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物質化,究竟是誰之過?
作者:郭知熠
現代愛情正越來越走向物質化。這已經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也是一個無法抗拒的潮流。
在網絡上我們可以時時看到一些征婚消息。在一些女子的征婚中,物質條件的要求被放在首位。這是“愛情物質化”的一個非常明顯的證據。有位女大學生在征婚廣告上公然要求對方必須是一個億萬富翁,物質條件的要求之苛刻恐怕已經是登峰造極了。郭知熠先生看到這樣的新聞,不免也感到吃驚一番。中國有幾個億萬富翁?而且這些億萬富翁還很年輕的又有幾人?!這些億萬富翁還沒有結婚的又有幾人?!那麽,這樣的征婚究竟會有多少效果?想去想來,也許這些所謂的“征婚”不過是為了得到媒體的炒作而已。如果媒體炒作起來,說不定會真的惹上一個億萬富翁,也許這就是這些征婚者的邏輯吧!
隻是不知道為什麽一直沒有男士的征婚要求“億萬富姐”。相信不久之將來我們可以看到男人的征婚廣告要求女方既年輕,又漂亮,還是一個億萬富姐。那樣,媒體該會有另外一番轟動了。
玩笑歸玩笑。但我們必須承認這個玩笑後麵的事實。這就是愛情的趨勢已經越來越物質化。物質的痕跡已經深深地滲進了愛情的肌膚。那麽,我們怎樣來解釋這個現象呢?這個現象的產生究竟是誰的過錯呢?是男人的過錯?還是女人的過錯?就如我們有很多人經常爭論的那樣:男人們就說是女人的過錯,而女人們就說是男人的過錯。還有,這個現象的產生是否是“大學生”這個群體的過錯呢?或者,是“女大學生”這個群體的過錯呢?因為如此的征婚廣告是一位女大學生所張貼的。
這個答案似乎並不明顯。我們需要作更進一步的分析。郭知熠先生將在這裏用他的“愛情滲透理論”對這個事實作一番分析,找出我們今天“愛情物質化”趨勢的真正原因。
我們曾經提出了一個關於愛情的公式。這個公式就是:愛情 =愛情尊重感 + 曖昧。筆者不在這裏解釋這個公式了,有興趣的讀者請參考郭知熠先生的文章:“郭知熠的愛情公式:愛情 = 愛情尊重感 + 曖昧”。這個公式是可以從“愛情滲透理論”導出的。
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愛情產生的一個必要條件是愛情尊重感的產生。可是,愛情尊重感又如何產生呢?如果我們考察一下“愛情滲透理論”,我們就可以發現,主體對某一個客體之所以產生愛情尊重感,是因為這個客體具有能夠滿足主體的實在需要之特征,而且在主體企望的結合中,該客體能夠滿足主體之虛榮心。我們從郭知熠的“愛情滲透理論”中引相關的討論如下:
“在這裏有兩個方麵需要考察。一個是主體的需要,一個是客體的條件。說到底,所謂愛情的尊重感就是主體的需要與客體的條件之間的匹配,是由這種匹配完成後主體在內心深處對客體的一種自然尊重。譬如說,一個人不喜歡一個整天嘮嘮叨叨的女人,那麽一個喜歡嘮嘮叨叨的女子就得不到他的愛情尊重感。”
從這個引言中,我們看到所謂的“愛情尊重感”其實並不神秘。從主體的角度來講,這個“愛情尊重感”就是主體的需要。我們在“愛情滲透理論”中將主體的需要分成三種:實在的需要,虛榮的需要以及神聖感的需要。顯然,神聖感的需要的滿足還無法滲入“愛情尊重感”。因此,主體的與愛情尊重感相關的需要實質上就隻有兩種:一個是實在的需要,一個是虛榮的需要,而虛榮的需要往往是更加重要的,也是起決定作用的需要。
筆者還是用一個簡明的公式將這段話總結如下:
愛情尊重感 = 實在需要的滿足 + 虛榮心的滿足。
顯然,主體對物質條件的追求應該也是對實在需要的滿足之追求。可是,不管是現在,還是幾十年前,這個對“實在需要”的滿足都是存在的。也就是說,我們如果僅僅用“對於實在需要的滿足”,是無法解釋為什麽現代愛情更加趨向於“物質化”的。
那麽,按照我們的公式,我們隻有從“虛榮心的滿足”來找原因了。從邏輯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能夠表明在過去“對於物質條件的追求”無法滿足一個人的虛榮心,而如今“對於物質條件的追求”卻可以滿足一個人的虛榮心,那麽,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我們就知道現代愛情之所以趨向於“物質化”,是因為“對物質條件的追求”能夠滿足主體的虛榮心。
事實上真的如此嗎?事實上真的如此。如今“對於物質條件的追求”確實可以滿足主體的虛榮心。這是因為社會的風氣變了。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唯利是圖的社會,“有錢能使鬼推磨”。所以,一個人擁有了金錢,他就擁有了社會地位,他就擁有了一切。
一個女子現在如果嫁給了一個有錢人,她就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她就會得到別人的羨慕。這是因為整個社會都以金錢為軸心。相反,在過去,社會更加看重學曆,看重知識,那麽,一個女子嫁給有錢人(沒有學曆)就無法滿足她的虛榮,愛情就沒有今天帶有這麽重的“銅臭”味。
因此,我們在這裏找到了“愛情物質化”的真正原因,這個原因是與大學生這個群體無關的。當然,也與女大學生這個群體無關,她們是不應該受到責備的。如果非要責備什麽的話,社會風氣的轉變是造成這個事實的罪魁禍首。
郭知熠預言,“愛情物質化”將繼續在中國大地上流行,因為社會的風氣在很長的時期內將不會有新的轉變。
寫於2006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