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醫案拾例》(一)
作者:熊東敖
?◆ 登閭山望海寺
?原 作
柏美鬆奇可接天,登峰觀海聽大瀾。收尋未見白帆影,忘卻漁舟換巨船。
改 作
雲白鬆青接遠天,我來登極聽潮喧。任他海上波瀾闊,難阻乘風破浪船。
山水登臨,不宜盡作風光描摹,發些感慨,或更動人。原作憑高寄興,當屬正途,隻是所抒感慨略顯牽強,難以達到動人效果,故須別開一境,以正其聲。首句狀景欠佳,作"雲白鬆青接遠天"畫麵便豐富了。次句"大"字失律,改出不難,易以"我來登極聽潮喧",可使精神煥發。第三句"收尋"或係"搜尋"之誤,即便如 此,與下句構成之感歎亦不具新意 ,不若借海上波瀾言誌,庶幾略具風神。
?◆ 槐鄉行(之一)
原 作
四月春深興致濃,諸朋相伴槐鄉行。賞花十裏詩情醉,觀水一湖俗慮融。?
岸畔踏香尋古意,林中探勝訪仙蹤。柴廬人外開歡宴,野趣盎然更縱情。
改 作
難了槐鄉四月情,友朋相約作徐行。淡濃花氣中人醉,斷續鶯聲到耳清。?
湖岸踏歌尋古意,峰頭覽勝趁新晴。林陰席地開歡宴,不覺盎然野趣生。
作者《槐鄉行》共三首,此是其一。詩中用韻不夠規範,平仄亦稍有不諧之處,但架構較好,可以改出。首聯開門見山,章法得體,意思也有可取處,改為"難了槐 鄉四月情,友朋相約作徐行",便一切都理順了。三、四句缺少槐鄉特色,且"俗慮融"之類詞語生澀之極,不作大改動難以激活全篇。故上句略取其意,改為"淡 濃花氣中人醉",突出槐花的作用;下句全刪,另創"斷續鶯聲到耳清"七字補足之。不要小看這斷斷續續的幾聲鶯語,有了它,頓覺畫麵生機無限。五、六句句型結構不錯,尤其上句,意思也好。隻是"香"的內容已為改後的第三句所用,不宜重複出現,故在原型的基礎上深掘一層,稍加變易為"湖岸踏歌尋古意"。別看改 動不大,與原句相比,這裏隱隱約約增加了一點孔門師弟郊遊的味道,"知己二三人,童子六七人,浴於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是也;若浮想聯翩,還可以從"踏 歌"聲裏尋出些李太白贈汪倫的"古意"來。下句不好,尤其是"訪仙蹤"有點不倫不類,不如承接湖濱遊興,再登高遊賞一番,來個"峰頭覽勝趁新晴"。兩句合 起來,表現出的雅興當不輸於曾茶山"小溪泛盡卻山行"。結聯尚好,隻是"柴廬"與現代人生活似有不符,這"歡宴"倒不如就在槐陰下席地而開,如此,則末句 之"盎然野趣"便會"生"得更加充分,小作改動以避重韻也就順理成章了。
??
?◆ 槐鄉行(之二)
原 作
淡淡煙雲淡淡風,微微細雨渚沙凝。人歌人笑天香裏,鳥去鳥來雪色中。?
十裏詩情流水賦,一林畫意簇花興。莫言春景江南好,槐苑芳期足可同。
改作
淡淡煙雲淡淡風,滿川微雨露華濃。人歌人笑天香裏,蜂去蜂來雪色中。?
百裏詩情流細細,一林畫稿影重重。漫言春隻江南好,槐苑芳期足可同。
與前作相同,此詩也有用韻不規範的毛病,但整體表達較前作為強,無須句句改動。一起尚好,可以保留。次句出韻且扣題不穩,不如向太白商借"露華濃"三字以 狀"微雨"中的槐花,暗中照應題目。第三句好,寫出了槐鄉人的歡樂,"天香"二字尤具神韻。第四句亦不錯,可惜犯了"孤平",這都是"鳥"字用得不好。以 "蜂"易之,豈不絕妙?想槐花盛開之日,正是養蜂最佳時期,讓這些小精靈穿梭其間,不惟更符生活現實,且見上句的"人歌人笑"快活得大有理由。五、六句亦 未穩,"十裏"小家子氣,作"百裏"何妨?不必拘泥於足跡所及。此例唐賢早開,小杜《江南春》"千裏鶯啼"不作"十裏鶯啼"是也。"流水賦"改"流細細" 似較妥貼。"簇花興"亦嫌滯澀,此句作"一林畫稿影重重",或可稍現槐林情韻。結聯精警,上句"莫"字易"漫"字,"景"字易"隻"字,可以更增轉遞力 度。??
