥並培育莊稼,但他最終會意識到,好收成完全依靠外部力量。盡管他知道他不能使種子發芽、使雨水降落、讓太陽光照,但是他仍然殷勤地謹守自己的本分,仰望上帝的祝福,因為他知道,如果他停止施肥和培育,肯定不會有好收成。

  同樣,基督徒的生活就像需要培育的花園一樣,隻有經過培育的基督徒生活才能結出向上帝而生的聖潔之果。愛梅思在其經典著作《神學精髓》的開篇寫道:神學就是向上帝而活的教義或教導。[1] 上帝親自教導的兒女: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前116)。保羅指導帖撒羅尼迦的信徒,說:上帝召我們,本不是要我們沾染汙穢,乃是要我們成為聖潔(帖前47)。《希伯來書》的作者寫道: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1214)。凡不殷勤培育敬虔的信徒,既沒有對救恩的真確信,也沒有聽從彼得的呼召來追求敬虔(彼後110)。[2] 我在本章將集中論述基督徒培育聖潔這一主題,聖經呼召基督徒殷勤地運用上帝賜予他們的方法來培育聖靈做成的聖潔(Spirit-worked holiness)。

 

一.培育聖潔的呼召

“聖潔”Holiness)是與形容詞“聖潔的”holy)和動詞“成聖”sanctify)相關的一個名詞,它的意思是成為聖潔(make holy)。[3] 在兩種聖經語言中,聖潔都表示為了上帝而分離或分別出來。對基督徒來說,分離出來,從消極意義上來講,指從罪中分別出來;從積極意義上來講,指獻給(例如:獻身於)上帝和與基督一致。新約和舊約對聖潔的定義並沒有不同,盡管強調有所不同。舊約強調儀式和道德上的聖潔;新約強調內在和改變的聖潔(利1010-11192;來1010;帖前523)。[4]

聖經主要通過信徒與上帝的關係界定聖潔的本質。聖經神聖之域的焦點是上帝本身。上帝的聖潔是上帝存在的絕對本質(賽5715);[5] 它是聖經說明關於上帝其他一切的基礎。的公義是聖潔的公義;的智慧是聖潔的智慧;的權能是聖潔的權能;的恩典是聖潔的恩典。上帝的其他屬性都不像聖潔這樣高高地在天上的寶座前被尊崇: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賽63)。與其他屬性相比,聖潔是加在上帝名稱之前最多的稱謂。[6] 單單以賽亞稱上帝為聖者二十六次。豪威(John Howe)寫道,上帝的聖潔可稱為是一種超越的屬性,可以說,聖潔貫穿其餘的屬性,並為它們帶來光澤。聖潔是上帝眾屬性的屬性,……也是上帝其他完滿性的真光和榮耀。[7] 上帝在的工作(詩14517)、的律法(詩198-9)、特別是在十架上的基督(太2746)中彰顯其榮耀的聖潔。聖潔永遠是上帝的冠冕、榮耀和榮美。它不僅僅是上帝的一個屬性,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說,它是上帝屬性的總和,反射出上帝所是的一切。[8]

上帝的聖潔指出關於的兩個重要真理:第一,它指出上帝與所造之物和所有汙穢或邪惡之間的分別。上帝的聖潔證實了的純全、道德上絕對的完滿或卓絕、與自身之外所有事物的分別之處及全然無罪的狀態(伯3410;賽5164018;哈113)。[9]

第二,因為上帝是聖潔的、與罪完全分離,所以罪人除非靠著聖潔的祭物,否則無法靠近上帝(利1711;來922)。若不厭惡罪,就不是聖潔的那一位(耶444);必懲罰罪孽(出346-7)。由於人都犯了罪,要麽因為亞當悲慘的墮落,要麽因為每日的過犯,所以我們永遠不能憑自己的努力蒙上帝的恩寵。上帝曾按自己的形象造出我們人類,但是我們的始祖最初與上帝盟約的人故意選擇犯罪,使我們不再聖潔,並且也不蒙上帝的悅納。若想罪得赦免,就必須流下贖罪之血(來922)。隻有完全的、順服的、充足的贖罪中保、神人基督耶穌,能夠代表罪人滿足上帝聖潔的要求(提前25)。感謝上帝,在天父最初的計劃中,基督就願意擔當贖罪祭,並最終獲得天父的嘉許(詩407-8;可1537-39)。上帝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裏麵成為上帝的義。(林後521)正如《荷蘭改革宗聖餐條例》中所說:上帝非常憎恨罪惡,(不會不嚴懲罪惡,)相反已經用死在十字架上這種痛苦和羞辱的方法,懲罰了為我們替罪的耶穌基督的獨生愛子。[10]

藉著白白的恩典,上帝更新了罪人,使他們單單信靠基督,隻把基督當作他們的義和拯救。通過上帝的管教,我們這些蒙福的信徒也與基督的聖潔有份(來1210)。作為基督的門徒,上帝呼召我們變得更為聖潔,這種聖潔是我們終其一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無法達到的聖潔(約一110)。[11] 呼召我們與罪分離,因感激上帝的偉大救恩而獻上自己,像一樣。這些概念與罪分離、獻給上帝、像基督一樣使我們可以理解聖潔的含義。保羅在《提摩太前書》445節中告訴我們,凡物都應成為聖潔。

首先,個人的聖潔要求完全獻上。上帝從未讓我們隻獻上心中的一角。成為聖潔的呼召是對我們整個心靈的呼召:我兒,要將你的心歸我(箴2326)。

其次,我們必須在生活各個領域中培育內心的聖潔:與上帝單獨同在時、在我們家中的密室裏、在我們職業的競爭之地、在社交友誼的愉悅中、在與那些尚未歸主之鄰裏的關係中、在與世上那些饑渴無業之人的關係中,以及在主日崇拜中。伯納(Horatius Bonar)寫道:

 

聖潔……涉及我們做人的各個部分,它充滿我們的存在,遍布我們的生命,影響我們所是的一切,我們或行、或想、或說、或計劃,無論是小是大、是外是內、是消極的是積極的,我們所愛、所恨、所悲、所喜、所樂,我們的事、我們的友誼、我們的關係、我們安靜、我們說話、我們閱讀、我們寫作、我們出、我們進—我們作為人在靈、魂、體各個方麵的運動。[12]

 

成為聖潔的呼召是一種絕對和徹底的呼召,是每天的職責,它是敬虔的信心與敬虔實踐的核心。加爾文這樣說:因為上帝呼召基督徒成為聖潔,所以基督徒的全部生活都必須是對敬虔的操練。[13] 簡言之,聖潔就是將整個生命委身於一種向上帝的(God-ward生活(林後34),分別出來歸於主耶穌基督。

因此,聖潔必須是內在的,充滿整個心靈;同時也是外在的,覆蓋生活各個方麵。願賜平安的上帝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帖前523)。聖潔,波士頓(Thomas Boston)認為,是一係列美德。[14] 因著對上帝的感激,信徒會培育出聖潔的果子,如謙恭、溫柔、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仁慈、憐憫、知足、感恩、單純的心、信實、敬畏上帝、謙卑、屬靈的思想、節製和舍己(加522-23)。[15]

成為聖潔的呼召並不是為讓上帝接納我們的呼召。新約宣告:每個信徒都因基督的犧牲而成聖: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隻一次獻上的身體,就得以成聖(來1010)。基督是我們的聖潔(林前130);因此,作為基督新娘的教會成為聖潔(弗525-26)。信徒在上帝麵前的地位就是在基督裏的聖潔,因著完全地順服,全然滿足了上帝懲罰罪惡的公義。

