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柏拉圖主義

(2021-01-10 19:19:57) 下一個

來自維基:

柏拉圖主義(英語:Platonism),指的是柏拉圖的哲學,以及由柏拉圖產生的哲學係統(當代的柏拉圖主義者並不必然完全接受柏拉圖的學說)。[1] 柏拉圖主義影響深遠,尤其對西方哲學更是如此。

柏拉圖主義的核心是:承認抽象對象的存在(existence of abstract objects)。抽象對象並不依賴於時間和空間而存在,因此既非物理的,又非心靈的,而是存在於第三個地方。柏拉圖主義的對立麵是唯名論[1] 柏拉圖主義的可以應用於:性質類型命題意義數字集合真值等等(參見抽象對象理論)。柏拉圖主義有些相關概念需要區分:哲學家承認抽象對象存在的,有時候稱他們為“柏拉圖主義者”;不承認的,有時候稱作“唯名論者”。“柏拉圖主義”和“唯名論”兩個詞,在哲學史中另有意義,與“抽象對象”無關,因此它們和本條目所說的當代的柏拉圖主義(platonism,小寫p)、當代的唯名論不同。[2]  

下麵簡柏拉圖主義的發展曆史,從狹義的柏拉圖主義,到中期柏拉圖主義,再到新柏拉圖主義等。

在更窄的意義下,柏拉圖主義也可以指柏拉圖實在論的學說。柏拉圖主義,在這個意義下,它的核心概念(對理型論很重要)是對這兩者的區分:可感知但不能認識的實在性(與赫拉克利特的變化(flux)相關,科學研究這種實在性),與不可感知卻可以認識的實在性(與巴門尼德永恒的存在相關聯,數學研究這種實在性)。幾何學是柏拉圖的主要動力,因為他受到了畢達哥拉斯的影響。理念(Forms)在柏拉圖的一些對話集中得到詳細闡釋,如《斐多篇》《會飲篇》《理想國》等。柏拉圖認為,日常世界中有對象,理念就是它們的諸原型,而日常對象則是理念的不完美複製品。批判這個理論,最著名的當屬亞裏士多德,其三人論證在古代格外出彩。

《理想國》中,最高理念等同為善的理念,亦都是其他諸多理念的來源。這些都是可以推理得知的。《智者篇》,理想國之後的這一著作,理念如存在、等同、差異(beingsameness and difference)位於最基本的諸“Great Kinds”之中。柏拉圖建立了柏拉圖學院,然後,前3世紀阿爾克西拉烏斯采用學院懷疑主義,成為整個學院的核心教條,直到公元前90年阿什凱隆的安條克加入了斯多葛主義元素,拒絕懷疑主義,因而誕生了所謂中期柏拉圖主義

公元3世紀,普羅提諾又在柏拉圖主義裏,加入了神秘主義元素,建立新柏拉圖主義,認為最高存在(summit of existence)是一,或是善,是萬物之源。通過美德和沉思,靈魂會有能力使靈魂自身與一達到統一。許多柏拉圖主義的概念,在這個時候被基督教教會采用,將柏拉圖的理念理解為上帝的思想(這個立場也叫做神聖概念論,divine conceptualism)。新柏拉圖主義,因此在西方深刻影響了基督教神秘主義。當然,造成這種影響,歸因於那些基督徒們,如聖奧古斯汀教會聖師,他們自己又深受普羅提諾的《九章集[3]影響。而普洛丁本人,因而是整個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奠基人。[4][5][6][7][8][9]

柏拉圖的柏拉圖主義[編輯]

 
柏拉圖,手握其作蒂邁歐篇

柏拉圖主義最初的概念是理型論。真正存在的是理念,是永恒、不變、完美的東西,而由此產生的諸多對象則是不完美的複製品。[10] 理念的數量,是由普遍概念的數量定義的。[10] 下麵的對話來自柏拉圖中期的代表作,關涉形而上學和認識論:

[蘇格拉底:] “既然美好之物是醜陋之物的對立麵,它們倆是一對兒。”

[格勞孔:] “當然了。”
“既然它們是個雙數,那麽各自就是個單數。”
“我也這樣想。”
“我們可以同樣說別的相反的東西,正義與非正義、善與惡,以及其他類似的理念。這個說法作如下表述也能成立:就它們本身而言,各自為一,但由於它們和行動及物體相結合,它們彼此互相結合卻又顯得無處不是多。”
“你說得對”
“那麽,我這裏一定要畫一條線,把兩種人分開來。在那一邊是你說過的看戲迷、藝術迷、愛幹實務的人;在這一邊使我們所討論的這種人。隻有這邊的這些人才配叫做哲學家。”
“啥意思?”
“一種人是聲色愛好者,喜歡美的聲調、美的色彩、美的形狀以及一切由此組成的藝術作品。但是他們的思想並不能認識和喜愛美本身。”
“確實如此。”
“另一種人能夠理解美本身,就美本身領會到美本身,這種人不是很少嗎?”
“很少,很少。”
“那麽,一個人能夠認識許多美的東西,卻不能認識美本身,別人引導他去認識美本身,他還總跟不上——你認為這種人的一生是如在夢中呢,還是清醒的呢?請你想想看,一個人無論睡著還是醒著,他把相似的東西當成了事物本身,他還不相當於在夢裏嗎?
“我當然要說,他的一生在夢中。”
“好,再說相反的另一種人,這種人認識美本身,能夠分別美本身和包括美本身在內的許多具體的東西,又不把美本身與含有美的許多個別東西彼此混淆,這個人的一生,據你看來,是清醒的呢,還是在夢中呢?
“他是完全清醒的。”

