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生命的恩賜
作者:吳經熊博士(Dr.JohnC.H.Wu)
我於己亥年(公元1899年)陰曆二月十七出生,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了寧波府的天光。時值早春,空氣清新,天方破曉。根據古老的傳說,二月又稱“如月”。在這個月中,“漫山草木葳蕤,如如然翡翠一般”。葉子嫩芽正準備著迎接陽光;柳梢吐出新綠;芝蘭散發著陣陣芬芳;果園裏花朵含苞待放。簡言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超越東西方 序言 “吾人常言,基督之降生斯世,為救罪人也。旨哉言乎,不我欺也。而罪人之中,吾其尤著者也。然吾之所以蒙矜憐者,蓋基督耶穌欲以我為先例,以昭示其無不包之雅量,庶幾後之信者,聞風而興,以承永生。”(聖保祿致蒂茂德書一,第一章15-16節) 聖保祿的這幾句話在我的靈魂深處得到了回響。我不知道聖保祿是不是所有罪人中最壞的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大堆刀刃狀的窗岩將風琴間和穹頂間(DomeRoom)分開。穹頂是一大塊墜落下來的大理石,上麵覆蓋有一層厚厚的流石,如同澆在一塊巨型蛋糕上的糖霜。總體來看,整個穹頂間像一隻鞋的形狀,在鞋尖附近有幾泓微型湖,湖岸邊鑲有精致無比的石珠。這裏有水晶石化洞內最易碎也是最吸引人的鍾乳石。在腳背上,有幾根類似圖騰柱的石筍。穹頂位於大理石中一個巨大裂縫的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公園的導遊是一位年紀輕輕、身材苗條的白人姑娘,我們30多人跟隨她一齊來到了水晶石花洞蜘蛛型鐵柵欄門口。和國內旅遊景點完全不同,比如北京房山石花洞,洞口通常站著四位身著一襲紅色旗袍年輕漂亮的中國姑娘,她們個頭高挑,身段婀娜,千嬌百媚,秀色可餐。洞口一邊各站兩位,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她們麵帶微笑,上半身前傾半彎著腰一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停車場距離水晶石花洞口大約有800米。雖然天氣炎熱,沿著依山腰開鑿的羊腸小道一路向下,走起來倒也輕鬆。洞口的海拔高度為1500米,比停車場低100米。小道很窄,僅容兩個成年人並排行走。一側靠山坡,一側是深不見底的峽穀,山坡上、峽穀中花木叢生,這條小道自然變成了山間林蔭道,漫步其上令人感到心情無比舒暢,這可以算作是進入水晶石花洞之前的絕佳序曲。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參觀完佘蒙將軍樹,我們返回再次前往水晶石花洞。通往水晶石花洞的這條公路於1941年建成,在海拔1800米的巨型森林下部從主幹道將軍路分出,沿著蜿蜒的山路越過風景如畫的大理石支流峽穀,穿過一片原始森林,這裏有鬆樹、冷杉、香雪鬆、黑橡樹、山茱萸和數不清的各種低矮開花植物。潮濕地帶虎皮蘭花叢生,豔麗多姿,爭相怒放。野芳發而幽香,嘉木秀而繁蔭。穿過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阿城的《樹王》講述了一位貴州山民蕭疙瘩的故事,他被稱為人間的樹王。他懂山,懂森林,知道森林是山的發膚。一群知青被送到他所工作的農場,他們接受到的命令是砍樹:砍掉“無用”的樹,種上“有用”的樹。當森林中除了樹王以外,所有的樹被砍伐一空,最後蕭疙瘩迫不得已把森林中的樹王也砍倒之後,人們開始放火燒山,人間的樹王徹底倒了,一病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用罷早餐,辦理好退房手續,我們準備再次到水晶石花洞碰運氣。出發之前,順便再看一下酒店的製冰機是否存有冰塊,以便冰鎮一下便攜式保冷箱中的飲品和果品。果然不出所料,這種炎熱天氣之下,要想從酒店的製冰機中掏出哪怕隻是一塊冰來簡直比登天還難。隻好在酒店大堂取了一杯熱咖啡,順便提一句,這家舒適酒店的咖啡味道不錯。
車子行駛在通往水晶石花洞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隧道石參觀完之後,下一個景點是醫院石(HospitalRock),這裏曾經是Potwisha美國印第安人的家園,居住有500多人。考古證據表明,早在公元1350年此地就有人類活動,遊客現在依然可以看見岩石上遺留下來用於舂米或者橡果的各種研磨石缽,以及石壁上的紅色象形文字。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此時已經到了元朝末年,社會各個方麵發展得已經相當文明,文學形式進入了雜劇階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不久車子來到了三河鎮(ThreeRivers)的舒適酒店(ComfortInn),時間還不到下午兩點半。車外似火驕陽,道旁衰草枯黃。酒店前台告訴我們說,房間尚未就緒,需要等到四點之後方可入住。沒過多久,另外兩家朋友也抵達酒店。距離夜幕降臨還有五個多小時,酒店距離紅杉國家公園進口隻有十多公裏,我們決定先進入公園做短暫遊覽,完後再返回酒店辦理入住手續。我們三部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