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學博客。分享神學研究心得,結交誌同道合朋友。座右銘:仁教,心學,法治,德政。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基督教與家庭

(2007-08-14 07:32:36) 下一個


要義:家庭是社會的根基,婚姻是家庭的根基。

魔鬼的計劃就是毀壞家庭。上帝的計劃則是堅立家庭。

社會的毀滅從家庭的毀滅開始;社會的重建也必須從家庭的重建開始。

有健康的家庭,就會有健康的教會;有健康的家庭,才會有健康的社會。

   

一.家庭的重要性

要義:家庭是人類社會中最重要的組織。

 1.在對人的塑造方麵,家庭的影響是最最重要,獨一無二的

在對人的塑造方麵,家庭的影響是最最重要,獨一無二的。它既能使人達到生命的極致,享受豐盛的生命,也能使人癱瘓,無所作為。使其原本具有的潛力無從發揮,一生遺憾,無法彌補。如果長期忽略家庭的建立,社會就會土崩瓦解,就像過去的許多文明社會一樣。

2.上帝所設立的第一個組織就是家庭

    上帝所設立的第一個組織就是家庭(創2 :18-25)。事實上,他所設立的隻有三種組織:家庭、政府和教會。這三種組成構成了一個健康的秩序井然的社會的基本框架。

    家庭為其成員提供避風港,安息所,為家人進入社會,侍奉上帝,服務國民作好準備。國民政府也是上帝所設立的(創9 :4710 :5;羅13 :18)。聖經中規定要尊重他人並尊重他人的財產。上帝設立國民政府的目的在於保護人們,使人們免受那些沒有學會或者拒不遵守聖經這一原則的邪惡之人的損害。任意妄為、自私自利,這些存在於人心中的最基本的罪,使社會敗壞到人轄製人、奴役人的地步。在這種充滿罪惡的景況下,上帝差派他的愛子耶穌基督,為了人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使一切信靠他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成為新造的人,得到“重生”。這使人們能夠為了取得幸福,一生圓滿而遵行原則。為傳達這些原則,上帝設立了教會。

3.敬虔的家庭是社會次序的根基

沒有敬虔的家庭,就沒有敬虔的教會。家庭是操練敬虔最重要的地方。今天,隻有在家庭生活中,認真地教導聖經原則並付諸實踐的家庭中,才能發現完美的婚姻和家庭。也隻有來自這種家庭的人才是未來社會的領袖,是明天的希望。除非認真地教導聖經原則並在生活中身體力行,否則子女就很難在今天這雜亂無章、充滿敵意的文化中健康發展。現在,人本主義者宣揚“沒有絕對的東西”,“跟著感覺走”。這會使我們的文化蕩然無存。他們對今天毫不重視。如果讓他們肆行其意,他們就會廢除家庭,讓國家來扶養子女。這對於思想控製來說是適宜的,但肯定會摧毀自由,摧毀幸福,個人的實現也將毀壞一空。

  4.凡對家庭有害的,就是社會的敵人

凡對家庭有害的,就是社會的敵人。今天,人本主義的世俗教導已經成為我們文化中對今天最具有毀壞性的力量。社會中三大強有力的工具就是新聞媒介、娛樂業和公共教育。現在這些機構都被人本主義者所控製,直接危害著今天的家庭和社會。

 5.家庭是成年人的基本需求

 人本身都是不完全的。在《創世紀》2章我們見到亞當獨自一人為來到他麵前的一切動物起名的故事。此故事的結尾說:“隻是那人沒有遇見配偶幫助他。”接著,我們讀到神奇妙的供應,他從亞當身上取了一根肋骨,造成了一個女人,並“領她到那人跟前。”(創2 :2022)這就是人類曆史上的第一個婚禮。從那時起,在人類生活中,家庭就成為最重要的因素。

 俄勒岡大學托馬斯·霍布斯博士對人類麵臨的壓力進行了長達25年的研究。他所得出的結論是:家庭問題給我們造成最大的壓力,因為家庭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麵。根據他的研究,家庭問題給人帶來的壓力至少比其他問題所帶來的壓力大兩倍,有時甚至是三倍、四倍。家庭生活富有生機的人一般說來也是個幸福的人。

 有的人生意很成功,或是偉大的天才,舉世聞名,什麽使他們晚年生活在絕望之中?一般都是因為他們與家庭疏遠了。他們為了出名而犧牲了家庭。這個代價對任何成年人來說都太大了,尤其是從一生投資的角度而言。

6.家庭對孩子是最基本的

 孩子所處家庭對其一生的影響是最最重要,獨一無二的。任何其他因素都無法與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可以相提並論。

家庭塑造性格。人所承繼的天資非常重要,但是,如何發揮人的天資卻依賴其人所處的家庭生活和訓練。舉例來說,兩個孩子,同樣是獅子型急性子的人,出生在截然不同的兩個家庭中,他們長大成人也會完全不同。兩人都會是積極活躍,難於駕馭的人物。但是一個來自拒絕性的家庭,他耳聞目睹的是他父親對政府和權威的叛逆,他很有可能成為擄掠鄉鄰的劫匪。但那成長在充滿愛的家庭中的人,他在家中看到的是尊重法律,探討人生價值,那麽他長大就會成為富有果效,對社會卓有貢獻的人。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家庭是孩子的教育基地,教育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不管電視和教育對我們孩子的道德價值觀以及性格類型有多麽大的影響,最大的影響還是家庭。道德價值觀和性格類型不是教育就能形成的,二者都是在家中形成的。父母尊重他人的權利,孩子長大成人就會對同伴有一個健康的態度。老貓屋上睡,一輩傳一輩。有其父必有其子。

