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學博客。分享神學研究心得,結交誌同道合朋友。座右銘:仁教,心學,法治,德政。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基督教:厭世性宗教和建造性宗教

(2008-04-02 19:29:55) 下一個


中國基督教:厭世性宗教和建造性宗教
--選擇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如何看待日常生活,乃是對宗教和神學的真正考驗。具有超驗性特征的宗教都不會把日常生活是為終極目的,它們通常都把認為日常生活視為修煉自身的工具,通向來世的橋梁,人生旅途的一個小站。但是,是消極地逃避現實生活,還是積極帝去改變它,宗教和神學的真偽以及真偽的程度則由此而分。 
    一是“厭世性宗教”(avertive religion)。在這種宗教中,總是想方設法逃避現實生活,把現實生活中的罪惡和弊端是為正常,很少或從不主動地發揮自己的能力予以改革和創新,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未來上天堂或基督的再來上。這種把日常生活視為凡俗、甚至低級的思想在基督教神學中也一再出現,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基本上都是這一模式。與此相反的則是“建造性宗教”(formative religion),其特征就是積極、主動、樂觀地追求對現實生活加以變革。這種宗教把改革自身和社會是為上帝賜給自己的使命,認為現實生活中的一切雖然都已經受到罪的汙染,但可以做出一定的改革;同時,受造界蘊含著巨大的潛能,人的責任和天職就是把這種潛能開發出來,從而榮耀上帝,造福他人。因此,這種建造性宗教所注重的不僅是對現實生活中弊端的救治,並且積極地尋求創造性的方法,使得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在各個方麵都能夠不斷改進。
    改革宗神學所闡述的基督教就是這種建造性的宗教,改革與創新就是改革宗神學的真精神。天主教神學基本上是厭世性的宗教,修道院修士的三大修行誓願(絕財、絕色、絕意)就是其厭世性的集中代表。路德宗從本質上講是建造性宗教,可惜其建造的範圍僅僅停留在神學教義和教會內部。中國千年來流行的基督教基本上是厭世性的宗教,一是受西方宣教士的影響,二是受本土宗教,特別是佛教的影響。所以,基督教在中國雖然有上千年的曆史,但對中國文化和社會的建造基本上持消極的態度。改革宗神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必會扭轉傳統中國基督教消極避世的特征,成為中國文化和社會重建的積極力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