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概要講記29
淨界法師
【193】相續的果報是怎麽來的呢?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十四麵,我們看甲四:果地功德。
那麽整個唯識學的教義,主要是在說明一個道理,就是所謂的“萬法唯識”的道理。唯識學的建立,它告訴我們:其實整個人生的過程,沒有一個真實的外境可得,那麽我們生命[
閱讀全文]
唯識學概要講記28
淨界法師
【188】圓修的思想,就是以淨土宗為正行兼修聖道門!
好,那麽我們接著來談一談淨土法門跟聖道法門之間的結合。淨土宗的曆代祖師,對於修學淨土主要有兩派的說法,有一派是強調三業專修,身口意專心的憶佛、念佛就可以了,但這種祖師,從時代來說,都是偏比較早期的,唐朝的多一點,宋朝以後的祖師,尤其永明延壽大師,乃[
閱讀全文]
唯識學概要講記27
淨界法師
【181】在娑婆世界了生死你要麵對三個問題!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好,請放掌。那麽我們這一堂課,就是一個研討課,今天我們從唯識的角度,來談一談淨土宗的修學重點。
我想我們的生命是短暫的,佛法修學的法門是廣大的,所以當我們開始修行的時候,你要先掌握它的核心的一些法門,它[
閱讀全文]
唯識學概要講記26
淨界法師
【172】千念萬念在臨終那一念!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九麵,我們看乙三的總結。
那麽佛教講到我們生命的現象界,主要是靠因緣的力量來創造,那麽因緣當然主要分成兩塊:一個是業力,一個是我們的心力。比方說你今生的現象,為什麽你今生經常會有一個很好的朋友跟你保持互動呢?當然你們過去生造的共業,所以你們[
閱讀全文]
唯識學概要講記25
淨界法師
【167】隻有你有辦法進入到你的內心世界跟自己溝通!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八麵,丁二:依觀發願。
我們大乘佛教的修學,我們主要分成兩大塊:一個是聖道門;一個是淨土門。聖道門它是靠自己心靈的力量,當然它主要的心力,來自於一種菩提心。那麽聖道門是以菩提[
閱讀全文]
唯識學概要講記24
淨界法師
【160】我們對彌陀的憶念有兩種情況!!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五麵。我們講到這個佛法的因緣觀,佛法的因緣觀我們可以從兩方麵來說:第一個你自身的因緣,就是直向的因緣。你未來要往哪裏而去?那麽你自身的因緣,當然是跟菩提心、空正見有關係的,你怎麽去調伏引導你的業力跟思想,這個是你自身的因緣。
但佛教[
閱讀全文]
唯識學概要講記23
淨界法師
【155】淨土宗的人生觀隻有一個:為了來生而活!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二麵,我們講到丁四:利益。那麽這一科是說明菩提心來修習六度所成就的功德利益。那麽佛陀出世以後,佛陀在解釋人生,他主要的一個觀念,就是從因緣來建立人生觀,所謂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
閱讀全文]
唯識學概要講記22
淨界法師
【150】菩提心簡單的說就是你的願力,你要發願!
我們上一堂課,已經討論了這個空正見。那麽我們從一種有相的執著,要進入到空性的法海,你所采取的方法就是“無分別智”。我們如果是在一種生死的業海當中,那麽佛陀的空性的三昧是在彼岸的話,無分別智就是它的船,就是你的工具。當你的生命要從一種攀緣心的業力,[
閱讀全文]
唯識學概要講記21
淨界法師
【143】我們臨終時的往生力量,它的關鍵在哪裏?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從唯識的角度來觀察人生,我們知道唯識的整個生命的因緣,是建立在阿賴耶識的緣起。唯識認為說阿賴耶識它蘊藏著很強大的一種力量,那麽這個力量當它成熟的時候,它就會變現果報,讓我們來受用。那麽這種力量,在經論裏麵[
閱讀全文]
唯識學概要講記20
淨界法師
【134】以自我意識引導的生命,使我們不得自在!
請打開講義第四十八麵,我們看丁二的殊勝。我們這一科講到這個對第八識的無量無邊的善惡業力的引導。
我們學了唯識學以後,我們看到我們無窮無盡的過去,我們發覺我們過去的生命雖然消失了,但是我們過去所造的所有的業力都保存下來。那麽佛陀的意思,就是你沒辦法急[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