    得到父母親密的愛的孩子,比那些被家庭拒絕排斥的孩子更有安全感。有一個對孩子的調查。有的孩子在醫院裏出生,六小時後才抱給母親,由母親進行第一次哺乳;有的孩子出生後,被清潔完畢,就立即放到母親的懷抱裏。在一個月後,後者比前者明顯地更敏感、好奇。所以現在醫院提倡母嬰同室,母乳喂養。一些醫生發現,長時間地消毒隔離,在新生兒來說,在情感上是有害的。調查者發現,相比於用奶瓶喂大的孩子,母乳喂養的孩子在五至六歲時患上口吃的可能性極小。       

    性異常與不好的家庭生活直接有關。五、六歲的小女孩跑到父親身邊,坐在父親的膝蓋上,隨心所欲地親吻父親,那麽到十五、二十歲時,我們見到的就是一位在情感上預備好,能夠成為有良好的性反應的妻子的年輕女子。如果父親對小女孩自然的情感流露置之不理,那麽在她六到八歲前就已預定了她將來的性冷淡。

最好的性教育發生在孩子上學前。父母彼此相愛,在家庭中表現出這個情感,那麽幾乎不會有性冷淡或同性戀的子女。很多人盲目地認為同性戀“生來如此”,因為很早就有跡象,所以人們認為同性戀是遺傳性的。事實上,同性戀的性傾向在其三歲以前就已形成了,其原因就是漠不關心的父親和盛氣淩人的母親。不管是對男孩還是女孩,預防同性戀最好的辦法是與異性父母的完全的愛的關係,同性父母所樹立的積極正麵的形像。長期以來,人們發現,易怒好鬥的父母所生的孩子也易怒好鬥。父母對人親切,彬彬有禮,孩子也是如此。真的是薪火相傳。

     7.婚姻是家庭的根本

    雖然密切的父母子女關係是極其重要的,但美滿的家庭的根基卻是婚姻。神首先設立了婚姻,然後才是子女。然而,今天出現了“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這是錯誤的。(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夫妻才是皇帝,皇後。孩子最多不過是王子。)有人為了生孩子而結婚成家,夫妻為了孩子維係婚姻,這都是錯誤的觀念。美滿的婚姻是美滿的家庭的根基。如果錯誤地為了子女犧牲婚姻,這樣做,既毀了婚姻又毀了孩子。

     孩子生來就明白他們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假如我們分析孩子在家中的地位,就會發現最多隻是暫時性的。孩子注定隻能有五年的時間依賴父母,親密相處,以後的十五年就逐漸長大獨立,脫離父母。相反,父母卻要在以後的五十幾年中共度餘生。孩子從其一開始,就是要不斷地畢業,離開大人。在家中,他得到的是第二位愛的優先,但仍會茁壯成長。

    在情感方麵最壞的就是父母感情不好或離異,然後孩子成了婚姻感情的替代品,父親或母親不願讓孩子成家獨立,孩子也長期侵染,在感情上離不開父母。    除了上帝之外,在你的一生中沒有任何東西比家庭更重要,人是否把家庭放在了這種優先的地位呢?“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叫母親擔憂”(箴10:1忽視對子女的教育,父母就會蒙受羞辱。研究人類發展方麵的專家警告說:“如果我們現在不開始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子女關懷和教育上,不鞏固我們的家庭生活,我們的文明就朝向崩潰發展”。我相信文明正在受到侵蝕家庭的各種力量的損害。因為社會和經濟方麵的壓力,中國家庭也在朽壞,今天的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麵臨的是疏遠、沮喪和厭倦。

     如果這一傾向沒有得到有效的遏製,今天長大的孩子在組建他們自己的家庭時就會麵臨諸多困擾。在中國社會目前所麵臨的所有問題之中-能源短缺、失業、汙染等等-最大的問題還是我們家庭生活中所麵臨的危機。如果家庭的內在結構遭到破壞,就會毀壞整個文明。

    這一悲觀的觀點與最近的離婚統計有關。許多專家聲稱,在今天結婚的人當中有51%的人會離婚--當然,這對將來的家庭而言絕對不是好消息。眾所周知,父母離異的子女比起那些父母未離異的人來說婚姻更不穩定。另外,專家們又警告說,對於每一個正式的離婚來說,至少有一個非正式的離婚--也就是,男人離開家庭,回避責任。婚姻的不穩定如此嚴重,在最近的一次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的聚會中,他們得出結論說,既然離婚率持續上升,無法解決,幹脆“廢掉婚姻”吧。這些社會計劃專家忘記了一項重要的事實,婚姻不是人突發奇想,自己設立的。並不是說,漠不關心的男男女女在群體中生活了數個世紀,有一天在山洞裏相聚,決定設立新奇的令人激動的婚姻。婚姻是神所設立的,地球上有了男女,就有了婚姻製度。因此,對人類社會來說,婚姻是最基本的。

二.   

