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學園

起步難,難於上青天!莫興歎,初學有樂園!
正文

《詩詞醫案拾例》(四)[ZT]

(2006-09-16 08:24:33) 下一個

《詩詞醫案拾例》(四)
作者:熊東敖


?◆  秋 蟬
原 作
寒蟬抱樹不知秋,冶調臨風媚欲流。夢大難從心上覺,才高合向巧中休。?
霜楓飄處紅迷眼,夜露凝時冷澀喉。天意果然憐爾輩。盡驅黃雀伺枝頭。

改 作
寒蟬抱樹不知秋,冶調臨風媚欲流。夢大難從心上覺,才高合向巧中休。?
霜楓飄蝶紅迷眼,夜露凝珠冷澀喉。天意果然憐爾輩,盡驅黃雀伺枝頭。
    詩中有餘字,是一種病,容易被人發現;詩中有懶字,也是一種病,卻很難被人察覺。這是因為餘字就象柱著拐仗的老頭,可以看見他形體衰頹;而懶字卻頗似倚闌的少婦,隻能感覺到她精神倦怠。努力發現懶字並及時更換它,是提高詩詞創作質量的竅門之一。《秋蟬》一律,是我早年的作品,其中第三聯原作"霜楓飄處紅迷 眼,夜露凝時冷澀喉"""""二字,尚不為餘,隻是不甚著力,有懶惰之嫌。後來經過推敲,決定變賦為比,用""""二字取代了它們。懶字一換,便成詩眼,詩句馬上就生動、形象起來。此詩在《長沙晚報》發表以後,獲得了許多師友的肯定。前輩詩家劉廉秋(家傳)先生還專門來函祝賀,並賜詩嘉許 雲:"春秋正富好推敲,實義根情氣自豪。屈指吟壇多後秀,逢人我獨說東遨。"如今先生已故去多年,手澤猶新,音容已杳,思之不覺愴然。特留下這段文字,以 資紀念。先生泉下有知,或當一笑耳!

?◆  答友人
原 作
同具疏狂一顆心,君遊瀚海我安林。林容鷗鷺相來往,海任魚龍自起沉。?
君未入林林有待,我如赴海海難禁。海深林闊無拘束,各把長歌放膽吟。

改 作
同具疏狂一顆心,君遊瀚海我安林。林容鶴鷺相來往,海任魚龍自起沉。?
君未入林林有待,我如赴海海難禁。海深林闊無拘束,各把長歌放膽吟。
    文學藝術的本源是生活,隻有深入生活中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才能獲取真知,避免紕漏。唐代大畫家戴嵩作《鬥牛圖》,以其牛尾指天而遭到牧童的訕笑。因為牛打架的時候用力,尾巴夾於兩股之間,從不上揚。這一點,牧童自然比戴嵩清楚,戴嵩犯的是觀察不細的錯誤。類似的錯誤,我也犯過,上述《答友人》詩便是一 例。詩中第三句"林容鷗鷺相來往"""字,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並未覺察到有什麽不妥。一次碰到楊金亭先生,我把詩拿給他看,他馬上指出:鷗是一種水 鳥,隻在江海之岸棲身,從不入林。我大吃一驚,回來改了個""字,才算避免了鬧出更大笑話。為了這件事,後來我專門到洞庭湖去作過觀察,發現不隻是鷗,連天鵝、大雁等也都不入林。明白了這些之後,我不禁在暗中替一位古人擔起憂來。他就是我最崇拜、最傾仰的大文豪蘇東坡。他的《卜算子》"缺月掛疏桐"向來 膾炙人口,可在寫到"縹緲孤鴻"的時候,有"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句子。鴻雁隻在蘆叢草澤絮窩,難道還有上樹去選擇居所的嗎?這位天才的大胡子文豪,隻怕也 是缺了一趟水鄉行,才會寫出這種不符生活的妙句來的。??