然而,並不能從信徒的地位推出:信徒已達到全然成聖的狀態(林前12)。許多著作都試圖澄清信徒的地位和在上帝麵前所處狀態之間的關係,其中最重要的是路德所寫的、眾所周知的simul justus et peccator 既是罪人,又被稱義)。也就是說,由於基督,所以上帝稱信徒為義;但是,按信徒自己的行為來衡量,他們仍然是罪人。[16] 盡管從基督徒最初的經驗(伴隨重生的經驗)來看,信徒的地位對其狀態有影響,但是信徒此生絕不會完全成聖。保羅為帖撒羅尼迦的信徒禱告,願他們全然成聖,但是仍然還有尚待完成之事(帖前523)。已經達到的聖潔是真正的聖潔,也是真正開始的聖潔,盡管不是全然聖潔。

這就解釋了為什麽新約強調聖潔是需要培育和追求之事的原因。新約的表達強調充滿生命力的、漸進式的聖潔。信徒必須努力追求聖潔和成聖(來1214)。重生必會帶來聖潔的成長(弗14;腓312)。

因此,真正的信徒在基督裏是聖潔的,並且他必須靠著基督的力量培育聖潔。信徒聖潔的地位是上帝賜予的;但信徒必須追求在聖潔裏的狀態。通過基督,你可以聖潔地站在上帝麵前,上帝呼召你通過基督在每天的生活中反映出這種聖潔。聖潔的前提是通過基督稱義;成聖的途徑是與同針十架、同複活,包括不斷地治死舊人,活出新人(《海德堡教理問答》第88問)。上帝呼召你在生活中活出通過恩典基督徒原則上已有的聖潔。

 

二.培育聖潔

那麽,你具體地應該培育什麽呢?有三點:

1、效法耶和華的品格。上帝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前116)。上帝自身的聖潔應當成為基督徒培育聖潔的首要原因。努力像天父一樣公義、聖潔和完全。在心靈裏,竭力通過上帝的聖言默想上帝的思想,和上帝保持同樣的心思意念,在你的生活和言行舉止中都反映出上帝的命令。[17] 就如查諾克(Stephen Charnock)總結的一樣:這是榮耀上帝的主要途徑。而我們極大地推崇上帝、或以雄辯的言辭為上帝辯論,或以浮華的方式來服侍上帝,這些都不如我們渴望以聖潔之靈與相交,那樣地而生更能榮耀上帝。[18]

2、與基督的樣式一致。這是一個眾人都喜愛的保羅式的主題,有個例子,足以說明這個主題:“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反倒虛己,取了奴仆的形像,……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5-8)。基督謙卑自己,寧願放下自己的權利,為要順服上帝來服侍罪人。如果你想成為聖潔,保羅說,你就要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不要把與基督一樣視為得救的條件。相反,要把與基督一樣作為通過信心得救而生出的果子。我們必須靠基督得到聖潔,因為是聖潔的泉源和途徑。不要尋求其他的途徑。聽從奧古斯丁的建議:寧願蹣跚於基督開辟的道路,也不願飛奔於陌路歧途。[19] 遵循加爾文的教導:讓基督成為我們成聖的鏡子,求上帝施恩使我們按的形象來反映[20] 在每個場景中都詢問自己:基督會如何想、如何說、如何做呢?之後為著聖潔來信靠基督,不會讓你失望(雅12-7)。

聖潔的成長永無止境,因為耶穌帶來的救恩像無底之井一樣深廣。你不可能在聖潔上過於依靠,因為最為聖潔。的生活完全聖潔;最配得到聖潔;賜下聖靈來運行聖潔。唯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西311聖潔包含一切。就如路德深刻地指出:我們在基督裏=稱義;基督在我們裏=成聖。[21]

3、順服聖靈的意思。在《羅馬書》86節,保羅把人分為兩類體貼罪性的(例如:體貼肉體隨從肉體的情欲)和體貼聖靈的(例如:那些體貼屬靈之事的人,羅85)。

上帝賜下聖靈為要使信徒的心遵循上帝的意念(林前2)。上帝賜下聖靈使罪人成為聖潔;最聖潔的那一位不斷地謙卑屈膝,甘願成為上帝主權下順命的仆人。我們要求上帝賜下恩典,使我們成為甘心的仆人,並在這一點上更加持續和完全。

聖靈如何賜下順服的恩典,並借此使我們成聖呢?

 

Ÿ                        祂使我們認識罪、公義和審判,讓我們知道我們需要聖潔(約168)。

Ÿ                        祂種下聖潔的願望。祂拯救的工作從未導致絕望,而總是引向在基督裏的成聖。

Ÿ                        祂在聖潔中賜下基督的樣式。祂雕琢我們的整個性情,按基督的形象來塑造我們。

Ÿ      通過對靈魂內在的影響,祂為我們提供每日聖潔度日的力量。如果我們順著聖靈而生,我們就不會放縱罪性的欲望(加516);相反,我們會靠著聖靈來順服聖靈的意思。

Ÿ      在謙卑地閱讀聖經和禱告的操練中,聖靈使我們知道祂的心思意念,並使我們不斷地活出聖潔,這才配得上帝及其國度(帖前212;弗41),才適合服侍上帝(林前924-25;腓313)。

    《以弗所書》518節說: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華森(Thomas Watson)寫道:聖靈把自己的聖潔印在信徒心上,就如印章印在蠟上一樣。信徒心裏的聖靈使他散發出聖潔的馨香,使他的心成為前往天國的地圖。[22]

 

三.如何培育聖潔

  信徒要成為聖潔是上帝不容置疑的呼召。但是重要的問題是:信徒如何培育聖潔呢?本文從七個方向來回答這個問題。

 

  1明白並熱愛聖經

  這是上帝為我們提供的最重要的成聖和靈命成長之途;作為主要的導師聖靈會在我們閱讀和探尋上帝聖言的過程中祝福我們。耶穌禱告說: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約1717)。彼得建議說:就要愛慕聖言那純淨的靈奶,叫你們因此漸長(彼前22)。

  如果你不想讓心靈停滯在無知和貧乏的狀態之中,那麽每年至少要讀一遍聖經。更重要的是,背誦經文(詩11911),查考(約539)並默想經文(詩12),活出並熱愛經文(詩1191910)。用經文對照經文;花時間研讀聖言。《箴言》215節為我們設立如下原則,其中包括個人認真地研讀聖經:要有受教的心(領受上帝的聖言),順服的心(存記上帝的命令),操練的心(專心),依靠的心(呼求明哲),堅定不移的心(搜求它,如搜求隱藏的珍寶)。[23] 若你幾乎不花時間與上帝在一起,也不認真地對待上帝的聖言,那麽你就不要期待在聖潔上能有所長進。當內心常因不潔的誘惑而痛苦時,就讓聖經教導你,如何在一個不潔的世界中活出聖潔的生活。

  當建立符合聖經的聖潔的生活準則。我們從《哥林多前書》中可以得出一種可供選擇的準則。當你對某些行為感到猶豫不定時,就詢問自己:

