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學博客。分享神學研究心得,結交誌同道合朋友。座右銘:仁教,心學,法治,德政。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聖愛的珍珠(8)

(2008-03-30 17:00:04) 下一個


聖愛的珍珠(8)

     1.
                     
天理良心。[1]

2.                      尊師重道。

3.                      弘道救世。

4.                      天人合一。[2]

5.                      天人合德。[3]

6.                      天人一家。

7.                      唯天為大。[4]

8.                      以德配天。[5]

9.                      內聖外王。[6]

10.                 明本通用。[7]



[1] 中國人講究“天理良心”,若是從聖經啟示的角度而言,“天理”就是上帝的啟示,哪怕是不信主的人,也有律法的功用刻在天命心裏,天命有起碼的是非善惡的標準。而“良心”的功用就是促使人遵從天理而行,若是違背天理,良心就責備人。

[2] 這是中國哲人常常追求的境界。其實我涉及到的就是人與上帝的關係,從聖經的啟示來看,人與上帝本來有著良好的合一的關係,但因為始祖的犯罪,從此天人隔絕。而耶穌基督的救贖就是使上帝與人重新和好,人與上帝和好,從而達到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從基督教的哲學來看,這種天人合一的境界並不是個人修行的結果,也不是個人能夠達到的境界,而是完全因為基督的救贖,從而使得神人和好,天人合一。

[3] 此乃傳統儒家的重要思想。傳統儒學所言的天乃是位格性的主宰,並且是有道德性的。人也是有位格的主體,並且人的本質也在於人的道德性。更重要的是人的道德性當以天道為根基,也就是以上帝的旨意為本原和依歸。從基督教神學和倫理學的角度而言,儒家的這種思想與聖經中的啟示完全一致。隻是在中國傳統儒學中,“天”與“人”在本體上上的不同並不清晰,其次,缺乏明確的客觀的啟示作為終極性的標準。這兩點正是基督教神學的長項,不盡可以彌補儒家的倫理思想,而且予以成全聖化。

[4] 孔子。

[5] 上帝是道德性的上帝,我們效法上帝,就當追求聖潔,在各樣的美德上長進。人最能夠榮耀上帝的就是屬靈的美德。在當今教會中,雖然有很多人談及榮耀上帝,但因為不承認上帝的律法,喪失了道德的標準,所以很少有人講究以美德榮耀上帝,使基督教稱為一個“缺德”的宗教,褻瀆上帝的聖名。

[6] 儒家哲學所追求的境界是“內聖外王”。然而,由於儒家既缺乏《聖經》這樣超驗神啟的標準,又不曉得唯獨上帝能夠改變人心,就難免或是成為自以為舉世皆濁,唯我獨清的“狂儒”,或是淪為神秘兮兮,不達世務的“腐儒”。基督徒有聖靈重生,並繼續因著上帝的恩典而追求成聖的生活,從內心的信、望、愛出發,發揮自己君王的職分,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所提倡的“內聖外王”的道德理想在基督徒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實現。

[7] 此乃章力生先生在其《總體辯道學》中所強調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