?◆  大角灣衝浪險為狂濤吞沒賦此自警
原 作
江河曾作等閑看,小試汪洋一角寒。跣足科頭人似蟻,轟天裂岸浪如山。?
當時隻道屠鯨易,此際方知下海難。千古英雄能幾個,龍顏縱好莫相攀。

改 作
江河曾作等閑看,小試汪洋一角寒。跣足科頭身似蟻,轟天裂岸浪如山。?
當時隻道屠鯨易,此際方知下海難。數盡英雄千古事,幾人真個識龍顏?
    前年秋天,我和幾位詩詞同道一起,到湛江地區作了一次小遊。在閘坡大角灣,我經不起海的惑誘惑衝了一回浪,結果被風浪卷離海岸很遠,幾遭滅頂之災。也是命不該絕,當一道山峰似的大浪將喝足了"海鮮湯"、已無力再作掙紮的我打入海底時,一煞的靈光竟使我感覺到了水下原來是布滿了一道道浪溝的斜坡。浪的作用能 影響水底形態,說明離岸已不遠了。求生的本能使我蹬著海底朝上猛一竄,獲得了決定生死的一口氧氣。腦子也隨即開了竅,以後不待浪來,便主動沉入水底,稍作潛行後又竄出海麵換氣。幾個來回,終於躺過了死神的親吻。死裏逃生,不能沒有詩,吐盡腹中鹹水後,便寫了上麵一律。詩雖算不得好,但因內容獨特,還是具有 一定個性。初稿送偕行的熊鑒老請益時,他一路點頭一路哼,哼到最後一句,聲音突然停下來,眼睛盯著紙麵大約有半分鍾之久。鑒老向有獨到目光,他一遲疑,說明定有不妥。但這不妥到底在什麽地方,當時並來準確找到。一覺醒來,"海鮮湯"已完全消化,頭腦反覺比以前清醒,再來看那詩稿,"不妥"處便一下子跳出來 了:一介草民,寫自己的生死經曆,與"攀龍"扯得上嗎?題為"自警",詩裏卻透露出一些告誡他人的味道,也屬多事。改成"數盡英雄千古事,幾人真個識龍顏 ",意味就不一樣了,曆史上許多大英雄、大豪傑,對變化莫測的"龍顏"都不能盡"",一個不知深淺的小民,被龍王爺捉弄一下,豈不是活該麽?這裏雖然也 同樣說到"英雄",但已不是原句那樣正兒八經的麵孔,把他們請出來,不過是虛張聲勢,自我解嘲而已。改了尾聯,第三句也要跟著將"人似蟻"""字改作 "",以免重字。此番曆險,還有不少"趣聞"。原廣東省委宣傳部文藝處長廖啟良先生,和我一道下海,情況沒有我危急,樣子卻比我更狼狽。他在與狂濤比拚時,內褲被無情剝去(因是即興下海,未準備泳裝),不得不用雙手捂住下身,赤條條地在眾目睽睽之下穿過海灘。我也寫了四句打油助興,不妨附及:?
?◆  廖公啟良被狂濤剝去泳褲戲贈?
白玉條條浪裏翻,衣衫剝盡見真顏。先生欲作乘龍婿,無角無鱗入選難。?

?◆  讀《對廬集》贈嶺南徐續老
原 作
昨夜東籬酒半酣,新詞誦罷有餘甘。未曾雅範瞻城北,已覺清風起嶺南。?
心結佛緣鬆列五,韻涵天籟月初三。扁舟便欲隨公去,好釣滄溟萬頃藍。