1)這樣做能夠榮耀上帝嗎?(林前1031

2)這樣做是否尊基督為主?(林前723

3)這種做法符合聖經中的先例嗎?(林前111

4)這樣做是否合法,且在靈裏、心理和身體上對我有益處?(林前69-12

5)這樣做是否能夠積極地幫助他人,且不會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傷害?(林前1033813

6)這樣做是否會使我受到轄製?(林前612

在培育聖潔的過程中,當麵臨抉擇的時候,當巨浪向你襲來之際,願聖經能夠成為你生活中的指南。

 

 2以洗禮和聖餐禮為蒙恩之道,不斷地加強在基督裏的信心

上帝的聖禮是對聖言的補充。聖禮讓我們脫離自我。每個象征物水、麵包、酒都指示我們相信基督和在十架上的犧牲。在聖禮這種可見的形式之中,上帝與我們、 我們與上帝進行不可見的相交。聖禮鞭策我們更像基督,因而更加聖潔。

通過聖禮獲得的恩典與通過聖言獲得的恩典並非不同。二者都傳遞出同一個基督。不過確如布魯斯(Robert Bruce)所言:雖然我們在聖禮中並非能得到一個比在聖言中更好的基督,但是我們往往能更好地理解基督。[24]

要常常通過聖言和聖禮奔向基督。對基督的信心會極大地促使我們追求聖潔,因為信心和沉溺於罪無法共存。然而,要注意,切勿從你對基督的經曆中追求聖潔,而要從基督本身來追求聖潔。就如古那爾(William Gurnall)教導的一樣:如果你依賴自己的內心信靠基督,而非脫離自己信靠基督,那麽你就是讓基督反對基督。新娘珍愛丈夫的畫像,這很好;但如果她愛畫像超過愛丈夫,就很可笑;如果她想讓畫像而非丈夫滿足自己的需要,就更可笑。其實,你的行為與此無異,若你更愛靈魂中基督的形像,而非將其形像映在你靈魂中的基督。[25]

 

3、向罪而死,向義而活

向罪當看自己是死的;向上帝在基督耶穌裏,當看自己是活的。(羅611認識到這一點,鍾馬田醫生寫道,能除去我們以前那種絕望的感覺,那是一種由於罪的可怕權勢,我們都知道並感受到的狀態……我能夠對自己說,我不但已經脫離了罪的權勢,而且,我已經歸屬於另一種無法挫敗的權勢之下。[26] 這並非表明,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不再受罪的轄製,我們就能夠忽略與罪爭戰的責任。布裏奇斯(Bridges)對此有正確的教導:在追求聖潔的過程中,如果我們混淆了抵擋罪的潛力(上帝所提供的)和抵擋罪的責任(我們應當負的),那將會帶來災難。[27] 《威斯敏斯特小教理問答》這樣平衡上帝的恩典和我們的責任:成聖是上帝自由恩典的工作,我們因此全人得以更新,更有上帝的形像,越來越能向罪而死,向義而活(問題35)。

努力培育逐漸憎恨罪本身的品格,因為上帝具有這種憎恨罪本身的品格。要認識到,上帝值得我們順服,不僅因為是審判者,還特別因為祂是慈愛的父。在試探中像約瑟一樣說: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上帝呢?(創399)。

察驗內心的偶像。禱告有力量根除內心的偶像,將之拋除身外。抵擋所有的罪、不義和撒但一切的詭計。

每日竭力在上帝麵前認罪悔改。永遠不要忘記稅吏的懇求: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路1813)。記住路德的教導:上帝會讓的子民一生都操練悔改。

相信基督能夠用的聖靈使你存活。你通過與基督相聯而得以存活,因此,要向義而活。上帝的義大過你的不義。的拯救之恩大過你的罪惡敗壞。的靈與你同在:小子們哪!你們是屬上帝的,並且勝了他們,因為那在你們裏麵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約一44)。不要陷入絕望:你們能夠在裏麵獲得力量、生命和勝利。撒但可能會在許多小衝突中得逞,但是你會贏得整個戰爭,勝利屬於你(林前1557;羅837)。在基督裏,因領受上帝的恩典而具有的樂觀勝過對人性本身的的悲觀之情。

 

4禱告並依靠上帝活出聖潔

隻有上帝能使潔淨之物出於汙穢之中(伯144)。因此,我們當和大衛一起禱告:上帝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詩5110)。在禱告的同時,要活出聖潔的生活。

《海德堡教理問答》(第116問)指出,禱告和活出聖潔二者密不可分,就像劃船的雙槳,如果同時劃動,船隻就會勇往直前。如果隻用單槳隻禱告而不努力活出聖潔,或隻努力活出聖潔而不禱告就會原地打轉,舉步維艱。

聖潔和禱告有許多共通之處。二者都是基督徒生活和信仰的核心。它們都是基督徒生活必備的內容,而非可有可無之事。聖潔和禱告都源於上帝,並且聚焦於上帝。二者都是由上帝的聖靈所激發,並且常常同時出現,缺一不可。對聖潔和禱告的認識都需要通過經曆和屬靈爭戰。[28] 基督徒對聖潔和禱告的操練在此生都不能完全,因而必須用一生來培育;談論和撰述它們比真正的操練要容易地多。常常禱告之人往往覺得他們欠缺禱告;聖徒常常視自己為罪人。

聖潔和竭力追求也緊密相聯,特別是個人操練中的努力和保守。操練需要時間和努力。保羅教導提摩太說:在敬虔上操練自己(提前47)。信徒無法隨便或立刻獲得聖潔。[29] 聖潔呼召信徒過一種操練自己的生活。從朋霍費爾(Dietrich Bonhoeffer)所稱的廉價恩典中無法活出聖潔,所謂廉價恩典就是指無需悔改和順服的赦罪之恩。聖潔是昂貴的恩典需要上帝獨生子之血的恩典,需要上帝獨生子的生命的恩典,需要信徒每日治服己心的恩典,因而要像保羅一樣,天天冒死(林前1531)。[30] 滿有恩典的聖潔需要持續地委身、時刻地勤勉、不斷地操練和不停地悔改。[31]如果我們有時因軟弱而陷入罪中,我們萬萬不能絕望,以為上帝不再憐憫我們,我們也不能繼續犯罪,因為……我們與上帝有永恒的恩典之約(《浸禮的形式》Baptism Form)。[32] 相反,要和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一起,下決心:在與我的罪性相爭的過程中,無論我多麽失敗,也要絕不放棄,毫不鬆懈。[33]

與罪相爭,乏勝可言,這兩者仿佛矛盾,實際上並非如此。屢戰屢敗和屢敗屢戰兩碼事。基督徒承認自己常常失敗。路德說,在與罪相爭的過程中,義人往往覺得自己更像失敗者而非勝利者因為上帝像在爐火中錘煉金子一樣,考察磨練義人的極限。[34] 這也是門徒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敬虔之人即使在失敗中也會堅定不移。失敗不會讓他放棄;反而會讓他靠著聖靈的力量,更真誠地悔改和奮力前進。因為義人雖七次跌倒,仍必興起,惡人卻被禍患傾倒(箴2416)。正如歐文(John Owen)所言: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工作,絕不是與我們為敵;上帝與我們同在,絕不會撇下我們;因此,的幫助會成為我們加速完成工作的激勵,片刻也沒有忽略過自己的工作。[35]