?◆ 槐鄉行(之三)
原 作
東風送暖綻芳枝,場圃搭台社戲時。花鼓秧歌翻舊調,絲弦折劇唱新詞。?
紅顏小姑衣妝美,白首老翁步履遲。觀眾如癡齊唱彩,槐林明月一竿直。
改 作
東風送暖綻芳枝,正值農家社戲時。花鼓秧歌翻舊調,絲弦折劇唱新詞。?
紅妝少婦容顏俏,白首衰翁步履遲。演到曲終人不散,樹頭明月也癡癡。
"槐鄉"三首,各有特色,然就生活氣息而言,則以此章為最。首句頗佳,以景傳情,已得詩家三昧。次句承接亦好,惟"場圃搭台"四字過實,聲韻亦不甚諧和, 不如易作"正值農家社戲時"直截了當。三、四句述"社戲"內容,雖屬現成,卻也實在。五、六句轉入對觀眾的描寫(也可理解為台上演員的扮相),次序井然。 可惜上句"姑"字違律,下句又犯"孤平",故用"少婦"取代"小姑",容顏與衣著的字詞位置亦作了調換。一味誇人家"衣妝美",會引起姑娘媳婦們不快,誇 她們的"容顏",便搔到癢處了。下句"孤平",易"老"為"衰"便可救出。〖JP2〗結聯上句無趣,下句有味又失了韻("直"字入聲),隻好稍借原意另 擬,以"演到曲終人不散,樹頭明月也癡癡"結尾,似能為讀者留下較多餘味。
?◆ 槐 情(之一)
原 作
鄉野田疇麥湧濤,路邊柳絮滿天飄。誰言四月春已晚,綠到槐林雪未消。
改 作
野麥平疇一望遙,曉風吹起翠波高。春光也有遺忘處,綠到槐林雪未消。
欲寫香槐,卻先說綠麥,此欲擒故縱手法,是為得宜。隻是一起字、詞尚欠凝煉,故略加調整潤飾,以便為後文留出餘地。次句扯到"柳絮",筆墨未免遊離, 應緊承前意一氣貫下,方能愈出愈奇。此處以"曉風吹起翠波高"代之,方見氣象。"曉風"二字不可略過,因係連章體,時序上應有總體分工,故先從"曉"說 起。結語雖從前人化來,但仍可圈可點,用"雪未消"比狀槐花盛開之景,精彩絕倫。而前麵襯以"綠到槐林"四字,全句便成了一種極富浪漫色彩的"錯覺"。隻 是第三句鋪墊不足,使"錯覺"大為縮水,難免可惜。上句若改作"春光也有遺忘處",這"錯覺"便是石上生根,牢不可破了。通篇作如是改,不說是點鐵成金, 也可稱脫胎換骨。否則麥苗柳絮都來湊熱鬧,好端端的槐花,席位便要被強賓所奪。去掉"柳絮","雪未消"三字才能成為槐花的專利;麥苗則必須留下,以作" 綠"字之根。這樣,槐與麥便構成了主賓關係,相得益彰了。詩得好句不難,得好篇為難,初學者於整體構思,不可不多加留意。??
?◆ 槐 情(之二)
原 作
是處香槐花簇鮮,碧湖晴暖欲浮煙。一叢淺草容閑坐,且放詩情春夢間。
改 作
簇簇香槐帶笑妍,澄湖日午淡浮煙。一叢淺草容閑臥,好放詩槎到夢邊。
此首整體構思不錯,亦具浪漫情懷,不足處仍是缺乏錘煉。首句"花簇鮮"味不足,不若用擬人法易之。次句"碧湖"不若"澄湖",變色彩為亮度,更見"浮 煙"之趣;"晴暖"改"日午",非其不佳,是為連章體時序安排需要;"欲"字易"淡"字,則是音韻效果上的精求,因前麵的"湖"與改後的"日午"聲韻相近,再著一近似之"欲",有欠諧和,作"淡"字便朗朗上口了。此等小處,雖非格律所要求,然初學者稍作留神,自有意外收獲。第三句"坐"不如"臥",因其 與末句"夢"字有關聯也。結語放浪形骸,中寓豪興,思維方向自是對頭,隻是神氣不貫,有半途而返之嫌。不如略易數字,作"好放詩槎到夢邊",便通篇俱活 了。其中"情"易"槎"尤宜領會,蓋"情"字無根,"槎"則與"澄湖"暗中呼應,"詩槎"一泛,"情"便自生,又何必掛在嘴邊耶???
