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風景

本欄將發表一些紀實文章,描寫澳洲華裔知名作者、畫家、書法家、歌唱家的人生故事以及一些澳洲中國通的故事。
博文
(2021-07-29 19:19:05)

視舞台為生命的舒繡文張定華口述辛夷楣執筆幾十年過去了,當初在北京人藝工作的日子卻有如大浪淘沙,留在了記憶深處,不肯淡去。我常常想起我的同事們,特別是人藝那些活躍的男女演員們。他們各有特色,生氣勃勃,塑造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角色,在話劇的舞台上創造出一係列輝煌。假如把他們比作夜空燦爛的群星,怕是恰如其分的吧。關於舒繡文的記憶常常浮現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1-07-27 18:56:30)

朱琳與刁光覃珠聯璧合張定華口述辛夷楣執筆朱琳與刁光覃夫婦在人藝的演員中可謂占有重要席位。作為一名話劇演員,朱琳才華出眾,她的聲音、她的形體都是非常適合演戲的。她又非同尋常地用功,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練就了深厚的功底。她成名早,後勁足。在五十多年的演劇生涯中,特別是在人藝的舞台上,她創造了一係列鮮明獨特、令人難以忘懷的人物形象。尤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7-25 18:43:44)

口才奇好的方琯德張定華口述辛夷楣執筆方琯德出身安徽桐城方家。桐城曾因清代最著名的散文流派——桐城派而聞名海內,文化圈中有誰不知桐城派開山鼻祖方苞的大名呢?方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方琯德不僅讀了很多書,家學淵源,而且頗有才氣,特別愛說話,口才又分外的好。女作家方令孺是他的姑姑。1938年,方令孺在重慶國立劇專教文學。她是留學生,思想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7-23 18:06:29)

激情洋溢的田衝張定華口述辛夷楣執筆田衝30年代中期就參加了抗日救亡運動,曾是洗星海領導的漢口海星歌詠隊隊員,後來他又成為抗敵演劇隊二隊的骨幹。《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時,他是《黃河頌》的獨唱演員。在人藝,他不但演戲資格老,還是老黨員,但他沒有一點架子,為人誠懇熱情,不會搞權謀,也不屑於搞權謀。他喜歡孩子,自己也有一顆童心。他表演起來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7-20 18:29:55)

瀟灑俊逸藍天野張定華口述辛夷楣執筆提起蘇民,我就馬上想到了藍天野。他倆是北京西城男三中的同學,後來一起考入國立美專學畫,又一起投身進步戲劇運動,還先後加入了地下黨,再後來又一起進了北京人藝,為北京人藝演劇學派的形成貢獻了大半生。他倆的友誼在人藝與文藝界傳為佳話。人藝有好幾對兒夫妻檔,例如刁光覃與朱琳、牛星麗與金雅琴、黃宗洛與尚夢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多才多藝善良方正的蘇民張定華口述辛夷楣執筆1955年,北京人藝宣布實行總導演負責製,正式成立了總導演辦公室。總導演由副院長焦菊隱兼任,蘇民是辦公室主任,白山是副主任,我是秘書。從那時開始,蘇民就成了我的直接上級。總導演辦公室牽涉的工作麵相當寬,要管各個劇組,要管宣傳、資料、圖書與對外聯絡,要管劇務場記,要召集和執行藝委會的決議等等。焦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07-16 17:52:59)

天才演員於是之張定華口述辛夷楣執筆我還沒見過一個演員像於是之那樣聰明敏感靈透。他能體味人生最細微的感情,表現人物最特別的氣質,他能把各種各樣的人物塑造得玲瓏剔透、栩栩如生,讓觀眾久久地回味思索,甚至終生不忘。他真真確確是位天才演員。我想,以後恐怕也很難產生這樣的演員了。藝術沒有天賦是不行的。演員需要精神上氣質上的東西,也就是先天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洋麻將》與《狗兒爺涅磐》辛夷楣難得精品《洋麻將》1985年下半年,人藝開始排美國話劇《洋麻將》。這個戲十分特別,一出演兩個多小時的大戲,隻有兩個人物,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太。他倆同住一個養老院。整出戲,兩人在休息廳裏打牌、懷舊、拌嘴、等著兒女來探望,但是,沒有任何人來看望,連護士都隻有聲音,不見人影。此戲對話精彩之極,把兩個老人的性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1-07-12 17:14:28)

轟動一時“大赤包”辛夷楣七十年代後期,我進入一家專業報社當記者、編輯。和其他單位相似,那裏人浮於事,而且誰寫得多,誰就遭嫉恨。我隻得悠著勁兒采訪,悠著勁兒寫稿。那時,媽媽已經離開人藝,調到別的團去寫劇本,但她和人藝的老同事仍保持來往。人藝的一些中青年演員亦常來看她。我家仍住在演樂胡同的那個小院裏,但家中一半人員尚在外地。一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1-07-10 17:05:33)

與焦菊隱為鄰辛夷楣主題先行與真驢真馬1958年的大躍進開始了,全民大煉鋼鐵,到處熱火朝天。首都劇場辦公樓後麵也建起了土高爐,演員們輪班煉鐵。在這種氣氛之下,大家變得非常之左。1956年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就這樣曇花一現地夭折了。這對人藝、對整個中國文藝界影響相當之大。主題先行強烈地衝擊著文藝創作,歌頌社會主義、歌頌祖國的主旋律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