我們要銘記於心的是:我們所愛的上帝愛聖潔。因此,其父愛的強烈表現,就是要管教我們,使成為聖潔(來125-610)!或許古那爾說得最為恰當:若不是為了除去我們本性中的汙穢,上帝不會這樣磨練我們。上帝甚愛聖潔,以致寧可看到我們衣服上有個破洞,也不願看到一個汙點。[36]

 

5、逃離世俗

一旦今生的驕傲、肉體和眼目的情欲有所閃現,凡世上各樣的罪行開始敲擊我們的心門時,我們就必須竭力對付。如果我們打開心門,允許它們在我們的思想和心靈之中遊蕩,並在我們的生命中立足,我們就已經成為他們的獵物。但以理卻立誌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汙自己所以求太監長容他不玷汙自己(但18)。我們所讀的書籍、所參與的消遣和娛樂、所聽的音樂、所獲取的友誼以及我們的談話,都會影響我們的心靈,這一切都當用《腓立比書》48節來評判。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我們必須活在這個世界之上,不屬於這個世界,然而卻在這個世界裏麵(羅121-2)。

 

6在教會中尋求團契

在聖潔裏與良師益友相交(弗412-13;林前111)。[37] 教會應當成為互相關心的團契和彼此禱告的團體(林前127;徒242)。與你所敬重的那些敬虔向前的信徒相交並禱告(西316)。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箴1320)。互相聯係,就會彼此同化。與其他信徒隔離的基督徒生活是不健全的;這種基督徒的靈性通常難以成熟。

然而,這種相交不應排斥閱讀曆代敬虔之人所寫的那些使人聖潔的作品。路德說,他一些最好的朋友都已死去。例如,他懷疑:一個與在《詩篇》中傾訴心聲的大衛沒有共鳴的人,是否仍然擁有屬靈的生命?閱讀那些對罪毫不留情的經典之作。讓撰寫《罪之危害》的華森(Thomas Watson)、或《眾罪之罪》的博萊(Jeremiah Burroughs)成為你的良師益友。[38] 並且,還要閱讀萊爾(J.C.Ryle)的《聖潔》和溫斯洛(Octavius Winslow)的《靈命的衰微和敬虔的複興》。 [39] 讓上述曆代聖徒成為你在靈性上的良師益友。

 

7活在當下,完全委身於上帝

養成聖潔的習慣。在聖潔的生活中追求和諧與平衡。靠聖靈的恩典,根除所有惡習,享受敬虔的活動。堅決抵製世上的誘惑,不被玷汙。靠完全之救主的赦免和完全獻給主的方式保持清潔。

不要落入再做一次的陷阱之中。遲延的順服就是不順服。明日才有的聖潔就是今日的不潔。明天才有的信心,在現在就是不信。目的是不要犯罪(約一21);懇求神聖之力讓每個思想意念都臣服於基督(林後105),因為聖經說,我們的心思意念最終決定我們的品格:他心裏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箴237)。有首古諺這樣說道:

 

播種一個念頭,收獲一個行動;

播種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

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

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四.對培育聖潔的鼓勵

  培育聖潔是費力辛苦之事。華森稱之為流汗之工。令人愉快的是,上帝在的聖言之中為我們提供了各種追求聖潔的動力。為激勵我們追求聖潔,我們要常常專注於下列聖經真理。

 

   1.上帝呼召人成為聖潔,是為了人的益處和上帝的榮耀

          上帝召我們,本不是要我們沾染汙穢,乃是要我們成為聖潔(帖前47)。無論上帝呼召我們做什麽,都是我們的必行之事。這呼召本身和如下描述的我們在聖潔生活中經曆到的益處,都應促使我們追求和實踐聖潔。

   聖潔會增加我們靈命的福祉。上帝向我們保證他未嚐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詩8411)。健康對於心髒,弗拉維爾(John Flavel)覺得,猶如聖潔對於靈魂。[40] 巴克斯特(Baxter)討論聖潔的難得之書中,其中章節的名稱就能開啟人心:聖潔是唯一的安全之路。聖潔是唯一的誠實之途。聖潔是最為有益之徑。聖潔是最為榮耀之旅。聖潔是最為愉快之道。[41]

  但最重要的是,聖潔榮耀你所愛的上帝(賽4321)。如布魯克斯(Thomas Brooks)所言:聖潔最能榮耀上帝。[42]

 

   2聖潔使人與上帝相像,並能保守人的正直

  華森寫道:我們必須努力像上帝一樣聖潔。隻有在一片幹淨的玻璃上,我們才能看到自己的麵龐。同樣,隻有一顆聖潔之心才能得以瞥見上帝。[43] 基督在此充當我們聖潔的模樣聖潔的謙卑(腓25-13)、聖潔的慈悲(可141)、聖潔的饒恕(西313)、聖潔的舍己(羅153)、對罪的聖怒(太23)、聖潔的禱告(來57)。培育聖潔,效法上帝,效法基督,會救我們大大脫離偽善,也會避免我們成為唯獨星期日基督徒。聖潔為每日的生活賦予活力、目的、意義和方向。

 

   3.聖潔能夠證實信徒的稱義和揀選,使信徒懷有得救的確據

   成聖是稱義的必結之果(林前611)。可以區分二者,但絕不能將二者分離。上帝把二者結合在一起。稱義最初就與成聖相聯。新的出生必然帶來新的生命。稱義之人將行在王的聖潔大道上。[44] 通過並且在基督裏,稱義使信徒得稱為上帝的兒女,也讓他們有勇氣進入天國;成聖讓他們適於進入天國,並預備他們能夠享受天國。成聖是人稱義之後應當結出的果實。華菲德(B.B.Warfield)認為:成聖不過是稱義之預旨的具體執行。聖潔生活方麵的失敗,無異於不讓一個已經被宣判無罪的人得釋放[45] 因此,基督稱義的預旨在《約翰福音》第8章中出現:我也不定你的罪;而緊隨其後的就是成為聖潔的呼召: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第11節)。

   揀選與聖潔也密不可分:上帝從起初揀選了你們,叫你們因信真道,又被聖靈感動,成為聖潔,能以得救(帖後213)。成聖是基督揀選之羊的標記。這也說明:為什麽揀選的教義往往是對信徒的安慰,因為它是解釋上帝恩典運行在信徒心中的真正根基。無怪乎改革宗先賢們相信揀選是信徒最大的安慰之一。[46]

   加爾文認為,揀選的教義不會攔阻任何人。因為信徒從中獲得安慰,而非信徒不應思想揀選之事,而應思想悔改之事。凡是因揀選的教義感到沮喪的人,或僅靠這條教義卻沒有聖潔生活的人,都淪為撒但濫用這條寶貴且鼓舞人心的教義的犧牲品(比較申2929)。正如萊爾(Ryle)所稱:上帝並沒有把生命冊賜給我們,讓我們逐頁閱讀,我們也無法查考自己的姓名是否記錄在冊。但是,如果說關於揀選有件清楚明白之事,那就是人們會因被揀選之人的聖潔而認出並區分出他們就是被上帝揀選的人。[47] 聖潔是得救的可見之麵。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太716)。

   隨之,聖潔會帶來確據(約一23319每個人都可以因為有了信心的果子,而確知自己有了信心(《海德堡教理問答》86問)改革宗聖徒們相信,真正的信徒能夠較為全麵地經曆到確據的各種形式和程度特別是每日的確據可在成聖的道路上,通過上帝的恩典和認真學習上帝的聖言以及在對上帝相應的順服之中,慢慢地獲得。[48] 在治死舊人的過程中,增加對罪的恨惡;在新生命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渴望順服上帝的話語;這都會帶來信心的增長和得救的確據。以基督為中心,在聖靈的運行中獲得的聖潔是得稱為上帝子嗣最可靠的證據(羅811-16)。

