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博文
《證道歌》作者並不是永嘉大師 《證道歌》一直被題名為永嘉大師著。但這卻應是個誤傳。學術界很早就有質疑的聲音。 有學者做了考證,證道歌裏很多提法都不可能是永嘉大師所在的時間可能撰寫的,茲引喜馬拉雅網22年5月一應該是專業人士的網友的較為專業的說法為代: “據學術界的考證,永嘉玄覺作為與六祖慧能同時代的人(離世比六祖早一年),歌中出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29 13:48:35)
圖片鏈接及來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6%85%E5%AE%97%E5%8D%81%E7%89%9B%E5%9B%BE/1238718十牛圖為宋代廓庵師遠改作清居禪師八牛圖而成,依圖次第指出禪者由修行、開悟、調伏業識,終至見性,進而入世化眾之心路曆程。若修行者能了解從過程之實際情況,更不會走錯方向,故行者宜多體會此十牛圖之真實內涵。《廓庵和尚十牛圖頌並序》曰:「夫諸佛真源眾生本,有因迷也沉淪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28 07:05:39)
月溪禪師(1879-1965),俗姓吳,祖籍浙江錢塘,曾祖輩僑寓雲南昆明,三傳至師之生父子莊公,娶妻陸氏,生子5人,師最幼。  師生於清光緒五年(1879年),童年體弱多病,6歲從汪維寅先生讀書,好學不倦,12歲讀《蘭亭序》,至“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句,慨然有解悟。問汪先生,如何方能不死不生,汪告以:“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此事須向學佛人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28 06:45:12)
https://www.malaysianbuddhistassociation.org/wp-content/uploads/stories/demo/bd_jin_dian_pdf/j_q_a_01.pdf[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27 19:24:45)
來果禪師禪七開示錄 來果禪師講述 揚州來果禪師塔銘並亭記 達本居士序 倓虛法師序 複仁和尚序 起七 禪七開示(一七) 禪七開示(二七) 禪七開示(三七) 禪七開示(四七) 禪七開示(五七) 禪七開示(六七) 禪七開示(七七) 禪七開示(八七) 禪七開示(九七) 禪七開示(十七) 首七:首日;第二日;第三日;第四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27 18:07:55)
佛源老和尚自述傳略 https://www.fzfjxh.com/m/view.php?aid=286 [佛源老和尚自述傳略]
佛源法師(1922年4月12日--2009年2月23日):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人,俗姓莫。少而聰慧,年十八,投益陽會龍山棲霞寺剃落。1951年至雲門,得虛雲法師傳承,為雲門宗第十三代傳人。曾擔任中國佛教協會谘議委員會副主席、廣東省佛協常務副會長、韶關佛協會長。從1953年起,先後擔任廣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禪堂的功夫是最不好用功的,不像學校有個書本照著做,文字刻在書本上看得見,這裏沒有書本,用功又看不見心是什麽,其實心是看得見的,“明心見性”就是要你明白這個心是什麽,明白了就好辦。 祖師講得好清楚,“在眼曰見,在耳曰聞”,看得到的是心,聽得見的是心,走路的是心,吃飯的是心,講話的是心,睡覺的也是心,如果不是心,就如死人看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佛源老和尚:戒就是戒你的妄想,你坐在禪堂裏什麽戒都持好了 https://www.xinchanfeng.com/1-3/52652.html 來源:正法清流時間:2024-01-25 [佛源老和尚:戒就是戒你的妄想,你坐在禪堂裏什麽戒都持好了] 我平常說這個心,在眼曰見,在耳曰聞,你也不要執死這個東西,若執著眼睛就是心、耳朵就是心,那就隻見物,不見心、不見靈性。眼睛與耳朵是物不是心,用功不要弄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25 12:35:54)
來自《張三豐先生全集》卷三 道言淺近說 夫道者,其層次須知三候三關。大抵不外四言:‘無為之後,繼以有為;有為之後,複返無為’而已。 內丹功夫亦有小三候,積精累氣為初候,開關展竅為中候,築基煉己為三候。下手於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閉外三寶,養其內三寶而已。 《係辭》:‘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即是道家層次,一步趕步工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24 12:21:51)
新鳳霞不僅人美,而且品美,真正的德藝雙馨、品貌俱佳。新鳳霞的丈夫吳祖光也一樣,他們夫妻都德才貌兼備。他們真是天生的一對,也是人格的範式。 他們坎坷的人生,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吧,要讓他們在人間遭受磨煉以進一步提升本已非常美麗的靈魂。又也許,他們是來給黑暗中的人們做示範的吧。 雖然沒有見過他們,甚至這兩天才關注到他們,但是,對他們充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