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學園

起步難,難於上青天!莫興歎,初學有樂園!
正文

七天學格律(第三天 調“平仄”)

(2006-07-29 17:31:06) 下一個

七天學格律
文/雪影梅花
 

第三天 辨“四聲”,調“平仄”

  漢語語音通常都由聲母、韻母和聲調三個方麵構成,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其中以高低、升降為主要的因素。漢語有聲調,是其一大顯著特點。比如同一個音qing,按現代普通話,就可以讀出“清、晴、請、箐”四個聲調來。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但與現代漢語的四個聲調有所不同。格律詩詞正是利用了漢語的這個四聲特點,讓不同聲調的文字搭配,從而構築生出一種音樂般的美感。

  四聲,就是漢語的四個聲調。但需要指出的是,古典詩詞中的四聲,並不是指我們現在所說的普通話的四聲,而是指古代漢語的四聲(關於按即現代普通話寫格律詩詞是否恰當,仍處爭論中,這裏不想多談)。

  漢語在其曆史發展與沿革過程中,音、聲都是不斷變化著的。音韻學家們把漢語的讀音分為四個時期:上古音(涵蓋範圍為周秦及兩漢)、中古音(自魏晉南北朝,以迄於唐宋)、近古音(元明至清末甚至包括民國初)、現代音(民國至現在)。

  我們現在所說的依據古代漢語區分四聲,主要指的是中古音係統的四聲(北曲除外,北曲按近古音)。

  中古音係統以《切韻》為代表,我們現在使用的“平水韻”就屬於《切韻》體係的。這方麵在第二天談韻時已經做了一些說明。《切韻》係統的中古音,把漢語的聲調分為四個,即:

  (1)平聲:到後代逐漸分化為陰平和陽平兩個聲調。
  (2)上聲: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了去聲。
  (3)去聲:到後代仍作去聲。
  (4)入聲:這是一個短促的調子,在現代漢語中已派入了平、上、去三個聲調中。

  入聲在目前普通話中已經消失了,派入了其它幾個聲調之中。在有些地方,比如在廣東、四川、江浙等地的方音中,部分入聲讀音依舊存在。

  關於古代四聲高低升降的形狀到底是怎樣的,現在已不能詳細知道了。依傳統的說法,平聲應該是一個中平調,上聲應該是一個升調,去聲應該是一個降調,入聲應該是一個短調。關於四聲,古人有一首歌訣,可以大致說明其高低升降的狀況。這個歌訣名為《分四聲法》: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辨別四聲是辨別平仄的基礎,也是學習詩詞格律的難點。不能很好的辨別四聲,對於寫出符合格律的詩詞來說是難以想象的。現在許多人學詩詞格律覺得困難,原因之一就是與入聲的掌握上比較困難有關。嗬嗬,那既然要學習,還是多下點工夫吧(關於入聲有一些規律可循,限於篇幅這裏就不多說了)。

  知道了四聲,平仄就很容易懂了。平仄隻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語,詩人們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仄。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去入三聲。

  至於為何這樣劃分,古人就是這麽定的,我們現在寫詩填詞可以不去管它,知道哪是平聲、哪是仄聲,知道平仄如何搭配使用就足夠了。如果非要知道為什麽,按王力《詩詞格律》裏講,是因為平聲是沒有升降的,較長的,而其它三聲是有升降的(入聲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較短的,如此便形成了兩大類型。

  在詩詞中,不同平仄聲調(有些詞還要區分四聲)的文字交錯配置,那就能使句子的聲調豐富起來和多樣化,不至顯得單調,構成一種錯落的節奏與平仄諧和,形成一種音樂般的美質。

  平仄在詩詞中交錯搭配,可以概括為如下兩句話: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
  這種平仄錯落規則在格律詩中表現尤為明顯。比如楊萬裏《霰》中的兩句:

  寒聲帶雨山難白,
  冷氣侵人火失紅。

  其平仄錯落搭配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本句中雙音平仄交錯,對句中平仄對立。

  最後需要提請注意的是:對於詩:平、上、去、入是互不通押的;對於詞:上去聲可以通押,但與入聲一般情況下(某些特殊規定的詞譜除外)是不能混押的。有些詞規定必須押入聲韻,還有些詞對於某些地方的用字不僅要區分平仄而且要區分上、去聲,因此學習古典舊體詩詞不僅僅是能夠辨別平仄就可以的,對 於四聲的辨別也應該明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