  慢慢喪失得救確據的方法就是逐漸地不再追求聖潔。許多基督徒的生活過於疏忽。他們要麽輕忽地對待自身之罪,要麽忽略每日的靈修和對聖言的學習。還有些基督徒的生活過於閑散。他們不培育聖潔,而且認為,對於聖潔之事,我們無能為力;好像聖潔是我們身外之事,是在某個特殊時刻,發生在我們心中的極不尋常之事。疏忽或閑散地生活就會帶來靈命的黑暗、死亡和枯竭。

 

   4、唯獨聖潔能夠潔淨基督徒

   相反,在汙穢不信的人,什麽都不潔淨(多115)。人心若在根本上沒有經過神聖的重生,那麽就無法操練聖潔。罪人得到新生之後,撒但就對他毫無權勢,上帝的律法就會寫在基督徒的心板上,基督就成為被加冕的主和王,信徒就會從此以後,甘心樂意地為而活(《海德堡教理問答》,問答1)。基督不但為我們贖罪(christus pro nobis),而且還住在我們的生命中(christus in nobis ),使救恩得以成全。[49] 聖靈不但告訴信徒基督為他們做了什麽,也會讓信徒在他們個人的生活中實現聖潔和基督的工作。上帝藉著基督使的兒女成聖,並接受他們的禱告和感恩。如華森所說:聖潔之心是潔淨奉獻的祭壇;即使不能滿足上帝的心意,也會得蒙上帝的悅納。[50]

 

   5、聖潔是基督徒有效服侍上帝的基礎

   保羅把成為聖潔與合乎主用結合在一起: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221)。上帝用聖潔加添傳福音的功效,並建立基督信仰的聲譽,而基督信仰會被那些輕慢和偽善的基督徒所玷汙,這些人往往是撒但最好的盟友。[51] 我們的生命往往非善即惡;它是一封顯給眾人誦讀的公開信(林後32)。聖潔的生活顯明我們到底是什麽樣的人。它所帶來的影響和印記無可比擬;任何辯論與之相比都顯得蒼白無力。聖潔的生活彰顯出了敬虔之美;它使見證和福音深入人心(腓215)。[52]聖潔,摩根(Hugh Morgan)寫道,是影響非信徒最有效的方式,它會使他們內心生發出願意傾聽福音的願望(太516;彼前31-2)。[53]

  聖潔彰顯在謙卑和對上帝的敬畏之中。上帝尋求和使用的正是這種聖潔之人(賽662)。就如慕理(Andrew Murray)所言:

 

對於我們聲稱要尋求或獲得的聖潔,看它是否出於真理並且合乎生命之道,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它是否帶來了更多的謙卑。在受造之物中,人的謙卑需要讓上帝的聖潔住在心中,通過他發光。耶穌,祂是使我們成為聖潔的上帝的聖者,神聖的謙卑是其生命、受死和升天的奧秘。測試聖潔無誤的準則就是我們在上帝和眾人麵前的謙卑。謙卑是聖潔之花,盡顯聖潔之美。[54]

 

  6聖潔使得我們適合進入天國

  聖潔使得我們適合進入天國(啟2127)。《希伯來書》1214節說道: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正如歐文(John Owen)所寫:

 

這種事無法想像,即:若有人沉迷今世、愚蠢糊塗、惡毒邪惡他們既沒有被洗潔淨,也沒有成為聖潔,更沒有活出聖潔的生命最終卻進入蒙福的狀態,在其中以上帝為樂。其實,這種人不會以上帝為樂,上帝也不會成為這種人的賞賜。雖然聖潔隻有在天上才會完全,但是聖潔總是始於地上。上帝隻會指引那些他在地上就使其為聖潔的人進入天國。這一永活的首領不會接受僵死的肢體。[55]

 

五.培育聖潔的障礙

   培育聖潔必然會遇到無數的障礙。妨礙聖潔之事多而又多。如下是我們需要警醒麵對阻礙聖潔的五個普遍問題。

 

          1、我們對罪和生活的態度

  我們對罪和生活的態度更傾向於自我中心,而非以上帝為中心。我們往往更顧慮罪的後果或勝過罪,而非我們的罪會讓上帝多麽擔憂。培育聖潔必須要恨惡罪惡,因為上帝恨惡罪惡。聖潔不僅僅是愛上帝和愛鄰人;它還包括恨惡罪惡。恨惡罪惡是成為聖潔的基礎。愛上帝的必然恨惡罪(箴836)。我們必須培養這種態度:即始終把罪視為與上帝完全對立之事(詩514)。[56]

   膚淺和扭曲地認識罪必然導致膚淺並扭曲地認識聖潔。對聖潔的錯誤理解通常可追溯到對墮落人性的錯誤認識,萊爾斷言,如果人無法意識到其靈魂疾病的危險,那麽他滿足於虛假和暫時的醫治,也就不足為奇。[57] 培育聖潔需要去除生命中的驕傲、肉體的私欲,還要加以禱告,求賜我清潔的眼目,讓我榮耀你的聖名(《詩篇唱頌》236首,第2節)。

  我們若不刻意按上帝的聖言、旨意和榮耀來設立生活中的優先次序,我們就會失敗。用蘇格蘭神學家布朗(John Brown)的話來說:聖潔並不存在於神秘的默想,如火如荼的熱情、或嚴格的苦修之中;而在於與上帝有同樣的思想和意願。[58]

 

   2、誤解“因信而活”

   如果我們誤解因信而活(加220),以為我們在聖潔之途中無須努力,那麽我們在追求聖潔的過程中也很難前進。有時,我們甚至以為人為的努力是有罪的,或是屬肉體的。萊爾主教對此有如下的教導:

 

許多人十分露骨、直接、絕對地宣稱:基督徒因信就能獲得聖潔,根本無須個人的努力。這種宣稱是否明智?是否合乎上帝聖言的規範?我感到懷疑。在基督裏的信心是所有聖潔的根基,凡受到良好教導的基督徒絕不會否認。但是,聖經也的確教導我們真正的基督徒在追求聖潔的過程中,不但需要信心,也需要個人的努力和善工。[59]

 

   我們有責任成為聖潔。如果我們不能成為聖潔,除了我們自己還能怪誰呢?就如厄斯金(Ralph Erskine)的忠告一樣,我們對邪惡的試探需要采取要麽戰勝,要麽逃離的態度。有時,我們隻需牢記彼得清楚的命令: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欲,這私欲是與靈魂爭戰的(彼前211)。禁戒往往就這麽簡單。

   如果你已經脫去舊人,穿上新人(弗422-32),並且按新人的樣式生活(西39-10),那麽你就要攻克己身(如:擺脫不潔的習慣),並尋求上麵的事(西31-5不是按律法主義的規條,而是作為對上帝祝福的自然回應(西29-23)。[60]與你的眼、你的手、你的腳立約,轉離罪惡(約311)。看著正路,向善而行。離棄不受控製的怒氣、閑言和苦毒。靠基督的血治死罪(羅813)。為要治死己罪,當把信心放在基督身上,歐文寫道,你將會……活著看到你的欲望死在你的腳前。[61]

 

