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學園

起步難,難於上青天!莫興歎,初學有樂園!
正文

討論談“邏輯”

(2006-08-24 13:49:08) 下一個

---------------------------

討論談“邏輯”

作者:冬永

---------------------------

在前麵的“賞評談‘靈感’”一文中,我曾引用過一位網友的習作“ 路”:

莫道紅塵多磨難,
心有真情路自寬。
行到雲高回首處,
緣在青山綠水間。

我對這首習作的第一感覺是(這裏不談格律):語句清新自然,文筆成熟流暢,修辭也恰到好處,且有明顯的好句,也透出了一股詩人的靈氣,可謂典型的靈感型作品。可細讀就會發現,這是一首有明顯邏輯問題的作品。第二句“心有真情路自寬”在事理邏輯上不能自圓,第三句“行到雲高回首處”在語言邏輯上不能按主題要求承上啟下。所以這首習作是首腳強、腰身軟,因而道理空。

有網友提出異議,主要論點是:“真情”是泛指,不是“多情反被無情惱”的個人情感;“路”也是指理想的路, 在理想世界裏“心有真情路自寬”是成立的;詩的語言在於精煉, 老毛的十六字令“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裏沒說是過山,也沒有過字,可驚回首就把過山帶出來了,“行到雲高回首處”也一樣,用的是比喻,沒有邏輯問題。

一篇詩文,美不美在文筆,是否站得住腳在邏輯。如果邏輯上站不住腳,再美的語言、再好的立意、再動人的情感也難以實現其價值,甚至導致詩文所表達的意境與作者的創作意圖大相徑庭的局麵。這既是一個鑒賞問題,也是一個創作問題。

我們知道,詩的“意”是通過詩的“境”來體現的,作者的創作意圖也是通過作品的語境和意境表達給讀者的。換句話說,詩的“境”界定了詩的“意”,讀者隻能通過作品的語境和意境來理解作品的內涵。超出詩境的含意是不屬於作品的。我們就從這裏入手來分析一下這首詩的邏輯問題。

首先, 第二句“心有真情路自寬”在事理邏輯上不能自圓。這首詩為主題所構築的詩境是什麽呢?很明顯“情”和“路”在詩中已被首句的“紅塵”和尾句的“緣”所限定,用網友的話說:“ 《路》中之路是指人生愛情之路”。詩“境”已定,“真情”是愛情之“情”,“路”是愛情之“路”。在這個詩境下,“真情”再泛指,也還是超不出與愛情有關的範疇啊!而在這一範疇中, “情”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雙方的概念,所謂“多情反被無情惱”(這已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成語,並非僅隻個人情感),一般來說單方“心有真情”怎麽會“路自寬”呢?如果“心有真情路自寬”能夠不經特定鋪墊而很自然地成立,那麽有史以來的婉約派詩詞,很大一部分都毫無價值了。 何況這首詩有三個“議”句,均與現實生活關係密切,是一首明顯的抒情說理詩,作為詩中的“警句”,盡管作者心裏可能有所指,但如果在正常的事理邏輯上不具有普遍意義是站不住腳的。 而將這一句改成“心懂真情路自寬”就大不一樣了。 如果要超出現有的詩境來更浪漫地解釋“真情”,那隻能重新構築一個更浪漫的詩境,比如減少“議”句,增加“比興”句(例如三句“比興”,一句“議”等等),那可就是大改了。

其次, 第三句“行到雲高回首處”在語言邏輯上不能按主題要求承上啟下。有網友解釋了作者的創作意圖:“第三四句“行到雲高回首處,緣在青山綠水間”就是比喻經過人生的磨練,人們對愛情的理解更深刻了,就會對自己過去的愛情觀有所檢討。到那時就會明白,真情是無處不在的,也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顯然,作者是要在兩句之間建立一種因果關係,即“行到雲高回首處,方知(才認識到)緣在青山綠水間”。如果簡單地去掉“方知”這一承上啟下的動詞,兩句的因果關係就不存在了, 因為“回首”在這裏隻是用來修飾“處”的形容詞(“回首的地方”),被“處”隔斷了,沒有任何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兩句在語法邏輯上僅僅是一種並列關係了。這種隔斷聯係的並列關係所表達的卻恰恰是一種沒有得到“緣(愛情)”的歎息,放在婉約派的詩詞中正合適,這就與作者的意圖大相徑庭了。 而改用“驚回首”、“回首望”。。。等,用什麽字這裏隻是舉例,關鍵要使“回首”成為動詞,才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才體現了作者所要表達的“反思和認識了真情”,才實現了因果關係。漢語的精妙正在於此,一字之差千裏之遙。這裏是邏輯問題,不是虛擬與寫實或比喻與精煉的問題。如果要保持原詩的後兩句不動,前兩句就隻能改成婉約派的格調與之相合,那就完全不是作者的原意了。