改 作?
昨夜東籬酒半酣,新詞誦罷有餘甘。未曾雅範瞻城北,已覺清風起嶺南。?
情寄雲山鬆列五,韻涵天籟月初三。扁舟便欲隨公去,好釣滄溟萬頃藍。
    嶺南徐續先生是當代詩壇名家,他的詩詞結集出版時,曾有選擇地向海內外一小部分詩友征賀。我當時與先生雖神交已久,但尚未謀麵,亦蒙青眼顧及,遂寫了上述一律附驥。詩寄出不久,便收到續老回信,雲:"尊作大佳,足光篇幅,隻是我不信佛,第五句請再斟酌。"我知道自己生造的故事在行家麵前卡殼了,心中一陣慚 愧。續老說得很委婉,"不信佛"雲雲,不過是想給我一個下台階的機會,心裏頭其實早已看出這句詩前四字與後三字的不搭界。現在不妨老實交代,我寫這詩的時 候,對續老的生平還不是很了解,恰好有次出差路過衡山,看到祝聖寺前蒼鬆環列,便想杜撰出一個"五鬆聽經"的故事讓人猜上一猜。當時還自鳴得意:羅貫中在 《三國演義》中杜撰了蔣雄戲王姬的故事,讓人們猜了幾百年,《探皇陵》中的李妃,信口一句"昔日裏有個潘老丞相,他的事兒美名揚",便弄得徐延昭們摸不著 頭腦,不是都有趣得很麽?如今我也照胡蘆畫上一個瓢,說不定也能把一些人引進迷宮裏玩一玩呢。沒想到假貨還沒上市,就被行家一眼拆穿,此時不改,更待何 時!改這句詩並未花費多少氣力,這要感謝朋友及時送了我一本《嶺南五家詩詞鈔》。那是張采庵、莫仲予、劉逸生、徐續、陳永正五位詩家的合集。有了此書作根據,我立即將"心結佛緣"四字裁革,換上"情寄雲山"。這樣一來,那原先前後不搭界的"鬆列五"三字,反而因禍得福了。此詩後來在《中華詩詞》上發表,獲 得了一些師友的謬許。上海馬祖熙先生來信稱讚說:"中兩聯清新雋永,光彩四溢,尤為可貴……"馬老是不知道我原先的大膽妄為,倘若知之,不拿起板子打我一頓手心才怪哩。教訓良多,以此為最,附誌於此,以警後來。??

?◆  懷程千帆先生
原 作
千帆老丈坐南京,閱盡滄桑鬢轉青。飲食近來無別物,一江水煮半天星。?

改 作
千帆老丈坐南京,閱盡滄桑眼轉青。飲食近來無別物,一江水煮半天星。
    這是我《夏日懷人歌》中的一節。程千帆先生是我的同鄉前輩,我雖心儀已久,但不曾拜謁過。這首詩表現的,隻是我的單相思。因未識荊,故我想盡量寫得瀟灑,空靈一點,用浪漫筆調來彌補對實際了解不多的缺陷。誰知事與願違,篇中錯用了一個""字,幾乎導致全軍盡墨。問題是著名詩人史鵬先生發現的。史老對我 說:"千帆丈早已禿頂,雪山上沒剩下幾顆鬆,你這'鬢轉青'隻怕不大合適,不如我送你一個字,作'眼轉青'如何?"當真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我是又驚又喜,自然要厚著臉皮接受饋贈。史老的以"""",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糾錯,而是起死回生,救通盤於絕境。幾十年來,我就是這樣不斷地得益於師友們的教誨,方成今日寸進。正因為如此,如今我在指導學生修改作業或與朋友交流詩藝時,也不敢有絲毫藏私。不然,怎麽對得起那些曾經無私幫助過我的師長?《夏日 懷人歌》後來在北京《新華詩頁》及澳門《寫作學刊》上發表,懷千帆丈一節隱去未公布,原因就是不敢貪天之功歸己有。如今千帆老人已作古,我又重新把它拿出來,一方麵是為了紀念我這位鄉前輩,另一麵也是為了向史鵬老申謝。??

?◆  贈李白友先生
原 作
天下如棋萬象懸,故交別後夢長牽。囊空自覺親情薄,俗世誰弘大雅篇??
一樣山川同沐雨,數聲問候已經年。近來擇得魚蝦侶,閑引濤聲到硯邊。

改 作
銀漢遙瞻萬象懸,故人別後夢長牽。囊空自覺親情薄,世落誰匡道義偏??
一樣山川同沐雨,數聲問候已經年。居閑幸得魚蝦侶,時引濤聲到硯邊。
    這是我故鄉一位青年詩友的近作。這位詩友我非常熟悉,四年前的作品,還在學步之中,沒想到近來竟然突飛猛進,當真是士別三日,便當刮目相看。如此首之開闊、深沉,圓融、瀏亮,已達相當成就,如果不是個別地方火候稍差,應可與當世高手一搏。?首句前四字略顯牽強,與次句氣脈難貫。若以"銀漢遙瞻"易之,則 不惟前後雲銜水接,且本句之""字亦有了""。次句用"故交"或是"故人",可依各人習慣,不必強求。頷聯上比好,點透了炎涼世態,雖是古意,但有新 形。下比則不敢恭維,"弘大雅"雲雲,實在過於常套,屬對欠工,猶在其次。如果用"世落誰匡道義偏"七字易之,便與上句勢均力敵,高下難分了。五、六句大 佳,看似不甚經意,實則自然成工,其空闊、靈轉處,似見老杜律法之趣。結聯頗饒新意,上句雖略取東坡,然得下句"濤聲"一引,便掩盡前人形跡。惟個別字、 詞稍硬,須略加潤飾,方具十分情韻。??