要義:丈夫要愛自己的妻子,妻子要順服自己的丈夫。

1.治理的使命是男女共同完成的使命

上帝創造男人和女人是作為一個功能性的團體創造的。他們的任務就是榮耀上帝,治理全地(創1:26289:17)。這就是治理的任務。人的本質就是有上帝的形像,完成治理全地的使命。作為對叛逆之人的懲罰,上帝不容許人徹底完成這一使命。一種永遠的渴望,一種無能的感覺,時時刻刻永永遠遠都在吞噬著每一個叛逆之人的心。

2.男女都處在上帝的管理之下

上帝首先創造了亞當。上帝在賜給他妻子之前,先分派他做為動物命名(分類)的工作(創2:1920)。當人完成這一任務時,上帝就賜給他一位妻子。這表明上帝把女人賜給男人是幫助他在上帝麵前完成上帝對他的呼召。保羅說:“起初,男人不是由女人而出,女人乃是由男人而出。並且男人不是為女人造的,女人乃是為男人造的。”(林前11:89)同時,他們都在上帝的管理下作為一個整體運作:“然而照主的安排,女也不是無男,男也不是無女。因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但萬有都是出乎上帝。”(林前11:1112)原來,女人是由男人造出的,但所有的孩子都是從男女的結合生出的。男女都處在上帝的管理之下。

 

3.上帝在男女之間設定了一定的次序

不管是在過去,還是現在,始終存在一個等級製。這個等級製就是上帝與所有受造物之間的不同,這一不同是等級的不同,也是本質的不同。上帝對男人和女人都擁有絕對的權柄,但他又通過丈夫而確立了命令的鏈條。彼得寫道:“你們作妻子的要順服自己的丈夫”(彼前3:1)。並且,“就如撒拉聽從亞伯拉罕,稱他為主。你們若行善,不因恐嚇而害怕。便是撒拉的女兒了”(彼前3:6如果沒有上帝的設立的次序,就沒有合法的公認的次序。如果不按上帝所設立的次序而性,所導致的就是混亂,而人與人之間次序的混亂最終所導致的就是彼此的傷害。

4.男女之間的次序是功能性的

但是,我們在男女的問題上一定要曉得,男女之間的次序是功能性的次序,而不是等級式的次序。在婚姻家庭中,女人作為妻子當順服丈夫,這並不是說女人就比男人低一等,女人就是男人的奴仆。其實,在基督徒婚姻中,夫妻是一個以共同的使命為導向的團隊,男人和女人都是上帝的奴仆。男女在上帝的麵前有基本的、相同的本質,沒有高低等級性的高低,隻有功能性的次序上的不同。正如聖父、聖子和聖靈,彼此之間有次序的不同,沒有本質性的等級上的不同。

5.夫妻之間的責任是相互性的

丈夫要公平地對待妻子,扶助妻子:“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軟弱,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彼前3:7保羅用基督對教會的愛和教會對基督的責任來比喻夫妻之間的相互責任。“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汙、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弗5:2228保羅和聖經的其他作者,所強調的都是夫妻之間的責任:首先作丈夫的要愛妻子,作妻子的要順服丈夫。而我們在生活中所發現的則是恰恰相反:作丈夫的不愛妻子,作妻子的也不順服丈夫。

6.人類當初的墮落就是因為家庭次序的混亂

上帝在伊甸園裏嚴格禁止亞當,吩咐他不要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而試探者首先找的是夏娃,成功地發動了一場革命。而亞當自己也參與革命,叛逆上帝。他也吃了。撒但是知道他所發動的革命的含義的,就是瓦解家庭中的次序。他從鏈子最薄弱的環節打破了上帝誡命的鏈條。彼得說妻子比丈夫“軟弱”(彼前3:7)。保羅說:“且不是亞當被引誘,乃是女人被引誘,陷在罪裏”(提前2:14亞當在誡命的鏈條中是比較堅強的。

7.家庭中的次序:上帝、夫妻與孩子

家庭中次序向下延及孩子。保羅講到家庭裏的次序:“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這在主裏麵是相宜的。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不可苦待她們。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誌氣”(西3:1821兒女要聽從順服父母,妻子當順服丈夫,夫妻當順服上帝,這就是上帝在家庭中所設立的等級與次序。這一誡命的鏈條的設計就是反映上帝與受造物的關係是一個本質上的不同,而人與人之間則是次序上的不同。這就是說在基督徒的婚姻中,丈夫與妻子本質上是平等的,但在功能上則各不相同,各有各的角色,各有各的職分,平等但並不一樣。人類是一個集體性的整體,由不同種類的人組成,在男人和女人之間,在功能和職分上永遠也不會平等。他們的任務各不相同,人類要完成上帝所吩咐的治理全地的使命,就必須尊重上帝所創造的男性與女性之間的性別上的差異。男人在功能上要高於妻子,就像基督在功能上高於教會一樣。教會在功能上永遠不會高於基督。

8.聖經中所啟示的女性,在家庭中也有著相當大的權柄

當然,聖經上也沒有要求妻子對丈夫無條件地絕對順從。隻有上帝才配得人的絕對順從,任何人都主張他人絕對地順從自己。聖經中所啟示的女性,在家庭中也有著相當大的權柄。當撒拉看到以實瑪利嘲笑戲弄上帝所應許給她的兒子的時候,就對亞伯拉罕說:“你把這使女和她兒子趕出去!因為這使女的兒子不可與我的兒子以撒一同承受產業。”撒拉知道隻有以撒才是上帝所揀選的,但亞伯拉罕並沒有深刻地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上帝就在此提醒他。“亞伯拉罕因他兒子的緣故很憂愁。上帝對亞伯拉罕說:‘你不必為這童子和你的使女憂愁,凡撒拉對你說的話,你都該聽從,因為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創211012此處撒拉並不是同亞伯拉罕商量的口氣,而是一個感歎號!這就是最後通諜式的。

家庭是上帝特別設計的單位。上帝設計家庭是為了在地球上有形地拓展上帝的主權。家庭是治理的主要工具。治理就是家庭的任務。

三.孩  

要義:兒女是上帝的恩賜。孩子是未來的領袖。

1.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

孩子是上帝的祝福。“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詩127:35城門口的仇敵是指在舊約時代,城市的法官都坐在城門口,有人來到法官麵前控告你,這人就是你的仇敵。子女眾多的人就會大有信心,不懼怕這樣的仇敵。這就是說,做一個大家庭的家長要善於自製,這種自製也會影響到人類的其他關係。大家庭所產生的家長更適合作社區的領袖。

