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阿:最偉大者,通過這些,您想說什麽?那麽,推動木石和所有其他毫無生氣的東西的它不是肉身的?
赫:哦,阿斯克勒庇俄斯,決不是。推動毫無生氣的,在肉身中的某物,它一定不是一個肉身,因為它推動它們兩個...[
閱讀全文]

19.他說這些時,按照命運與和諧的方式,他的先見影響了他們的結合和他們融合的衍生物。而所有的東西按照他們的種類繁盛起來。
閱讀全文]

來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8cbbe0101bpyj.html
關於《秘文集》的介紹
《秘文集》(Corpus
Hermeticum,赫爾墨斯·特斯梅吉修斯的著作或者是歸為他的著作)中一十五篇的短文,和《完美訓誡》(Perfect
Sermon)或者《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希臘傳說中的醫藥神),都是秘術傳統中的基礎文獻。成書於大約於公元三世紀,為埃及的匿名者所作,它們是一[
閱讀全文]
來自維基
柏拉圖式戀愛(英語:Platoniclove)或柏拉圖式愛情,又稱純浪漫愛情(pureromanticlove)、精神上愛情(spirituallove),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追求心靈溝通,排斥性欲的精神戀愛,但該概念並非由柏拉圖直接提出,最早由馬爾西利奧·費奇諾於15世紀提出,作為蘇格拉底式愛情的同義詞,用來指代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之間的愛慕關係。
柏拉圖於《會[
閱讀全文]

來自維基:柏拉圖主義(英語:Platonism),指的是柏拉圖的哲學,以及由柏拉圖產生的哲學係統(當代的柏拉圖主義者並不必然完全接受柏拉圖的學說)。[1]柏拉圖主義影響深遠,尤其對西方哲學更是如此。柏拉圖主義的核心是:承認抽象對象的存在(existenceofabstractobjects)。抽象對象並不依賴於時間和空間而存在,因此既非物理的,又非心靈的,而是存在於第三個地方。柏拉[
閱讀全文]

來自維基:柏拉圖(古希臘語:Πλ?των,轉寫:Plátōn,國際音標:[plát??n],公元前429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錄形式紀錄,並創辦了著名的學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是亞裏斯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史稱“西方三聖賢”或“希臘三哲”。目錄 1生平 2對話錄[
閱讀全文]

來自維基:犬儒主義(希臘語:κυνισμ?ς,英語:Cynicism)是對他人的動機從根本上不信任的一種心理態度。奉行犬儒主義的人通常對其他人不抱有信仰與希望,同時否定人們將抱負、欲望、貪欲、刺激、功利等作為自己的生活動力(犬儒主義者認為這些都是徒勞)。這一概念本意是通過正確的訓練,不被一切世俗的事物,包括宗教、禮節、慣常的衣[
閱讀全文]
新柏拉圖主義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是公元3世紀由亞曆山大城的普羅提諾發展出的哲學派別[1],是古希臘文化末期最重要的哲學流派,對基督教神學產生了重大影響。該流派主要基於柏拉圖的學說,再加上斯多葛學派、亞裏士多德的思想融合為一個體係。但在許多地方進行了新的詮釋。在《新約聖經》時代的哲學本身包含一種宗教態度,這就是基督教涉及哲學的緣故。[
閱讀全文]
一塵:來自知乎,還有其他回答可參考作者:「已注銷」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6830/answer/45350199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係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人天主教徒,也讀過新教版本的,正式回答這個問題。
有區別
1.次經問題:天主教承認次經的正典地位(按希臘七十士譯本和拉丁武加大譯本目錄),新教不承[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