?◆  虞美人•訪插隊時房東
原 作
下鄉像被開除掉,都道前程杳。牛棚日子太難熬,蚊子如雷長夜睡難著。  三十年後重逢了,俱道朱顏老。默然麵對兩心同,多少離情都在不言中
??
改 作
下鄉像被開除掉,尚說前程妙。牛棚難比鳳凰窩,蚊陣如雷長夜怎消磨?   卅年重踏山村月,不覺頭俱雪。把杯相顧兩無言,隻有純情依舊似從前。
    原作寫當年的老知青對舊房東的重訪,筆端尚有感情,隻是基本功太差,離及格尚有一段距離。首先是詞律尚未完全掌握,《虞美人》調,上下闋須平仄轉換兩次用四個不同部的韻,而此作隻是到了下闋才有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轉換,也就是說,前六句都是同聲部平仄通押。這還未把將入聲字當平聲用的錯誤計算在內。其次是現 成詞語太多,如"朱顏老""兩心同""都在不言中"等等。第三是重字密度太大,如"日子""蚊子""太難熬""睡難著"等,都集中出現在歇拍二 句中,十分紮眼。
上片"都道",下片又"俱道",也嫌囉嗦。此外還有缺少形象思維,述事直白等問題,隨手可拈,不一而足。此詞的改造,須從格律與藝術兩方 麵同時入手,方能湊效。首句以"打油腔"開篇,略帶點啟元白味(當代著名學者啟功,字元白,長於詞,以風趣、幽默的大白話入詞為時人所傾倒),可以保留。 次句太直白,要反過來說才能略增含蓄,故改為"尚說前程妙"。一邊是"開除",一邊還要說"",反差中蘊含的辛酸,比直接說"前程杳"濃烈得多。從"牛 棚"句開始,依律須轉換另部平聲韻,加上原句欠錘煉,因此隻留用兩個排頭兵,以"牛棚難比鳳凰窩"取代原型。歇拍句"蚊子如雷"誇張過度,改為"蚊陣如雷 "便準確、形象多了。末三字依前韻易作"怎消磨",原意未失。換頭二句表述無趣,聲律又未盡諧,所以隻稍存其意,用兩句景語代之。"山村月"與頭上"" 一現,原先枯燥的場麵立刻變得情韻悠揚起來,這就是以景語言情的妙處。結穴兩句太現成,人人能道,說它作甚?不如稍稍變換一下角度,添一副杯盤作道具,強 調"純情依舊似從前"來得有味。

?◆  五泄湖抒意(之一)
原 作
五泄湖光碧映天,桃花一路沿溪山。
波吻沙岸香唇美,船剪綠綢春色妍。?
岩怪峰奇縈夢憶,流飛瀑瀉動心弦。越中雁蕩勝人甚,詩意畫情長相牽。
?
改 作
五泄湖光碧映天,桃花一路向人燃。
波濤吻岸漲還落,雀鳥穿林靜複喧。?
岩怪峰奇勞夢想,流飛瀑瀉動心弦。拋閑笑我紅塵客,半日清遊也似仙。?
    從原作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功較差,篇中除了一、六兩句稍具情趣之外,餘者不是違律,就是乏味,個別地方甚至欠通。這樣的詩要想起死回生,除了大換血別無他法。首句差強人意,可以不動,保留一點原汁原味。次句末三字三平腳且意象不佳,故以"向人燃"三字易之,不惟使之諧律,且有賦予桃花潛意識的作用。 三、四句過於造作,出力不討好,加上平仄失調,成了篇中贅疣。故上聯大砍,下聯全刪,別出意象為"波濤吻岸漲還蕩,雀鳥穿林靜複喧",一側重視覺,一側重 聽覺,視聽互見,動靜相生,庶幾可以撐些門麵。"流飛瀑瀉"句好,可惜上聯不敵,有跛足之嫌。"縈夢憶"三字無趣,試以"勞夢想"易之,勉強與下聯成對。 結聯氣不順,了無餘味,須得重新造境,方可收篇。根據前文意脈,另出新枝為"拋閑笑我紅塵客,半日清遊也似仙"。經過這番大換血,此詩似乎有了新的生命。
??
?◆  五泄湖抒意(之二)
原 作
陟嶺造幽不倦人,青山綠水娛形神。一湖波碧舒遊目,五泄飛清滌杞心。?
風管溪弦交響曲,蟲鳴鳥囀合和音。物輕意愜塵思淡,融入自然忘自身。