(《理想國》 Bk. V, 475e-476d)

理想國》第六卷把最高理念等同為善的理念,作為一切其他理念的來源,並認為,作為其他理念而存在和知道其他理念是依據條件而存在的(contingent on)。從感覺印象而來的概念永遠不可能給我們真正的關於存在者的知識,例如理念的知識。[10] 擯棄感覺帶來的諸多麻煩和幹擾,隻有用靈魂自身的活動,也就是理智,才能真正把握存在者的知識。[10] 辯證方法在理智過程中作為工具,能夠引領我們獲取理念的知識,最終理解最高的善的理念,所以辯證法是第一科學。[10] 之後的新柏拉圖主義普羅提諾創立,將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善的理念,等同於所謂超越的絕對的一,正如柏拉圖《巴曼尼得斯篇》的第一假設那樣(137c-142a)。

柏拉圖主義倫理學,基於善的理念美德就是知識,是對善的理念的認知。[10] 而且,在這個認知中,靈魂的三個部分,理性、精神、欲望(reason, spirit, and appetite),都分有善的理念,就有了三種美德:智慧、勇氣、中庸適度(Wisdom, Courage, and Moderation)。[10] 它們與其他美德相聯係,如正義。這樣,靈魂的每個部分都得以規範限製,從而履行適當的功能。[10]

柏拉圖主義對西方哲學影響深遠。例如,對《蒂邁歐篇》的不同解釋中,[11] 例如亞裏斯多德主義,設定了一個永恒的宇宙,與猶太教的說法不同,猶太教傳統中,宇宙在曆史中被創造,有連續的曆史記錄。和亞裏士多德主義不同,柏拉圖主義認為理念是比物質優先的,同樣靈魂人的肉體優先。許多柏拉圖的概念在基督教中有重要作用。[12]

曆史[編輯]

古代哲學[編輯]

柏拉圖學院[編輯]

 
柏拉圖學院在雅典的位置

柏拉圖主義最早由柏拉圖創立,對蘇格拉底的描寫中闡發了他自己的學說,但也有可能與蘇格拉底的思想一致,因為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在學院授課。柏拉圖死後,學院繼續存在,經曆了三個時期:早期、中期和晚期學院(the Old, Middle, and New Academy)。早期學院的主講是斯珀西波斯(柏拉圖的侄子nephew),他繼承柏拉圖,成為學院的一把手,直到公元前339年為止。然後是色諾克拉底,前313年為止。他們倆都融合了畢達哥拉斯主義數字的審視,發展了柏拉圖的理念論。

學院懷疑主義[編輯]

大約在前266年,阿爾克西拉烏斯成了學院的領導。這個階段,柏拉圖主義格外強調懷疑主義。這種懷疑主義的特征是攻擊斯多葛主義,攻擊真理的確定性以及我們對真理的知識。晚期學院(新學院)開始於前155年,卡爾內阿德斯作為第四屆領導,繼承阿爾克西拉烏斯。此時也以懷疑主義為主,否定認識絕對真理的可能性阿爾克西拉烏斯卡爾內阿德斯都認為,他們維持了柏拉圖原有的信條。

中期柏拉圖主義[編輯]

大約前90年,阿什凱隆的安條克拒絕了懷疑主義,使得所謂中期柏拉圖主義產生。此時,柏拉圖主義與一部分逍遙學派的和許多斯多葛主義宗教教義融合。中期柏拉圖主義,柏拉圖的理念並不是超越的,而是內在於理性的心靈之中的。物理世界,在中期柏拉圖主義裏,則是生動的、被賦予靈魂的存在,即世界靈魂。中期柏拉圖主義裏,早期顯赫一時的是普魯塔克。柏拉圖主義不拘一格的本質在此時得到展示,因為它包含了畢達哥拉斯主義Numenius of Apamea)和猶太教哲學斐洛)。

新柏拉圖主義[編輯]

 
基督教,包括信徒希波的奧古斯丁,都深深受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

公元3世紀,普羅提諾改動了柏拉圖的哲學體係,建立新柏拉圖主義,即把中期柏拉圖主義與神秘主義融合。最高存在是或者是善,是一切事物的來源。[13] It generates from itself, as if from the reflection of its own being, reason, the 智性, wherein is contained the infinite store of ideas.[13] 所謂世界靈魂,作為努斯(心)的複製品,由它產生並包含於其中。[13] 自然因此是一體的,包括了生命和靈魂。靈魂於物質相鏈接,渴望逃離身體,回歸本源。[13] 在美德和哲學思想中,它有能力把自己上升到理性之上,從而進入神魂顛倒的狀態(state of ecstasy)。[13] 獲取與善的統一,或者說與的統一,是人類的真正功能所在[13]

普羅提諾的教條,支持者波菲利楊布裏科斯,發展了在意識上與基督教不同的體係。柏拉圖學院在這個時期重新建立,領導者普羅克洛(死於485年),對柏拉圖的作品有諸多評價。學院直到羅馬查士丁尼一世在529年關閉它為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