2.家庭就是教會領袖的培訓基地

在教會中作監督或執事的要求之一就是必須是結婚的男人(提前3:212)。他首先要好好地管理自己的家(提前3:4512)。家庭就是教會領袖的培訓基地。幾乎所有的宗派和地方教會,包括早期的教會,一個明顯的失敗之處就是教會的權威不願意把這樣的條款寫進教會的管理規則,就是作為教會的領袖首先必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現代教會最最強調的是一個人有沒有上過大學,進過神學院,或者他是否善於籌集資金,是否善於講道。其實聖經中並沒有強調這些方麵,聖經中所強調的是教會領袖作為家長管理自己家庭的能力。

3.子女是上帝所賜予的治理的工具

子女是治理的工具。“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的便為有福。它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詩12745)。他們年輕的時候必須發奮學習,父母要對他們進行嚴格的管教,要持續不斷地把上帝的律法教導他們。“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6:67花費時間把上帝的律法教給子女是值得的,這是很好的投資。這樣的教育能夠使下一代家庭敬畏上帝,總是把上帝吩咐的治理全地的使命記在心中。聖經告訴我們:“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

4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責任

這樣所導出的結論意義重大: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責任。他們必須決定是不是把真理教導自己的子女。撫養子女長大成人是父母在上帝麵前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孩子所受教育的內容也要由父母負完全的責任。所以,生兒育女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

5.基督教曆史上的最大的醜聞和悲劇

在西方所謂的基督教國家,教育在傳統上就是屬於民間,屬於教會的,但從二十世紀開始,由於受撒但神學的影響,教會拱手把自己所創立的學校送給了人本主義者。基督徒把自己的孩子送給悖逆上帝的人-撒但的祭司-去教育,這成為西方基督教曆史上的最大的醜聞和悲劇。現代國家主張教育孩子的權利屬於國家。這樣主張,現代國家在地球上就冒充上帝,把自己抬高到上帝的地位。政府學校成為地球上各個國家國教的殿堂。人本主義崇拜的就是人和人的工作,而這種人本教就在公立學校中安營紮寨,肆意侵蝕學生的心靈:用公民的稅收來支持,用國家的律法來管理,假惺惺地號稱價值中立,但骨子裏卻是徹頭徹尾的人本主義宗教學校體係。沒有所謂的價值中立,或者是上帝在聖經中所啟示的價值觀,或者是背離上帝的價值觀。在某些西方國家學校中,甚至取消了師生每天上課前的禱告。在西方,現代政府開始限製基督徒辦教育,政府自己獨自出資辦學,用教育官僚來取代傳統上父母的角色,不讓父母參與教材的編寫、標準的製定。現代國家扮演一個彌賽亞式的角色,學校成為拯救靈魂的地方。其實老師也許是個同性戀者,也許是個虐待狂,可憐的孩子就在這些所謂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手中接受塑造。難怪美國的校園暴力愈演愈烈,小小的孩子成為可怕的殺手,這是上帝的管教和審判。政府用基督徒的繳納的稅金,強迫基督徒把孩子送給撒但的祭司。中國的基督徒要為我們自己禱告,也要為歐美的基督徒禱告,他們在子女教育上也麵臨這樣大的問題。

6.教育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

教育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但今天很多人放棄了他們教導孩子的職責,他們把教育孩子培養公民的責任拱手讓給了國家控製的學校。基督徒父母自己出錢把自己的孩子送給人本教(人本主義宗教的簡稱)的祭司,送給那些國家雇傭的教育官僚來教育,真是讓人感到痛心疾首!當初魯迅先生痛感封建禮教的吃人性質,曾經振臂高呼:“救救孩子!”難道我們基督徒就沒有這樣的意識嗎?救救孩子,也救救我們自己!不要任憑人本教的祭司們吞噬我們的孩子,吞噬我們的神學院,吞噬我們的靈命了。基督教最大的爭戰始終是與人本教的爭戰。這場爭戰在伊甸園裏就已經開始了,也要持續到主耶穌的再來。我們當時刻恐懼戰兢,抵擋撒但,作成我們得救的功夫。

7.父母可以聯合建立基督徒私立學校

當然,父母也可把教育子女的責任交托給別人。大多數父母都沒有在家中教育孩子所需要的時間和技巧。但教育的基本原則仍然是導師製。父母可以雇傭專家,根據自己劃定的界限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基督徒私立學校就是這一原則的延伸,就是幾對父母雇傭一個導師,分擔費用。但掌握教育的主權仍然屬於父母,而不是屬於導師。誰掌握主權,誰就承擔費用,當然教育要由父母負責費用

8.孝敬父母是子女的本分

子女“當孝敬父母”。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20:12)所以,為人父母的要給孩子提供教育、飲食、住處、照顧,這是父母的責任。但子女當孝敬父母,這是指經濟的供養,這是子女的責任。這是以個人契約為根基的相互之間的義務。父母子女之間,哪一方也不是無止無盡地給予,哪一方也不是無止無盡地接受。現代彌賽亞式的國家也介入這一領域。國家所應許的是從子宮到墳墓全部包辦。非人格的、官僚式的政府取代了父親的角色,而孩子則是永遠長不大,在他們的一生中都要順服這個“僭越”的父親!