改 作
始信奇觀亦醉人,山柔水媚倍怡神。一湖釀碧舒遊目,五泄飛清滌杞心。?
蝶影花形生死戀,溪弦風管合和音。自然妙趣知多少,但得些須便忘身。
    此詩與前作意象近似,表達方麵卻比前作稍強。不過從整體上看,仍不夠成熟,套一句行話說叫做"有句無篇"。首句欠通順,全改,與次句構成倒裝;次句色彩過 豔,故用""""二字衝淡之,以免與三、四句之""""相犯。"娛形神"三字不穩,用"倍怡神"代之似較合適。"五泄飛清滌杞心"好,在篇中 可以稱得上是警句。上聯亦不錯,惟""字欠工,故改"",以使與""字聯動。五、六句亦較生動,隻是上、下聯俱寫聲音,未免意象重合,故兩句合成一句作下聯,另配"蝶影花形生死戀"作上聯。這樣詩境更為開闊,味亦醇和獨特。結聯乏味,意思卻有,表達不暢而已。故按原意進行了重新包裝,使全篇有了一個較好的圓合。上述二詩出自中華詩詞研修班同一學員之手,其中第二首是在老師修改了第一首之後寫的,從中還是可以看出一些進步來。??

?◆  小 景
原 作
郊橋南岸西堤段,不籠炊煙籠白楊。息息河川慢流淌,啾啾水鳥任飛翔。?
綠油莊稼青青草,淡雅山花細細香。小景怡人渾不覺,皆因隻羨美名揚。
??
改 作
石橋西望野村旁,淡淡輕煙裹白楊。有色山花相掩映,無名水鳥自飛翔。?
浸堤波浣青青草,隔岸風傳細細香。小立溪頭渾似醉,不知衣上染斜陽。?
    這是一首描摹自然風光的小詩,作者寫得十分費力,處處想表現新奇,卻處處都留下毛病。首句造景不美,純自然主義,看到什麽便是什麽,難出詩味。今拈出句中的""字另組鏡頭,將"野村"納入視線,增加幾分人間煙火。其中""字是關鍵,以下各句皆由此生發。次句不知所雲,且""字違律,故裁掉四個字另行 鑲邊。"裹白楊"""字,有人認為不若""字有動感。其實不然,""正是遠望的效果,朦朦朧朧的,看不甚真;""字的動感要近處才能看得出來, 與""不符。中兩聯進行了較大的重新組裝。首先將第六句的"山花"移到第三句,以"有色"二字誌其無名,亦扣著""字;第四句"水鳥"亦是如此,不必具體為某一種鳥類。第三句的"河川"之意隻取其一小部分與第五句的"青青草"稼接,構成"浸堤波浣青青草"的詩意畫麵。第六句的"山花"已被借調到第三句 了,故此隻用"風傳細細香"暗寓其因果關係,這種內在的意脈承轉是詩詞創作的藝術手法之一。第七句保留意思,文字略有變動,"渾不覺""渾似醉",更見 流連之意,也為推出後文蓄足了勢。原第八句不好,自己說出來,殊無含蓄,故全改。"不知衣上染斜陽"者,正"渾似醉"使然也,餘意不盡,餘味無窮,較"皆 因隻羨美名揚"相去何止天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