   3、不要以自身的聖潔為傲

   另外,如果我們以自身的聖潔為傲,以為除了信心之外,我們的努力可在某種程度上產生聖潔,那麽我們就會一敗塗地。聖潔始終是上帝的工作和恩典(《威斯敏斯德教理問答》,13章)。西比斯(Richard Sibbes)堅持認為:通過恩典我們才有在稱義中的樣子,才能按我們在聖潔中所做的去做。[62] 聖潔不是部分由上帝、部分由人來完成的工作。我們心中產生的聖潔並不是模仿上帝心中的聖潔。在基督徒生活中由我們發出的所有作為,都是上帝之工在我們裏麵並通過我們產生的果子: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誌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裏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2-13)。賓克(A.W.Pink)寫道:更新之人內心有一種屬靈的本性適於活出聖潔的行為,否則他們與尚未更新之人沒有什麽不同。[63] 然而,自我成聖(self-sanctification)嚴格說來並不成立。[64]因此我們行善事,不能算作我們的功德(我們有什麽功德呢?)。不是的,我們所作的善事乃是出於上帝,並不是出於我們(《比利時信條》,第24條)。就如加爾文所解釋的一樣:我們不能把聖潔當作可以達到與上帝相交的功德,而應視其為基督賜予我們的禮物,藉這聖潔的恩賜,我們可以依靠並跟隨基督。[65] 約翰·默瑞(John Murray)這樣說:上帝在我們裏麵的工作不會因我們的作為而中斷,我們的工作也不會因上帝的作為而中斷。二者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合作關係,好像上帝做的那部分,我們作我們的那部分……。上帝在我們裏麵工作,同時我們也作工。二者的關係是:因為上帝工作,所以我們作工。[66]

 

   我們所有的

   各種美德,

   每次得勝,

   聖潔的思想,

   都單單屬於上帝。

 

   普賴爾(Kenneth Prior)告誡說:有一種不易察覺的危險,即說成聖主要是我們自己的努力或決心。甚至當我們承認我們需要聖靈的能力時,我們也會毫無意識地這樣想,我們會以為聖靈大能的運行要靠我們的降服和委身。[67]

  我們依靠上帝成為聖潔應當使我們謙卑。聖潔和謙卑密不可分。[68] 二者的共同之處在於:聖潔的人不會覺得自己聖潔,謙卑的人也不會覺得自己謙卑。最大的聖徒會為自身的不潔而哀求,最謙卑的人會為他的驕傲而悔改。我們這些被稱為聖潔之師和榜樣的人必須意識到:微妙陰險的驕傲已經進入我們想像的聖潔之中了。

  任何與謙卑相關的、對聖潔的錯誤看法都會極大地阻礙聖潔本身。例如:

  1)一旦我們所思、所說、所行顯出好像無須披帶基督的謙卑,我們自己的聖潔某種程度上就足夠了,那麽我們就已經陷入屬靈的驕傲之中了。

  2)一旦我們滿足於自身的聖潔,那麽我們離聖潔和謙卑還十分遙遠。

  3)缺乏自我降卑,就會缺乏聖潔。

  4)如果自我降卑不會讓我們尋求基督和基督的聖潔為我們的庇護,那麽我們仍然缺乏聖潔。

  5)不依靠基督,我們無法獲得聖潔。

 

  4、錯誤的聖潔觀

  接受不合乎聖經的、錯誤的聖潔觀會極大地阻止我們追求聖潔。渴望經曆二次祝福或種種靈恩,諸如說方言或醫病的恩賜,切切地追求自己屬靈的特殊恩賜,隻把耶穌當作救星(Savior),而非救主(Lord這些隻是許多錯誤教訓中的幾點,這些錯誤教訓會歪曲我們在個人生活中對聖潔的正確理解。盡管討論這些問題遠非本章的目的,但請允許我略述如下。就上述所提第一個錯誤,基督徒不僅需要二次恩典,而是還需要二次恩典,以及三次、四次、五次是的,基督徒需要聖靈不斷的祝福,好在聖潔方麵不斷成長,最終基督必興盛,我們必衰微(約330)。如上所提第二個錯誤,司托德(John Stott)富有洞見地說道:當保羅寫信告訴哥林多人,他們不缺屬靈的恩賜時(林前17),就已經清楚表明:聖靈充滿的證據並非是運用聖靈的恩賜(對此,他們有很多),而是運用恩賜結出果實(對此,他們幾乎沒有)。[69] 對於第三個錯誤,把拯救者與其主人的身份分離開來,《海德堡教理問答》第30個問答簡要並正確地回答了這一點:要麽耶穌不是完全的救主,要麽凡用真信心接受這位救主的,就必定在他裏麵,找到為他們得救所必需的一切。

 

   5、逃避每日的屬靈爭戰

   我們容易逃避每日的屬靈爭戰。沒有人喜歡戰爭。基督徒往往看不清自己真正的敵人這或許是撒但狡猾的詭計,或許是充滿試探的世界,特別是保羅痛切地在《羅馬書》714-25節中所說的基督徒自身的罪汙。在聖潔 的人中間成為聖潔需要恩典;在不聖潔的人中間成為聖潔需要更大的恩典。帶著一顆容易墮落的心,在這個不潔的世界中,想要保持個人的聖潔,必然會經曆一場持久戰。這包括與撒但的衝突、聖戰和搏鬥,這是情欲和聖靈之間的戰爭(加517)。基督徒不僅有平安的良心,也有內心的爭戰(羅724-81)。如盧瑟福所說:與魔鬼爭戰比讓魔鬼和平更好。[70] 而我們在危急時刻往往會忽略基督聖潔的療效(來725-28)和聖靈為基督徒提供的軍裝(弗610-20)。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仍然存留於心的內在之罪還在迷惑我們的悟性,唯有如此,我們才可能追求真正的聖潔。聖潔之人絕不會與內在之罪妥協。盡管他可能會有所退步,但是他會為自己的罪感到羞愧,並學習謙卑。

 

六.擁有聖潔的喜悅

   聖潔的生活應當是在主裏麵的一種喜樂,而非苦工(尼810)。認為聖潔之人必須具有陰鬱的氣質,這是對聖經令人痛心的扭曲。相反,聖經宣稱:培育聖潔的人才能經曆到真正的喜樂。耶穌說: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裏;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裏。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1510-11)。那些順服之人追求一種聖潔的生活方式將會知道與上帝相交所帶來的那種極大的、持續的、充滿盼望的喜樂。

 

   1極大的喜樂:與主相交

   沒有哪種喜樂可以同與上帝相交的喜樂相比。在你麵前有滿足的喜樂(詩1611)。當我們能與上帝同行時,真正的喜樂就會從上帝那裏湧現而來。當我們的罪攔阻了我們與上帝相交,我們就需要及時悔改,像大衛一樣,帶著懺悔的禱告來到上帝麵前: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詩:5112)。耶穌對十架上的盜賊所說的話再次表明上帝兒女的主要喜樂: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路2343)。

 

    2持續的喜樂:持續的確據

   真聖潔就是順服上帝,順服上帝就是信靠上帝。真聖潔深信: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828甚至在我們看不到任何益處的時候,仍然如此。就像製作波斯地毯的工人一樣,他們不知道最終的圖案,隻是忠心地把所有彩線都交給工頭,由工頭在他們之上織出美麗的圖案。上帝親密的聖徒就是那些甚至把要的黑線都交給的人,他們相信上帝在天上織出的圖案是完美的,盡管他們手中的線在地上顯得彎曲混亂。你知道那種深深地、像小孩子一樣對耶穌如下話語的信任嗎: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約137)?這種持續穩定的喜樂是我們理智所不及的。聖潔會收獲喜樂的滿足;敬虔加上知足就是大利了(提前66)。

