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閱人間事,讀聖賢書
個人資料
為人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06-05-18 19:26:45)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我還是個沒上學的小孩子,但對那個饑餓的年代還是有一些模糊的記憶。饅頭被搶有一天,奶奶在家蒸了一鍋饅頭。正準備吃中午飯時,鄰居家的大孩子喊我,說外麵有個路倒,快去看啊。我不明白什麽是路倒,就顧不得在家吃飯,抓了一個饅頭就跟著跑出去看熱鬧。院外的馬路邊圍著一群人,我從大人的腿縫裏擠了進去。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人坐在地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5-18 07:37:36)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靜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返必麵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為苟善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親所好力所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複諫號泣隨撻無怨親有疾藥先嚐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06-05-15 16:17:00)
插隊時的一個小故事。大概是七六年初冬的一天下午,我們正在稻田地裏裝運收割完的稻子,突然寒風大做,黑雲低垂,氣溫嗖的降了下來。那時候沒有大風降溫警報,所以大家都悴不及防,一會就都凍得嗤牙咧嘴的了。隊長讓我們抓緊裝車,以免一會下雪就沒法幹了。正在這節骨眼上,隊裏的一頭驢車卻陷在稻田地裏。那拉車的驢前腿骨折,露出白森森的腿骨,鮮血淋漓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6-05-12 12:44:03)
我的侄兒表麵看起來木納憨厚,骨子裏卻古怪精靈,和他哥哥和弟弟(我另一個弟弟的孩子)正相反。 一次,大概是他四五歲的時候,我領他哥和他去奶奶家。快到家的時候,突然下起了雨,我們隻好在樓下門洞裏貓著,奶奶住的是老式的圈樓,穿過門洞才能進院子,然後是露天的樓梯。雨下個不停,他哥著急了,冒著雨就跑上樓去了。我對他說,:“我們也跑吧,淋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06-05-12 12:23:10)
我弟弟的兒子是個絕頂聰明的孩子。他九個月的時候就展露出極好的記憶力,盡管不會說話,但會用手勢和哼哼牙牙來指揮抱著他的奶奶往哪走才是回家的路,因為奶奶對北京的路不熟,有時買完菜會找不到回家的路。什麽地方他隻要去過一次就絕不會忘。最令人驚奇的是,他九個月不會說話時候的事,他能一直記到14個月會說話的時候。鄰居的一個孩子,比他大幾個月,一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6-05-12 11:42:19)
想起兒子三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去運河邊玩。
我指著夏日暴漲的河水問兒子:"如果爸爸掉河裏怎麽辦?",,兒子好不遲疑地說"我去救你!"
我心裏一熱,問道:"怎麽救我呢?"
"我開船去救你。"
"可是這沒有船啊!"
"那我拿魚網去撈你。"
我聽了大笑:"可爸爸不是魚呀。"
"我拿我的洗澡盆救你。"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05-12 10:26:17)
十幾年前第一次知道母親節和第一次過母親節都是在瑞士,還是借兒子和太太的光。母親節的前一周,兒子的幼兒圓發來邀請信,邀請所有孩子的母親在母親節這天到幼兒園,孩子們將為母親獻上他們準備的節目。這是我第一次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一個母親節。本來是邀請所有孩子的母親,因為我太太不會德語卻又特別想去,我不得不逃課陪同太太一起前往。我們那個小鎮的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05-11 08:23:28)
今年是文化大革命的40周年。如果5.16通知算文革的開始日的話,那今年的5月16日就是史無前列的文化大革命的40周年紀念日。雖然文革的時候我還是個不到十歲的孩子,但因為那段日子的新鮮和刺激,很多事情已經永久地留在我的記憶中。在大人眼裏文革是一場災難和浩劫,但對孩子來說很多事情是那麽有趣和開心。瘋狂的日子雖然不堪回首,但也難以忘記。
傳單
文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05-08 12:55:55)
在瑞士留學期間,隻要天好,幾乎每個周末都與朋友羅傑去爬山。所謂爬山,其實就是在山裏散步,與真正的登山運動根本是兩碼事。這種爬山活動(瑞士人叫wander)是瑞士最流行的周末戶外活動。一到周末,大人小孩,老人婦女都上山去wander。也許這是瑞士人普遍體格健壯的原因之一。一次我們去瑞士東部著名的叁梯斯雪山爬山,中午路過一個不知名的小湖泊,湖邊上有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6-05-05 08:23:15)
下鄉插隊的那個年月,吃不飽飯是經常的事。最難受的是常年不見油星,一年到頭也吃不上一頓肉。弄得我們沒有一點油水的胃變得越來越能吃,男生女生飯量都大的驚人。我記得我們青年點的最高記錄是一頓吃下20個大餅子。現在和兒子說這個他無論如何都不相信。
為了改善青年點的夥食,新來的帶隊幹部開始張羅養雞和養豬。記得當時從老鄉家裏買了100多隻雞崽,每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56]
[57]
[58]
[59]
[60]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