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知熠
今年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毫不奇怪,趙本山照樣被邀請上了台。小品《同桌的你》, 似乎沒有表現出任何像樣的主題, 也沒有讓人覺得有什麽特別幽默的地方。那個“此處省略幾字”或者“此處省略幾十字”的說法是從古代被禁的淫書中抄錄下來的, 讓人有幽默得不是地方的感覺。
(看來趙本山在《賣拐》達到其頂峰之後,正在一步一步地走下坡路。)
很有意思的是趙本山本人的自我嘲諷(當然,這是主題之外的東西了)。趙本山在小品中借演員之口,說他自己的小品很低俗。這種嘲諷自然是為了討好觀眾,達到一種幽默和觀眾諒解的雙重境界。所以,沒有人會攻擊趙本山的小品“低俗”了,因為趙本人已經“攻擊”過了。其他人的“攻擊”也就完全了無新意。如果趙本山的《同桌的你》受到觀眾歡迎,這個自我“攻擊”就更增加了戲劇性的效果;如果《同桌的你》不被觀眾所接受,這個自我“攻擊”至少會使得觀眾對趙本山和他的小品達成某種諒解。
前一段時間,網上盛傳來自美國《新聞周刊》的評論文章。 該文章稱小沈陽是中國最低俗的人。文章認為,小沈陽穿上女人裙子,以及其娘娘腔的表演正好說明小沈陽的低俗。但小沈陽是趙本山的徒弟,徒弟的“低俗”不也正好說明了其師傅的“低俗”嗎?!
在郭知熠先生看來,小沈陽的低俗正是師承於趙本山,這個推理是完全可以站得住腳的。 隻是因為趙本山已經老了,也因為他長得過於像一個鄉村農民的臉。 趙本山本人沒有辦法穿上什麽“蘇格蘭裙子”,也不能用“娘娘腔”來進行舞台表演。但郭知熠先生相信,趙本山一定在私下裏嚐試過這種表演。如果有不相信者,我完全可以和他打賭。
當然,趙本山的低俗也好,小沈陽的低俗也罷,它們需要一個環境,它們需要一個讓其生長的“土壤”。 這個“土壤”就是我們這個低俗的社會。有人說,世無英雄,遂使得豎子成名。非也!不是世無英雄,而是這片“土壤”太壞,這片“土壤”太糟糕,這片“土壤”充滿了荊棘和石塊。“英雄”如何能夠在其中生長?!
尼采認為,世上充滿了文化庸人,他們是如此地多,以至於充塞道路。而那些真正的偉人們,他們沒有辦法被世界所接受。這個說法對於任何時代都是至理名言。文化庸人的存在,得益於培育他們的“壞”的“土壤”;反過來,這些“壞”了的“土壤”,因為這些文化庸人,而變得更加荒蕪和不可救藥。
而趙本山就是這樣的一個文化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