9.國家不能僭越家庭的權力

在我們中國文化中,一直沒有處理好國家與家庭的關係。往往是國家的角色與家庭的角色混亂,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家天下”、“天下為家”、“父母官”等等。但是,國家有國家的管理範圍,家庭有家庭的管理範圍,如果國家僭越家庭的權力,就導致對人自由的踐踏。聖經告訴我們,孩子長大就要離開父母,建立新的家庭:“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2:24)義務不應當永遠都是單向的,父母要教育孩子順服,但也要教育孩子獨立。他們要培養孩子長大成人。國家所要的是永遠都長不大的孩子,完完全全的順服。國家是家庭的模仿,可惜是一個令人遺憾的模仿。國家是一個假冒的家庭,它危害到人類的自由。

四.福利

要義:家庭是最重要的福利機構。

1.家庭是上帝設計的最重要的福利機構

家庭是上帝設計的最重要的福利機構。在解決貧窮、疾病和危機方麵,家庭也是最最富有果效的福利組織。也是唯一的知道自己的局限和力量的組織。每個家庭的家長都會算計家庭所從事項目的花費。在聯結彼此的利益、互相的理解、彼此的義務、互相的扶持方麵,沒有任何一個人類的組織能夠勝過家庭。家庭成員都是很親近的,他們彼此知道對方的弱點和長處。家庭也是一個在不斷擴展的組織,它通過血緣關係的聯係能廣泛地擴展。在危機的時候,就可以召集有關的家庭彼此幫助。

2.慈善事業最基本的一個原則-私人性

慈善事業最基本的一個原則就是:隻要有可能,就應當是私人性的。耶穌在比喻中所講的撒瑪利亞人,在路上遇到一個人受了傷,沒人幫助。這位撒瑪利亞人就幫助他。他能夠分辨出那人所受的傷有多嚴重,他也能夠分辨出他並沒有上當受騙。他自己願意幫助那個人。他也正在接近一個可以照看那人的對方。他就自己雇了一個人看顧那受傷的人,這就是說他能夠確保他所雇的那個人能夠看顧好受傷的人,因為他付錢給他(路10:3335)。這就是耶穌對“鄰居”的界定,他能夠提供幫助,而且也確實提供了幫助,他能夠綜合他收到的信息,分辨當時的情況。

3.國家官員不宜從事慈善性工作

最能夠幫助一個窮人的可能就是一個比他還稍稍富裕一點的人。稍稍富裕一點,就能接近窮人,不管是從地理上,還是社會上,他比遠方來的人更能分辨真正的需要,他也能夠比較準確地找出盡快解決窮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說來自富人的慈善基金應當通過組織過濾到接近窮人的人。教會就是這樣的一個組織。其他私人慈善組織也是可取的。但是一個接受國家薪水的國家代理人,如果用公民的稅金搞義務性項目,不可能真正幫助到窮人,除非增加每個納稅人的負擔。富人付錢,窮人隻是得到一小部分,而官僚機構則膨脹了。這樣,國家用於福利的費用會越來越大,直到福利國家這假冒的家庭,倒閉破產,或者被內部推翻,或者被外敵打敗。

4.孩子當由家庭照管

孩子當由誰照管,當由誰來教育?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誰掌管孩子,誰就掌管未來。所以,專製主義者總是想對孩子下手,形形色色的國家專製主義者總是想方設法要控製對孩子的教育。但是,毫無疑問,上帝在聖經中吩咐我們,每個家庭都當照顧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教育經費由家庭來負擔,有病的親屬也由家庭來照顧。家庭也為家人提供部分性的工作。家庭用感情來維係一切,而不是通過形式來操縱。家庭提供保險,但不是那種到領取的時候就會因為通貨膨脹而一文不值的社會保險。家庭提供幫助,但不會為那些離經叛道的人提供幫助。

5.為什麽長子得雙倍的家庭財產

在聖經中,長子得雙倍的家庭財產(申21:17)。這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有四個孩子,他就需要把財產分為同等的五份,長子接受五分之二。為什麽?因為照顧年老的父母主要是長子的責任。誰願意承擔這樣的責任,就可被視為長子,比如以實瑪利是亞伯拉罕的第一個兒子,但以撒得亞伯拉罕的恩寵,以掃是以撒的第一個兒子,但他弟弟雅各繼承了長子身份。服務和蒙福是相互的,從道德的角度而言,花費和利益也是密切相連的。若子女相爭,家庭規模就會減小。

6.國家辦福利是自殺性政策

在當今時代,國家成了“長子”。在某些國家對遺產征收高額的遺產稅,付稅之後基本上就沒有什麽遺產存留、為了付清遺產稅,家庭不得不賣掉土地,賣掉祖傳的東西。國家既然作為假冒的家庭為社會服務,現在它就要求為他的服務付錢。國家成了家族資本的繼承人。真正的家人卻逐漸破產,當然,國家這長期冒牌的父母,機構臃腫,效率低下,也在逐漸走向破產。因為國家不是創造性的,國家本身不創造任何財富,國家是寄生性的,你把多少財富集中到國家的手中,國家都能花掉,但是如果你想讓國家創造財富,那就違背了他的本性。即使是施行計劃經濟的國家,在國家創造財富方麵也一直是一籌莫展,國營經濟是二十世紀的怪物,在中國現在進行的經濟改革中,對國營企業也是莫之奈何:“一放就亂,一抓就死。”怎麽辦?需要繼續沒收資本家的財產來充實國營企業,或者通過施行通貨膨脹政策所印發的鈔票來為它注入活力。西方也曾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國家經辦企業,如今一看大勢不好,就開始處理。國家辦福利,一定提高稅收;而提高稅收就使家庭資本逐步破產,這就枯竭了稅源,這實在是一種自殺性的政策。