 

   3.充滿盼望的喜樂:永恒、恩惠的獎賞

   耶穌忍耐苦難的動力在於仰望前麵的喜樂(來121-2)。基督徒在靠著基督的力量追求聖潔的一生中,也當期盼進入主的喜樂之中。靠著恩典,他們可以喜樂地仰望最終的獎賞: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太252123)。懷特洛克(John Whitlock)曾說: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就是聖潔,基督徒生活的目的也是聖潔。聖潔就是基督徒生活的方式和目的。[71]

   聖潔本身就是獎賞,因為永遠常存的榮耀就是完全的聖潔。信徒死時,他們的靈魂在聖潔上達於完全(《威斯敏斯德小教理問答》,第37問)。他們的身體也將被提到不朽和永生之中,獲得完全的聖潔和榮耀(林前154953)。信徒最終也會成為他自重生之後盼望成為的樣子在三一上帝中的完全聖潔。他將作為上帝的兒女和耶穌基督同作後嗣共同進入永恒的榮耀(腓320-21;羅817)。他最終將會像基督一樣,聖潔毫無瑕疵(弗525-27),永遠稱頌和讚美上帝那深不可測的偉大恩典。是的,如加爾文所言:思想上帝已經賦予我們的極大的尊榮,能激發我們對聖潔的追求。[72]

 

 七.最後的應用

   我讀過一個傳教士寫的故事,他寫他的花園裏有一種會長毒葉的灌木。那時他的孩子會把能拿到手的任何東西都放到嘴裏。當然,他就把這叢灌木鏟除。但是,這叢灌木的根紮地很深。很快,它又長出小芽。這位傳教士不得不再次鏟除它。除了每天觀察地麵,斬草除根之外,別無它法。內在之罪就像這叢灌木一樣,需要不停地鏟除。所以,我們需要不停地製服己心。就如歐文的告誡一樣:

 

我們必須天天製服己心,在我們所履行的每個責任之中。罪不會死,除非不斷地削弱它的力量。姑息罪過,它就會自愈其傷,重新得力。我們必須不斷地防備罪的這種運行原則,在我們的職責中,在我們的呼召中,在我們談話時,在我們獨處時,在我們艱難時,在我們愉快時,在我們所行的一切當中,都當積極地抵擋罪。如果我們稍有疏忽,就會遭受罪的襲擊;每次錯失,每次疏忽,都危險重重。[73]

 

   堅持不懈地根除罪,且要培育聖潔。繼續在最偉大的首領耶穌基督的帶領下打這場關乎信心的美好之仗;和最好的辯護士聖靈一起,靠著最大的確據上帝的應許,為那最美好的結果永遠長存的榮耀而戰。

   你是否已經確信培育聖潔值得付上對罪說,對上帝說的代價?你知道行在上帝之道中的喜樂嗎?你知道負耶穌那容易的軛和輕省之擔的喜樂嗎?以及不屬於自己,隻屬於信實的救主耶穌基督 使你甘心樂意為而活的喜樂嗎(《海德堡教理問答》第1問)?你聖潔嗎?布魯克斯(Thomas Brooks)為我們列出十六個標記,用於識別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擁有真正的聖潔,其中包括:聖潔的基督徒渴望上帝的聖潔……擁有充滿流溢的聖潔,它會流溢過頭和心,嘴唇和全身,內裏和外在,……深入更高的聖潔之境,……仇恨與厭惡,一切汙穢邪惡,……都為自身的低廉和不潔而悲痛。[74] 這些標記使人望而生畏,但卻是合乎聖經的。無疑,麵對這些識別聖潔的標誌,我們都有所虧欠,但問題是:我們是否會竭力地追求聖潔?

   或許你會回答,這事誰能當得起呢(林後216)?保羅對此已有答複,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麽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上帝(林後35)。你想成為聖潔嗎?……那你必須從基督開始……你想繼續追求聖潔之道嗎?那就應該在基督裏[75]聖潔不是通往基督之路;基督就是聖潔之道。[76] 基督之外,沒有聖潔,並且有關聖潔標誌的每張列表都會判我們死罪。當然,聖潔終究不是一張列表。它遠遠超過列表所能表達的聖潔是一種生活,一種在耶穌基督裏的生活。基督徒裏的聖潔證明:他們與基督相聯,因為離了基督就不會有成聖的順服。而在基督裏,成為聖潔的呼召始終都是以唯獨恩典和唯獨信心為前提的。[77]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詩1303-4)。

  加爾文寫道:離開聖靈的成聖之工就無法認識基督,因此信心絕不能與敬虔之情分開。[78] 基督、聖靈、聖言、聖潔、恩典和信心都無法分開。願你的禱告如下:主啊,求你今天就讓我培育聖潔不是出於功德,而是出於感恩,讓我藉著你的恩典,通過在基督耶穌裏的信心來培育聖潔。用基督的寶血、聖靈和上帝的聖言使我成聖。願你同麥克謙(Murray M’Cheyne)一同禱告:主啊,讓我達到被赦免的罪人所能達到的聖潔。[79]



[1] The Marrow of Theology, trans. and ed. John D. Eusden (1629; Boston: Pilgrim Press, 1968), 77.

[2] Jerry Bridges, The Pursuit of Holiness (Colorado Springs: Navpress, 1978), 13-14.

[3] 這顯然源自荷蘭語的成聖一詞,heiligmaking (字麵意思為“成為聖潔”)。

[4] Cf. lawrence O. Richards, Expository Dictionary of Bible Word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5),339-40.

[5] See especially Rudolf Otto, The idea of the Holy, trans. J.W. Harr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6] Stephen Charnock, The Existence and Attributes of God (repr. Evansville, Ind.: Sovereign Grace, 1958),449.

[7] The Works of the Rev. John Howe (1848; repr. Ligonier, Pa.: Soli Deo Gloria, 1990), 2:59.

[8] The Works of Jonathan Edwards (1834; repr. Edinburgh: Banner of Truth Trust, 1974), 1:101; cf. R.C.Sproul, The Holiness of God (Wheaton, I11.: Tyndale House, 1985).

[9] R.A.Finlayson, The Holiness of God (Glasgow: Pickering and Inglis, 1955),4.

[10] The Psalter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1),136.

[11] Stephen C. Neill, Christian Holiness (Guildford, England: Lutterworth, 1960), 35.

[12]Horatius Bonar, God’s Way of Holiness (repr. Pensacola, Fla.: Mt. Zion Publications, 1994), 16.

[13] Quoted in Donald G. Bloesch, Essentials of Evangelical Theolog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9), 2:31.

[14] Quoted in John Blanchard, Gathered Gold (Welwyn, England: Evangelical Press, 1984),144.

[15] Cf. George Bethune, The Fruit of the Spirit (1839; repr. Swengel, Pa.: Reiner, 1972); W.E. Sangster, The Pure in Heart: A Study of Christian Sanctity (London: Epworth Press, 1954);John W. Sanderson, The Fruit of the Spirit (Grand Rapids:Zondervan, 1972); Jerry Bridges, The Practice of Holiness (Colorado Springs:NavPress, 1983); Roger Roberts, Holiness: Every Christian’s Calling (Nashville: Broadman Press, 1985).

