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博客

地產、投資、生活、學習筆記及總結
個人資料
博文
---稅收--- TomWheelwright所著的Tax-FreeWealth,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建議沒讀過的同學一定要讀一讀。咱們投壇的同學跟別的壇子的人不一樣,人家在意穿得漂不漂亮、孩子爬藤爬得好不好,人家根本不在意錢,咱們是在意錢的,所以這本書必須要讀一讀,因為它就是講錢的,並且講得很透徹! 盡管TomWheelwright主要是服務於擁有房產的富有群體,他的這本書也有不少地方提到房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貸款主要存在著兩種風險: 信用風險(creditrisk) 利率風險(interestraterisk) 對債權人(lender)來說,信用風險是指借貸人(borrower)違約而停止還貸。信用風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己掌控,比如可以隻借給信用好的人。 借貸人不存在著債權人所麵對的信用風險。如果說借貸人也有信用風險的話,那也隻體現在利率和貸款費用上。 利率風險是由於利率的變化而帶來的風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對於FHFA的這次貸款費用調整,我在1月底FHFA剛發布消息不久,曾寫過一篇簡單的說明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一讀: 常規貸款新的費用調整 現在,有很多文章在斷章取義地解讀此次費用調整,甚至有些還造謠說信用分數越高費用越高等,簡直是一派胡言。 這裏想說的是,沒必要對FHFA的費用調整做過分解讀。其實常規貸款的費用總是處在一個動態變化之中,FHFA會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4-22 09:12:32)
前些日子,華爾街日報先後有兩篇文章。最新一篇文章上說,民調顯示,多數美國民眾認為上大學得不償失,原因主要有兩條:學費過於昂貴,以及學到的東西與現實脫節: AMajorityofAmericansThinkCollegeIsn'tWorthIt 稍早以前的另一篇文章也說,美國有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選擇當學徒工,而不是選擇上大學,並且有很多白領學徒工入選競爭的激烈程度甚至高於上藤校。以前的學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4-21 10:47:28)

在電子支付出現之前的中國,郵局匯款基本上是唯一的匯款方式。而現在,電子支付在中國已經非常普遍,不用說小商小販可以掃碼收款,聽說就連要飯的都要你掃碼,否則都不屌你。電子支付的優點是便捷:速度快(即時),收費又不高,一般5000元以下免費,大額匯款也就二三十元的封頂費用。可以說在電子支付方麵,中國已走在了美國的前麵。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美國,BusinessPersonalProperty地方稅是非常普遍的,大部分是在縣一級,少數是在州一級,少數州沒有PersonalProperty地方稅。 顧名思義,BusinessPersonalProperty稅主要是針對公司企業的,小地主盡管也算是業主,但不是PersonalProperty稅針對的主要對象。PersonalProperty稅主要是針對企業經營的生產設備等。比如一個生產工廠,廠房是地主的,地產稅大多由地主來交(除非NNNLease有明確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4-07 09:52:28)
熟悉我投資手法的朋友可能知道,我是個甩手地主,采取的基本上是被動投資策略。當了十多年地主,房子大多都沒見過,包括已經賣掉的。就連我們本地唯一的一個出租房,自建成後也已經有三年多我沒去看了。年底的時候由於不好出租,其中一個單元空了好長時間,我跟太太說,要不哪天我們去看看房子,太太說好。結果好長時間過去了,太太不見有動靜,就問我還去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按照稅法,如果請物業管理公司來管理出租房的話,物業管理公司應該發給業主關於租金收入的1099-MISC表。這裏簡單說說關於1099-MISC幾個常見的問題。 首先,是關於1099-MISC中可能出現的錯誤。隻要是人就可能會犯錯誤,發行1099-MISC的物業管理公司也不例外,也可能把1099-MISC搞錯。我就曾經遇到過兩次,發現他們搞錯了,並讓他們馬上做了改正。業主一般會在2月1號之前收到10[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剛報完稅,這次報稅的主題是合法抵消被動利潤。關於這個話題,我以前曾寫過一篇類似的文章: 合理利用被動損失 從今年起,家裏沒有工資收入了。以前家裏有工資收入,我對投資房現金流的多少並不在意,隻要不是負現金流,總資產回報率還說得過去,我就沒啥意見。但沒有了工資收入,現金流就顯得異常重要,不僅需要它來糊口,也需要它來維持借貸力。近來,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裏主要講一下民居,分折舊期期限是20年以上和20年以下的。 1.折舊期20年以上的 主要是不動產本身,這個折舊期一般是27.5年,隻能用直線折舊法,也就是說每年的折舊額是相同的。第一年是按mid-month來算,也就是說無論是買在月份的哪一天,都按半月算。比如9月買的房子,9月算半月,再加後來的3個月,也就是說,第一年有3.5個月的折舊期。 2.折舊期20年以下的 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