總之,“比擬,誇張與聯想”,既不能離開所在的詩境,也不能離開正常的語境和事理邏輯,否則詩文本身站不住腳,讀者產生“共鳴”就可能是天南地北的。更浪漫的“比擬,誇張與聯想”要有更浪漫的詩境相配。可見,“煉字煉句煉意”決不隻是“煉”文筆和修辭,它是離不開章法、邏輯和意境的。

試將原詩整合一下(隻改兩字,盡量保持原意;隻是舉例,並不代表最佳),意在說明邏輯自圓問題。

莫道紅塵多磨難,
心懂真情路自寬。 [ “懂”是個積極而不確定的概念,可以自圓其說的空間很大 ]
行到雲高回首望, [ “回首望”雙重動詞句式,實現和強化兩句的因果關係 ]
緣在青山綠水間。 [ 反思後“明白”的東西,不正是上麵“懂(明白)”的證明嗎! ]

也有網友改出後兩句:
。。。
行到雲高回首處,
始知緣在山水間。 [ 增加動詞“始知”,同樣解決了因果關係問題 ]

如此,全詩各單句的“意象”才在主題線索下由符合邏輯的章法構成了與原詩作者創作意圖相吻合或相接近的“詩境”。

或也有另一例,保持原詩的後兩句不動,意境完全相反:

自古紅塵多磨難,

一世情路一世顛。
行到雲高回首處,
緣在青山綠水間。


有網友也曾對“心懂真情” 提出異議,指出:“心有真情”是一種比喻,也是一種意境,而“心懂真情”則是一種論述。“心懂真情路 自寬”可以是論說文,但不是詩,或不夠詩。詩不能單純靠說教。詩要有比擬,誇張與聯想,要讓讀者產生共鳴。

這位網友的理論說的非常好,隻是在應用理論時有點主觀,缺少論證。在本句其它字和全詩其它部分都不變的情況下,為什麽“心懂真情”是一種論述,而“心有真情”就成了比喻呢?兩者都是陳述句式,“有”就生成比喻,“懂”就生成論述,現代漢語中好像沒有這規矩吧?我明白這一定是作者心中有所比喻,可在字麵上是反映不出來的。相反,“有”幾乎是沒有聯想空間的確定概念,而“懂”是不確定概念,什麽是懂和懂到什麽程度等的聯想空間卻大得很。所以,“懂”的詩意或許更廣闊。

2006.08.31增補:

如果覺得“懂”字議論過重,也可改用“係”字。“係”字使“真情”具有了對方的含義,且語意舒緩,既解決了原句不能自圓的問題,也間接表達了“懂”的意思。

莫道紅塵多磨難,
心係真情路自寬。
行到雲高回首處,
始知緣在山水間。



重要的不是這首詩的修改,而是這個話題本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冬永 回複 悄悄話
好啊!搞這個園地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對共性問題的鑒別意識,以便在古典詩詞的鑒賞和創作中盡快上層次。在“吹毛求疵真英雄”一文中我說過:“個人的問題身在其中往往是看不見或習以為常的,所以才更需要誠摯的交流。隻要心態平和一點,批評和被批評都會對提高自己有益,就看我們怎麽理解了”。

一位北大老教授曾經總結過,全唐詩近五萬首,可稱得上佳作的不過一千首左右。有趣的是這個百分之二的比率與全球商業投資項目統計的成功率基本吻合,看來不是偶然的。

所以,有沒有“煉”的意識,對作品的成功至關重要。好的靈感是得到發揮還是被浪費,就看“煉”了!交流和辯論是難得的相互促進過程,可惜詩壇上,也可以說生活中,這樣的氣氛太缺乏了。