?◆ 槐 情(之三)
原 作
一湖夜月渚流光,萬樹瓊花浮暗香。心醉不知歸去路,欲把草畔做寢床。
改 作
一川夜月渚流光,暗樹明花散異香。未置清樽心已醉,欲邀槐影舞成雙。
??此首寫月夜情懷,於連章體機宜已得。起句著"湖"字不宜,因前章已及,場景難免重合,作"川"字避之便好。次句亦未佳,以數字開頭略同前句,又非對 偶,便顯呆滯;末三字亦太過現成今易作"暗樹明花散異香",於月下槐林,或具幾分真趣。第三句思路好,文字卻未臻佳境;第四句俗,且失律,不可用。然而有第三句的"心醉"作粬種,釀出一壺佳醪並非難事。太白《月下獨酌》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名句,今置身槐蕊林中,又當月夕,何不略取其意一二,另鑄新型若以"未置清樽心已醉,欲邀槐影舞成雙"為轉合,其浪漫程度未必便輸於李詩仙也!
?◆ 賞 槐(五首選一)
原 作
槐林四月雪,十裏竟妖嬈。日暖芳香重,暮春韻未消。?
友朋結伴至,賞景湧心潮。中有風雅客,醉吟小石橋。
改 作
槐鄉三月雪,百裏競妖嬈。日暖香微度,春深韻未消。?
良朋攜手至,美景著心描。中有風騷客,孤吟立石橋。
作者賞槐詩共五首,以此篇最具情致。然聲律之病與錘煉不工亦未稍免,須得例加潤飾。首句"四月雪"拗,"四"應作"三",陽曆四月即陰曆三月也,與下"暮 春"恰合。"槐林"亦宜作"槐鄉",不必偏於一偶。次句"十裏"原從"槐林"來,今前句已改,便當以"百裏"易之。"竟"或係"競"之誤,亦須訂正。中兩 聯屬對未工,難撐門麵。第三句"芳香重"板滯,作者同題另篇中有"香微度"三字極佳,不妨移來此處,自枝嫁接,別有意味。第四句"暮春"宜作"春深",不 惟可免"孤平",且與上聯恰成巧對。五、六句重新翻造為"良朋攜手至,美景著心描",變平行為流水,稍存原意而已。結聯別出心裁,頗見情趣。惟聲韻稍有不諧,須為理順。上句易"雅"為"騷",毛病立除;下句小變為"孤吟立石橋",則上下貫通,枝葉皆見矣。??
?◆ 江村秋夜
原 作
秋蟲窸窸樹婆娑,竹舞江風月照波。村童共聚青石上,坐聽老嫗說天河。
改 作
秋蟲唧唧竹婆娑,白露橫江月浸波。三五村童圍石坐,靜聽鄰媼說天河。
原作寫秋夜江村所見,生活氣息較濃,有一定情趣可玩。惟筆墨不夠經濟,聲律亦未盡諧,難免小有憾焉。起、承二句,既雲"樹婆娑",又雲"竹舞",疊床架 屋,豈不累贅?不若將次句之"竹"前移,代"樹"婆娑起舞,省下些空間安排別個。"窸窸"還是作"唧唧"好,象聲更加準確。次句因"竹"已另謀高就,餘下 的位置便可更多地安排些江上風光。順手借來蘇胡子"白露橫江"四字充實其中,似也合適不過。"月照波"的"照"字雖響,但總感覺缺那麽一點情韻,改作"浸 "字,便不會浮在麵上了。古賢作詩講究"眼",這"浸"字或即"眼"之一例也。結尾兩句是篇中情趣所在,可惜平仄不合,須得重新調整座次。改出的兩句,全是原句翻版,隻不過讓"村童"們提前就"坐",另添一"靜"字以示其在聽故事時的片刻安寧而已。??
?◆ 南 疆 曲?
原 作?
七星嶺前攬清風,萬裏邊陲煙雲中。異國風光無異處,夕陽依舊撫山紅。
?
改 作?
七星嶺上霧雲空,萬裏邊陲一望中。異國風光何異處?夕陽山在眼前紅。
七星嶺在廣西中越邊境我方一側,此詩寫登嶺遠眺異國風光,題材頗為獨特。全詩結構尚佳,所欠者筆力也,聲律未諧尚在其次。首句"前"字違律,宜以"上"字 易之。"攬清風"三字雖不甚惡,但與全篇意脈不通,當目其為不稱職,不若以"霧雲空"三字代鎮其位,暗中為下句的創意布勢。次句病在"煙雲"二字,實景即 或如此,亦不當在此時出現,過於寫實,便欠靈動。所幸上句已有"霧雲空"蓄能,此處便當以"一望中"具結。第三句轉遞較好,為詩中閃光處,倘易"無"為" 何"作設問口氣,則更具意蘊。結句構想亦佳,可惜氣血略虧,有如不足月嬰兒,尚須補益。試以"夕陽山在眼前紅"圓合全篇,不知補得是兒足月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