7.社會福利的責任主要由家庭來承擔

聖經所提供的證據是,社會福利的責任主要由家庭來承擔,其次是教會,國民政府基本上沒有任何責任去搞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在舊約中要求每個公民每過三年都要到特定的城市過節。“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將本年的土產十分之一都取出來,積存在你的城中。在你城中無份無業的利未人,和你城裏寄居的,並孤兒寡婦,都可以來,吃得飽足。這樣耶和華你的上帝必在你手裏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申14:2829國民政府要求這十分之一的奉獻,每個家庭都要如此,這樣就可以資助那些利未人、寡婦和寄居的,但是隻是三年一次。社會主義者會發現,原來在基督教裏也主張“社會主義”,隻是相比現代國家征收的高額稅賦而言,似乎這個十分之一的比例太微薄了。

8.教會照顧合乎一定資格的寡婦

年齡達到60歲,家人拒絕撫養的寡婦,聖經要求教會照顧(提前5:313)。在這樣的情況下,侄子、外甥都有撫養的責任,如果拒絕撫養符合聖經中所規定的條件的寡婦,就會被教會開除。“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提前5:8

9.家庭是對付貧困的主要組織 

所以,在對付貧困方麵,家庭是主要組織,而不是國民政府。增加家庭財產的動機直接促進生產。在根據聖經原則治理的社會中,維護家庭的名聲動機,也會促使家庭為貧困的成員提供幫助。因為家庭就是社會福利的機構,國民政府就會保持在小規模上,把自己限定在保護私人財產、保衛國家安全、保障社會安定、執行上帝律法的功能上。家庭,作為自治政府的主要機構,減少了政府膨脹的需要。[1]

五.托管人

要義:家庭是真理的托管人,是治理的紐帶。

1.家庭是資本的主要托管人

家庭是資本的主要托管人。家庭是代與代之間的橋梁。姓名在聖經的治理史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增加家庭的資本,是基督徒社會中擴大生產的最根本的推動力。亞伯拉罕以前的名字是叫亞伯蘭,上帝與他立約,並應許他的後代要承受產業,並為他改名為亞伯拉罕,意思是“多國之父”。上帝應許把迦南地賜給他的後裔(創15:18)亞伯拉罕一直擔心沒有繼承人來繼承他的財產,那時他隻有一個管家照看他的財富(創15:23)。他想要一個兒子來承受他的產業,並繼承家族的名。

2.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是關乎家庭的應許

在聖經中,認為家庭是最理想的保留資金的組織。亞伯拉罕是這樣承認的,當時的人都是這樣想這樣做的。通過家庭的擴展,家庭的治理範圍就擴大了,家庭是亞伯拉罕所處的時代中最最重要的組織。這一盼望是上帝給亞伯拉罕應許的一部分,上帝把他從哈蘭地呼召出來。“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12:13一個到了75歲的高齡還沒有孩子的人卻得到上帝的應許,上帝要叫他的名為大,他要有後裔,這確確實實激勵他收拾行裝,離開家庭。未來對亞伯拉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雖然他從來沒有見到自己的後裔進入應許之地。但上帝的應許是信實的,而且確實成就了,在四個世紀之後,亞伯拉罕的後裔進入了上帝所應許給他們列祖的應許之地迦南。亞伯拉罕的家庭,雖然那時還沒有自己親生的孩子,會藉著上帝的恩典在亞伯拉罕裏承受迦南之地。

3.以未來為導向是敬虔的家庭生活的核心

對於合乎聖經的家庭生活來說,以未來為導向是家庭生活的核心。治理的使命交給了亞當,又在挪亞那裏重申,現在這治理全地的使命成為上帝與他的教會之間的聖約,教會就是由每一個屬於教會的人組成的,也就是說上帝與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立約。我們要在全地拓展上帝的律法的統治。我們要征服全地,治理全地。要開拓這一治理,其中的一個途徑就是家庭。所以上帝給摩西的應許是,如果以色列國信守上帝的聖約,在他們中間就不會有墮胎的。即使家畜也是這樣(出23:26)。人丁興旺,家畜興旺,資本的增加是上帝與追隨他的人所立之約的基本。

4.人類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信仰

人類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信仰,而家庭就是這一資產的托管人。所以《申命記》第六章要求父母把上帝的律法教導子女。父母按上帝的律法治理管教孩子,孩子長大成人就會同樣建立以治理為導向的家庭。順服上帝的律法就開啟了上帝聖約中治理的方麵。以治理為導向的家庭生養眾多,並根據上帝的律法教育孩子長大成人,上帝的統治就由此而得以拓展。

5.時間是站在基督徒這一邊的

時間是站在基督徒這一邊的。有時情況看來並不是這樣,但時間確確實實站在基督徒的一邊。因為時間處於上帝的掌管之下,他把時間分配給每一個人,祝福那些遵行他的律法的人。長壽和大家庭是上帝對那些信守他的律法的人的祝福。他們之所以得蒙上帝的祝福,就是因為他們把他們的資本用於以上帝的國度為導向的一切事業。基督徒可以像亞伯蘭(在他沒有改名為亞伯拉罕之前)一樣充滿信心地展望他們在世上的未來。他們知道他們手中擁有上帝賜予的治理的工具,那就是上帝的律法。他們知道上帝應許賜福那些忠心遵行他的律法的人。他們可以安息在贖罪祭上主耶穌所成就的工作中。未來是屬於他們和他們的後裔的。他們的名會在未來為大。