[16] Cf. Heidelberg Catechism, Question 1 (the believer’s status) and Question 114(the believer’s condition).

[17] A.W. Pink, The Doctrine of Sanctification (Swengel, Pa.: Bible Truth Depot, 1955),25.

[18] Charnock, The Existence and Attributes of God, 453.

[19] Aurelius Augustine, Against Two Letters of the Pelagians, 3.5.14, in A Select Library of the Nicene and Post-Nicene Fathers, first series, ed. P. Schaff (repr.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2), 5:404.

[20] John Calvin,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ed. John T. McNeill, trans. Ford Lewis Battles (), 3.14.4ff.: cf. Thomas Goodwin, The Works of Thomas Goodwin, ed. John C. Miller (Edinburgh: James Nichol, 1864), 6:220.

[21] Quoted in John Blanchard, More Gathered Gold (Welwyn, England: Evangelical Press, 1986), 147.

[22] Thomas Watson, A Body of Divinity (1856; repr. Grand Rapids: Sovereign Grace Publishers, 1970), 173.

[23] Bridges, Practice of Holiness, 52.

[24] Robert Bruce , The Mystery of the Lord’s Supper, trans. and ed. Thomas F. Torrance (Richmond: John Knox Press, 1958), 82.

[25] Quoted in Joel R. Beeke, Holiness: God’s Call to Sanctification (Edinburgh: Banner of Truth Trust, 1994), 18-19.

[26] D. Martyn Lloyd-Jones, Romans: An Exposition of Chapter 6—The New Man (Edinburgh: Banner of Truth Trust,1972), 144.

[27] Bridges, Pursuit of Holiness, 60.

[28] James I. Packer, Rediscovering Holiness (Ann Arbor: Servant, 1992), 15.

[29] Cf. Jay Adams, Godliness Through Discipline (Grand Rapids: Baker, 1973),3.

[30] Dietrich Bonhoeffer, The Cost of Discipleship, trans. R. H. Fuller (London: SCM Press, 1959).

[31] Bridges, Practice of Holiness, 41-56.

[32] The Psalter, 126.

[33] 關於愛德華滋十九歲製定出的培育聖潔的七十條方法,可參見The Works of Jonathan Edwards, 1:xx-xxii.

[34] Luther: Lectures on Romans, trans. and ed. William Pauck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1961), 189.

[35] Owen, Works, 6:20.

[36] Quoted in I. D. E. Thomas, The Golden Treasury of Puritan Quotations (Chicago: Moody Press, 1975), 140.

[37] See Belgic Confession of Faith, Article 28.

[38] Thomas Watson, The Mischief of Sin (1671; Pittsburgh: Soli Deo Gloria, 1994); Jeremiah Burroughs, The Evil of Evils; or The Exceeding Sinfulness of Sin (1654; Pittsburgh: Soli Deo Gloria, 1992).

[39] John Charles Ryle, Holiness: Its Nature, Hindrances, Difficulties, and Roots (repr. Greensboro, N.C.: Homiletic Press, 1956); Octavius Winslow, Personal Declension and Revival of Religion in the Soul (1841; repr. London: Banner of Truth Trust, 1960).

[40] Blanchard, Gathered Gold, 144.

[41] “The Spiritual and Carnal Man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or The Absolute Necessity and Excellency of Holiness, ” The Select Practical Works of Richard Baxter (Glasgow: Blackie &Son, 1840), 115-291.

[42] Blanchard, More Gathered Gold, 149.

[43] Watson, A Body of Divinity, 172.

[44] Owen, Works, 11:254ff.; Joel R.Beeke, Jehovah Shepherding His Sheep (Grand Rapids: Reformation Heritage Books, 1997), 186-88.

[45] B.B.Warfield, Perfectionism (Phillipsburg, N.J.: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 1958),100.

[46] Cf. Walter Marshall, The Gospel Mystery of Sanctification (repr. Grand Rapids: Reformation Heritage Books, 2000), 220-221.

[47] Ryle, Holiness, 27.

[48] Joel R. Beeke, Assurance of Faith: Calvin, English Puritanism, and the Dutch Second Reformation (New York: Peter Lang, 1991), 160.ff.; cf. Westminster Confession, Chapter 18, and the Canons of Dort, Head 5, for an appreciation of the intertwining of holiness and assurance.

[49] Cf. Bonar, God’s Way of Holiness, chapter 2.

[50] Waton, A Body of Divinity, 167.

[51] Ryle, Holiness, 62,

[52] Leonard J. Coppes, Are Five Points Enough? The Points of Calvinism (Manassas, Va.: Reformation Educational Foundation, 1980), 94-96.

[53] Hugh D. Morgan, The Holiness of God and of His People ( Bridgend , Wales : Evangelical Press of Wales, 1979), 9.

[54] Andrew Murray, Humility: The Beauty of Holiness (Old Tappan, N.J.: Revell, n.d), 40.

[55] Thomas, Puritan Quotations, 141.

[56] William S. Plumer, Psalms (1867; repr. Edinburgh: Banner of Truth Trust, 1975), 557.

[57] Ryle, Holiness, 1-2.

[58] John Brown, Expository Discourses on 1 Peter (1848; repr. Edinburgh: Banner of Truth Trust, 1978), 1:106.

[59] Ryle , Holiness, viii.

[60] Sinclair Ferguson, “The Reformed View,”in Christian Spirituality: Five Views of Sanctification, ed. Donald L. Alexander (Downers Grove, I11. : InterVarsity Press, 1988),64.

[61] Owen, Works, 6:79.

[62] Blanchard , More Gathered Gold, 152.

[63] Ibid., 149.

[64] Peter Toon, Justification and Sanctification (Westchester I11.: Crossway, 1983), p.40.

[65] Blanchard, More Gathered Gold, 148.

[66] John Murray, Redemption Accomplished and Applied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55), 184-85.

[67] Kenneth Prior, The Way of Holiness: A Study in Christian Growth (Downers Grove , I11.: InterVarsity Press, 1982), 42.

[68] Cf.G.C. Berkouwer, Faith and Sanctification, trans. John Vriend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52), chapter 6.

[69] John Stott, The Baptism and Fullness of the Holy Spirit, 2nd ed.(Downers Grove, I11.:InterVarsity Press, 1975),50.

[70] Samuel Rutherford, The Trial and Triumph of Faith (Edinburgh: William Collins, 1845),403.

[71] Thomas, Puritan Quotations, 140.

[72] Blanchard, More Gathered Gold, 153.

[73] Owen, Works, 3:310.                                                          

[74] “The Crown and Glory of Christianity : or Holiness, The Only Way to Happiness,” in The Works of Thomas Brooks (1864; repr. Edinburgh : Banner of Truth Trust, 1980), 4:103-150.我已經簡述了布魯克斯關於聖潔的標誌。他所撰寫關於聖潔的著作(446頁)是本無價的經典,但在當代關於聖潔的研究中卻奇怪地被忽略。

[75] Ryle, Holiness, 71-72.

[76] Blanchard, Gathered Gold, 146.

[77] Cf. Berkouwer, Faith and Sanctification, chapter 2.

[78] Institutes, 3.2.8.

[79] Blanchard, Gathered Gold, 14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