獨立金秋 回複 悄悄話 按你的說法,沒有幾首詩能站住腳。有時間我就來評評你詩中的問題。
冬永 回複 悄悄話 你這裏又舉了很多理論,但應用上還是主觀的,不信你看:
(1)我對“心有真情”的異議,並不是說它本身不通,而是說它與“路自寬”相配不能自圓。而你在舉前人的例子時,卻隻談“有”和“懂”字,並不關心它在句子中的邏輯自圓。我前文說得很清楚,這裏並不是“有”和“懂”(我也明確指明了“懂”隻是個例子)的問題,而是事理邏輯的自圓問題。
(2)我並沒有否認作者心中所指的合理性,但讀者在詩中的語境和意境下產生的與作者不同的異想是非常正常的。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詩中的警句,是不完善的也是站不住腳的。我說它不具有普遍意義,就是因為所產生的異想也是正常合理的,這是邏輯證明中的反證法。
(3)看來你還應當複習一下什麽是比喻。你所舉的例子中,“胸有成竹”也好“胸有朝陽”也罷等等,不是因為“有”而成為比喻的,而是用“成竹”和“朝陽”等來比喻某種事物,等等。。。
(4)你對“懂”和“學習”的理解仍然隻說了一個側麵,“懂”除了除了有意識的學習,還有無意識的體驗呢?“學習”就隻有學習知識嗎?人除了生物本能外,其它東西都是後天學來的吧!你所解釋的“經過人生的磨練,人們對愛情的理解更深刻了,就會對自己過去的愛情觀有所檢討。到那時就會明白,真情是無處不在的,也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這不正是一個經過體驗和反思而“懂(明白)”的過程嗎?隻有明白了,才可能更合理地選擇自己的路,才可能越走越寬!作為一首抒情說理詩,在論說道理上要能自圓其說是最起碼的。

從我們的討論中,就能看出邏輯問題,所以,我說“這既是一個鑒賞問題,也是一個創作問題”。討論本身就是對這個話題重要性的一個實例證明,多謝參與!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獨立金秋 回複 悄悄話 懂是要經過學習從不懂到懂的過程。要讓人心懂真情就要讓人學習。不是說教又是什麽?不幸的是,情不是一種知識,是學不來的。情是一種狀態,或有或沒有。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對某些人有,對其他人就沒有。

你說我理論說得非常好。太誇獎了!愧不敢當!我來詩壇是向大師們學習的。可以說我不懂理論,全憑直覺。可無論在何處,有真情與懂真情的區別都很清楚。隻要把“心有靈犀一點通”改成“心懂靈犀一點通”就清楚了。“心懂真情”才需要特定的鋪墊呢!而且這鋪墊夠寫一篇論文了。再把“道是無晴卻又晴”改成“道是懂情不懂情”看看味道如何呀!這樣的例 子多了。把“有情勺藥含春淚”改成“懂情勺藥含春淚”也當別有風味吧?這有情和有真情是從古到今都這樣用的,怎的不是普適真理呢?怎麽就會讓人看不懂而需要鋪墊呢?怎麽就會“站不住腳”呢?

漢語句式數量有限,可能表達的意思卻是千變萬化的。同一句式不等於可以表達同一個意思。區別就在所用詞匯。就算是一個意思,也有不同的詞而不能亂用。有說不解風情的,卻不說不懂風情。

再說蘇軾那首《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裏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軾的多情與無情是特指在他當時的情景下的內心感受。後人把這句當成成語是說明他描寫的生動感人。人們遇到這種情況就會產生同感。這也突顯了好詩的力量。如果蘇軾把此句用作普遍真理就不會用牆裏牆外來限定了。那就可以說“世人都知愛情好,多情卻被無情惱”了。這句是被普遍運用,並非普遍真理。

至少在談論愛情時“心有真情路自寬”是有普遍意義的。來看看有真情和懂真情的區別。姑娘小夥談戀愛。小夥說,我不懂真情。姑娘會生氣。小夥可以再說,可我慢慢會懂的。姑娘也就釋然了。可小夥說我沒有真情,還不把姑娘嚇跑了?不知哪位大詩人用一句我不懂真情贏得了姑娘的芳心。大款可以說我沒有真情,但有錢。他能贏得婚姻,可贏不來真愛。心有真情是最高的理想境界。所以隻能用詩的語言來描寫。

你說懂是不確定概念。那好,“陳景潤懂數學”這句話是不確定嗎?你能懷疑他是學曆史的嗎?

是不是比喻隻要看一看有沒有引伸意義就行了。心有真情引伸意義為專情,可靠。心懂真情可以解釋為,懂得愛情的真諦,對愛情理解得更深。還是懂,還是理解。每有引伸意義。類似結構表達比喻意義的例子還有:

胸有成竹 – 你說是不是比喻?
楊子榮的唱段: 抗嚴寒,化冰雪,我胸有朝陽。 明擺著是比喻。

比喻深通兵法可以說:“胸中自有神兵百萬”。如果說此人很懂兵法,就沒有比喻意義了。

所以我說心懂真情隻是論說文,一點沒有詩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