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投資手法的朋友可能知道,我是個甩手地主,采取的基本上是被動投資策略。當了十多年地主,房子大多都沒見過,包括已經賣掉的。就連我們本地唯一的一個出租房,自建成後也已經有三年多我沒去看了。年底的時候由於不好出租,其中一個單元空了好長時間,我跟太太說,要不哪天我們去看看房子,太太說好。結果好長時間過去了,太太不見有動靜, 就問我還去不去看房子了,我說房子已經租出去了,我就沒必要再去看了。房子還沒到賞心悅目的地步,去看了既不會使增值加快,也不會使租金增加,那我去看它幹什麽。
經過十年下來,即便采取這種被動投資策略,我們也已經從當初的生活拮據,到現在的衣食無憂,即便是在家庭沒有工資收入後,也即便還沒有領社保,盡管我們算不上是富人。
但是,當甩手地主,用物業管理公司管理房產,代價高昂。根據我自己的數據,在正常年月,物業管理費約占租金利潤(包括現金流和還掉的本金)的25~30%,我看看了去年的報表,物業管理費和租金利潤的比例大約是3:8,也就是說,如果我自己管理可以拿到11元,用了物業管理後我自己隻拿到8元,3元歸了物業管理公司。
既然用物業管理代價高昂,但又想當甩手地主,那該如何是好呢?
首先,不要想著所有錢都自己來掙,你得容許、甚至高興別人賺錢。我曾經講過,一個朋友有一個房子,自己管理每年有2500多的現金流,後來搬到外地去了,若請別人來管理,這2500的現金流就沒了,這是朋友絕對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就把房子賣了,因為他接受不了別人賺了2500。
而我的想法則不一樣,我隻在意我自己能賺多少錢,或者說投資的回報會不會使我滿意,我不在意跟我合作的人賺多少。當年我在佛州買破房子的時候,我是全權委托我的物業管理來維修的,他有自己的裝修公司。我不愛討價還價,也不會討價還價,他給我的報價我從來不跟他爭論,我隻是根據他的報價,來算一算還有沒有滿足我要求的利潤空間,若有,就買,若沒有,就不買。我不在意他掙多少錢,就是他掙得比我多,我也沒意見,隻要我的回報能使我滿意。況且他掙得多了,以後也更容易合作。
其次,地產投資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澱。有不少人說過,投資地產,效果十年才能看出來,我深以為然。當年我剛開始投資地產的時候,即便房價還處在低穀,也即便當時利率很低,但用了物業管理公司後,仍然很難有現金流。但我相信,時間是我的朋友,隨著時間的流逝,現金流會增加,總有一天,即便經過物業管理的糟蹋後,我仍然會得到足夠的現金流。當然現金流增加的快慢,與投資地區,主要是持有成本有關。一般地產稅和保險低的地區,現金流增加會快;地產稅和保險高的地區,現金流增加會慢。
再者,盡管物業管理費用占租金利潤很大的比例,但卻占包括房屋增值在內的總利潤很小的比例。以我自己為例, 自我投資地產的十年來,如果包括房屋增值的利潤,物業管理費用隻占總利潤不到5%。
另外,也不是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降低甚至是完全抵消物業管理費用帶來的負麵影響。
以Nothing Down作者Robert Allen為代表的大忽悠們,經常會向人們宣揚這樣的理念:在進行一項大的消費(花錢)前,要想辦法找出一種可以不需要自己掏腰包的方法。這裏有兩個幾乎是相同的例子。
例1,剛長大成人的兒子喜歡一輛1.5萬元的車,媽媽承諾來出這1.5萬的費用,但媽媽有個建議,不要直接用這1.5萬買車,而是以1.5萬為首付買個出租房,並且貸款來買車,這樣出租房的租金就可以涵蓋出租房和車的月供。
例2,年邁的父親有一個2.5萬的車貸,利率4%,月供400,父親手上正好有2.5萬現金,想把車貸付完。年長的兒子聽了後, 讓父親把這2.5萬現金給他,並承諾由他來付掉車貸,兒子用這2.5萬為首付買了個出租房,出租房的租金足以涵蓋出租房和車的月供。
如果我們借用這些大忽悠們的理念,本來你的目標是買4個房子,如果你覺得讓別人管理無法接受的話,你可以努力再買一個房子,把這5個房子讓別人管理,總回報也不見得比你自己管理4個房子少,這叫以規模取勝,也可以理解為第5個房子的回報扳回了所有的管理費用。有些朋友會說,你真能阿Q,本來別人隻賺你4個房子的錢,現在賺你5個房子的錢,你還以為得了乖了。哈哈,如果你非要這麽理解的話,也不是沒道理哈!
最後一點,我很早就意識到,我的這種投資手法很難有現金流,所以從3年前開始,我就有意識從房產中掏出淨值,投到現金流更好的地方,進行現金流的套利,如果想了解這方麵細節的話,可以看看我以前寫的兩篇文章:
到目前為止,每年套的利已經接近管理費用的3/4。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套利,我應該能把管理費用完全給扳回來,當然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被動的投資策略,卻是我主動的選擇!
建寧 2023/4/5
我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