6.基督徒必定要不斷地積累資本

由此來看,基督徒必定要不斷地積累資本,就像改革宗在1500年出現之後,持守改革宗信仰的基督徒信守上帝的律法,努力工作,勤儉節約,資本的積累在下一個世紀有了巨大的飛躍,背後就是基督徒的倫理-基督徒會在時間中得勝,時間是站在上帝的約民一邊的。對未來充滿信心的人,對在曆史中在地球上得勝充滿信心的人,就會有長遠的計劃:如果必要的話,甚至是幾個世紀長的計劃。基督徒是有計劃的人,而且基督徒應當是有長遠計劃的人。他們的異象遠遠超過他們的墳墓。他們在異象中透過遙遠的未來,看到得勝的前景。他們會今天投資一點,明天投資一點,逐漸積累,也許一時的回報並不高,如果上帝在未來賜福這些投資,使之增長,那麽根據複合利率的法則,他們的投資就會不斷增長。據資料顯示,清教徒商人在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設立的一些慈善基金,到十九世紀的時候還在運作。原來的資金經過經年累月的不斷投入,使慈善活動的範圍不斷增加。生產的增長-最基本的回報率-足夠使慈善基金運行下去,發揮長遠的影響。

7.僭越家庭權力的國家是冒牌的家庭

人們為了家庭的未來,可以犧牲眼前的消費,但很少有人會有同樣的熱情,為了官僚機構國家政府的未來,而節製自己目前消費的欲望。僭越家庭權力的國家是冒牌的家庭,人們對待國家也是這樣,就是把它視為冒牌貨,眼前用一用還可以,但隻有純粹的傻瓜或十足的野心家才會把它當真的,假戲真做。如果國家要通過某種形式在人死亡的時候沒收家族的財產,那麽在國家還沒有沒收之前,在老人還沒有去世之前,兒子們當時就會把家族的財產消費掉,更不用說父親了。他們這樣作的目的無非就是不讓國家把他們家族的大部分財產拿走。這樣的做法顯然會使人們目光短淺,不能對未來有長遠的打算,剝奪了個人積極性的發揮。最長期的打算不過是一生的打算,因為你死的時候,國家就會把你的財產通過稅收沒收。如果是小規模的投資,必需有很高的投資回報率,才能在人一生的時間內達到相當大的規模。而這樣高的回報率是不容易取得的。既然不可能用現在小小的資本經過長期的積累致富,而且一個人的一生的時間又非常有限,到時國家又來拿你的錢,所以最好還是孤注一擲,賭博式地經營,注重短期效益,快快掙錢,快快花掉,就像現在很多人的處世哲學一樣“拚命地掙錢,拚命地享受。”這樣的社會,人們不可能有長期的眼光,也不可能培養勤儉的美德,沒有長期的資本的積累,有的隻是投機取巧,驟然暴富,然後很快又破產。在中國的經濟改革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人物,我們每個人都能數出幾個來。

8.猶太人的智慧的優生優育政策

在中世紀的時候,羅馬天主教會吸收了當時最聰明的年輕人參加教會的服事。他們要求這些年輕的教師必須獨身,這樣確保他們完全忠心於羅馬天主教會。與此相對照的是,中世紀的猶太人也讓他們中最聰明的年輕人作拉比-猶太教的教師。而訓練的費用都由各自的家庭提供,並且鼓勵這些年輕人娶聰明富有的女性,生養眾多,希望他們所生的孩子也會同樣地聰明。這兩種社會政策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猶太人擴展了他們之中聰明人的遺傳基因庫,而且訓練他們,使他們勤勞有智慧。而羅馬天主教會得到的隻是一代聰明人的服務,而這些聰明人都斷子絕孫,後繼乏人。而猶太人的影響因著他們智慧的優生優育政策,在中世紀的影響不斷擴大,本來是瀕臨滅絕的種族,今天成為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舞台上的一股誰也不能忽視的力量。造成這樣的區別的中心還在於誰應當是組織化的托管人:是教會還是家庭。不管是財產的繼承還是文化的繼承,家庭都是更合適的托管人。家族之名不僅是一個名,它有更深遠的意義。

六.交往

要義:夫妻所組建的家庭關係,是一切關係的原型。

1.家庭也是信主的人團契的地方

人是社會性的,我們需要與他人交往,用基督教常用的術語而言就是團契或相交。家庭也是信主的人團契的地方。講到基督徒的團契,使徒保羅說:“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麽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麽相通呢?”(林後6:14)基督徒的婚姻,作為真正的相交,必需與上帝的仇敵分離,而不是與上帝的仇敵結合,這是基督徒婚姻的精義。一個男人需要妻子的合作,妻子可以支持他,幫助他,鼓勵他,分享他的工作。他也需要與妻子分享他的盼望和夢想,妻子對丈夫的需要也是如此。如果他們在最重要的原則上就不一致,又怎能一起分享未來呢?他們隻能在生活的基本需求或其他很有限的事情上達成一致,所能分享的盼望也隻能建立在這一非常有限的共同點上。但成功的婚姻則是建立在更高尚的原則上。

2.夫妻所組建的家庭是天天所麵對的爭戰的避難所

夫妻所組建的家庭是天天所麵對的爭戰的避難所。如果男人在世上爭戰,在經濟上,在屬靈上,他需要一個重新得力的地方。他需要休息,幫助他打贏世上的爭戰。他的家庭生活應當是提供相互的支持的基地,一起抵擋外麵世界的壓力。但是,如果夫妻的觀點不一致,信仰不一致,他們二人就在進行屬靈的爭戰,家庭也是屬靈爭戰的戰場,那麽夫妻二人就會一直生活在爭戰的氛圍中,或者是冷戰,彼此較勁,互不理睬;或者是熱戰,唇槍舌箭,甚至是老拳相報,哪有片刻的安寧!或者是厭戰情緒站了上風,於是握手言和,停戰休戰,各自罷兵,自尋出路,淫亂由此而生。很快婚姻就會瓦解,或者各自精神崩潰,至多是不冷不熱,不死不活,湊合度日。這樣的婚姻既沒有生活的樂趣,更不用說互相造就,完成上帝所賜給的呼召和使命了。雙方都不信主的人的婚姻是如此,信主的人與不信主的人婚姻也往往如此。在家庭婚姻的戰場上已經精疲力竭,治理的使命就撇到了九霄雲外。

