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學園

起步難,難於上青天!莫興歎,初學有樂園!
正文

唐詩欣賞:王維《使至塞上》 (ZT)

(2006-08-26 07:41:24) 下一個


唐詩欣賞:使至塞上

作者:文思格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作者簡介】 

王維(公元700-761)字摩詰,盛唐大詩人、大畫家兼音樂家。其詩體物精微,狀寫傳神,清新脫俗,獨成一家。他和李欣、高適、岑參以及王昌齡一起合稱“王李高岑”,是邊塞詩的代表人物;和孟浩然合稱“王孟”,又是田園詩的代表人物。至於“禪詩”,他更是古今獨步。蘇 軾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字句淺釋】 

解題:公元737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戰勝吐蕃,唐玄宗命王維出塞宣慰”,並察訪軍情,其實是將他排擠出朝廷。這首詩就是他在去邊塞的途中寫的。 使:出使,以使節的身份去某個地方。問:慰問。邊:邊塞、邊關。屬國:秦漢時的官名,這裏代指使臣,即王維自指。居延:在今甘肅省張掖縣西北,當時的西北邊塞。征蓬:遠行的篷草。篷草隨風飄蕩,古詩中多比喻漂泊的遊子。漢塞:漢代就設置起來的關塞。煙:即烽煙,又叫狼煙,燒狼糞產生的煙柱,是傳遞軍情的信 號。蕭關: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東南。候騎():偵察騎兵。都護:唐代邊疆重鎮都護府的長官,這裏指河西節度使。燕()然:山名,就是杭愛山,在 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但這裏是用來代指最前線,不是實指。

【全詩串講】 

作為使臣到塞上去

王維

一輛車慰問部隊要去邊關,身為使臣走過邊遠的居延。
篷草遠去飄出漢時的要塞,大雁回歸飛入胡國的高天。
浩大沙漠上一股狼煙筆直,悠長黃河邊隻見落日渾圓。
在蕭關我碰到騎兵的偵察,才知河西節度使在最前線。

【言外之意】 

皇上親自委派,以監察禦史的身份去塞外“宣慰”部隊,卻“單車”而往。一個“單”字,便隱示了作者此行並無真正重要的理由。“征篷”“歸雁”兩句純屬寫景,卻恰恰飽含著作者難言的情愫:自己象一棵篷草飄出京城,一直出了漢地的邊塞,象征著自己從政治中心以及溫暖的家中被 擠出來了;大雁雖然也朝著同一方向,飛入了胡地的天空,但大雁是“歸”,是回家,與自己的“出”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心中是何滋味,自不難想象。“大漠”長河”兩句也是純粹的寫景句,但形像壯觀、內涵豐滿而微妙。“孤煙直”不是因為沒有風,而是因為狼糞燒出的煙質凝重,就是有風也不容易吹歪。同時這裏指明了,戰事並未完全結束(有狼煙的地方就是報警,而且末句也是一個佐證),由此產生出大漠爭戰的邊塞氣氛來。然而作者將蜿曲悠長的黃河上那輪落日寫“圓” 了,一方麵是周圍沒有山林遮掩,落日自圓,但這樣貌似多餘的一個“圓”字卻給人特別的感覺和餘味,或許正是作者心中強烈的希望此次出使和大戰後的小規模戰鬥都能有個圓滿的結局吧。這次出使塞外的經曆,很可能為後來作者看淡仕途、最終歸隱修禪埋下了一根伏線。

但除此而外,作者此行還有一個收獲:“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詩,自此就成為唐詩中千古傳誦的名句,直到近代的詩評家們還讚之為“千古壯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