3.男女在婚姻中的相愛是社會組織中一切相交的原型

在聖經中把婚姻與基督和教會的關係相比。因此,敬虔的婚姻是真正的相交,是人類組織中一切相交的原型。男人沒有妻子一般都不會成功,所以上帝把夏娃賜給亞當。如果一個男人沒有相交,在治理的工作中他的果效就不會那麽成功。上帝把妻子賜給丈夫,為男人提供同工,也是一同夢想、一同學習、一同重建的伴侶。男人在緊密結合的團隊裏能夠工作的更好。婚姻就是這樣的一個團隊。

六.結論

要義:“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他得名”(弗315)。

1.三位一體的上帝就是一個家庭

家庭是上帝建立的。三位一體的上帝就是一個家庭:聖父、聖子、聖靈。聖經中所啟示的曆史,就是父上帝差派聖靈為他的愛子預備新娘的過程。這一神聖的家庭貫穿整個永世,一直為上帝工作得很好;這一神聖的家庭也會為在地球上上帝的仆人很好地做工。

2.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單元

家庭是一個單位,是由不同的個人組成的。家庭既是一又是多,它提供最基本的勞動分工,使人的生產更有果效。在與墮落悖逆的環境的爭戰中,家庭為人提供安全的憩息之地。家庭也為每一個成員提供團契和相交。通過孩子的生養和資金的積累,家庭為男人和女人提供未來的保護。家庭把人引向未來,使人養成節儉的習慣,使資本得以不斷地積累。所以,在聖經所啟示的社會文明中,資本的積累不是通過橫征暴斂,投機取巧,而是通過家庭的不斷積累。如果沒有上帝的介入,沒有聖經的啟示,每個社會都會像馬克思所說的那樣,通過暴力的手段來達到資本的原始積累,而這樣的社會確實是一個強盜的社會,暴力隻能導致暴力,沒有一個人願意通過辛勤的勞動,長期的積累來致富,大家不是積累資金,而是積蓄力量,準備革命,“均貧富”,社會永無寧日,經濟不斷遭受破壞,隻能導致長期的貧困。貧困導致暴力,暴力加深貧困,引發新的暴力,暴力和貧困成了循環,個人的暴力就是犯罪,集體的暴力就是革命,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因為勝者王侯敗者賊。這就是中國千年的曆史。藉著上帝的恩典,福音的傳播,上帝律法的遵行,中國的曆史必將擺脫這種暴力與貧困循環的咒詛。

3.家庭為人提供的福利是其他任何社會組織無法取代的

家庭使人體會到基督對教會的愛。家庭為家人提供福利,提供教育。家庭的存在使臃腫龐大的官僚機構不必存在,合乎聖經的家庭是抵擋國家的非法擴張的有利武器,建立合乎聖經的家庭是精兵簡政的最好的途徑。家庭不會存到永遠,在天堂裏婚姻將不複存在(太22:30),但是在我們還沒有到天堂之前,家庭為人類所提供的福益確實是任何組織都無法相比的。

4.婚姻的問題影響到對主的侍奉

這並不是說,在一個墮落的世界裏,婚姻不會給人帶來任何的問題。保羅在他所處的時代甚至建議人們最好不結婚,如果他們單身生活方便(林前7)。一些學者認為保羅所講的隻是限於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因為他擔心日益臨近的審判的臨到(確實在主後六十年代羅馬獨裁者尼祿統治的時期發生了):“弟兄們,我對你們說,時候減少了”(林前7:29)。他的建議是:“我對著沒有嫁娶的和寡婦說,若他們常像我就好”(林前7:8保羅當時沒有結婚,可能是一個鰥夫,雖然我們不能確定他是不是鰥夫。但他在寫給提摩太的第一封信中,勸告年輕的寡婦重新結婚(提前5:14),這表明他給哥林多教會的信中所提的建議是暫時性的。保羅也承認有時結婚的掛慮影響到對主的侍奉:“我願你們無所掛慮。沒有娶妻的,是為主的事掛慮,想怎樣叫主喜悅;娶了妻的,是為世上的事掛慮,想怎樣叫妻子喜悅”(林前7:3233對於男人來說,非常重要的是要娶完全委身於丈夫的侍奉工作的妻子。否則,婚姻就會對男人產生威脅,無法在上帝麵前做一個不折不扣的忠心的仆人。

5.家庭是完成上帝所吩咐的文化使命的核心

夫妻一起工作,有意識有方向地忠心做工,滿足於做上帝的仆人,根據上帝的律法建造家庭,榮耀上帝,治理全地,這樣的婚姻確實是一種福分。這不僅是一種福分,保羅告訴哥林多人說,這也是好事。保羅指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單身往往在性的方麵容易產生問題,所以人需要婚姻關係(林前7:2)。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婚姻是最有果效的施行治理的組織工具。沒有家庭,治理的工作就無法延續。隻有通過婚姻,基督徒才能“生養眾多,遍滿地麵,治理全地”(創1:28)教會是真理的柱石,是上帝真理的保守者和宣講者,是聖徒的培訓基地。上帝把福音的使命交托給了教會。家庭則是上帝所設立的最重要的治理的組織,上帝把治理的使命交托給了家庭。基督徒通過教會,得蒙真理的光照;通過家庭,完成上帝治理的使命。



[1] Craig R.Dumont:Family Government,Chalcedon Report,2000mar.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神學十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