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先進

專欄作者,工作狂,心理學者和大學老師
博文
最近朋友問我,身邊有沒有富二代。我說不知道,似乎有。香港稱富二代為“二世祖”或者“太子爺”。因為來自溫州,我曾經有幸被懷疑身在其列,其實我家是三代農民,從高山村落到平原城市,至今到我,流落到英國開墾,采集數據為生。相反,從小身邊生活耳濡目染,看上一代人白手起家,看著童年時代流著鼻涕的玩伴,登基今日的“二世祖”的軌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3-08-07 08:08:01)
在我的英國歲月裏,偶然有幾次走投無路的感覺,我覺得自己被這個國家一步一步地往外推,甚至要超過了自己原本位置,比如,你從一名有固定收入的移民,突然要變成一名求職無門的潛在失業者。在那些時刻,我特別喜歡身邊的人是從哪裏來的。我發現很多人是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這讓我意識到了“英聯邦”的靜悄悄地存在。處境不順,使得我懷疑自己就業是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3-08-06 08:11:17)
長期以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在英國,如何掩飾自己的地域歧視,將它變成一種良性的幽默話語表達出來。這個其實有點難,因為人生經驗告訴我,對於陌生人,采取地域來做參考,其實是人類很有智慧的行為,作為人類普通一員,自己應該繼承這個近乎本能的技巧。然而迫於政治正確壓力,後來,我臨時找到了“區份”這個詞,來鍛煉自己的委婉。這個詞是留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畢業典禮前的一個周三,我在伯明翰,晚上11點多,從實驗室回到住的地方。一個人喝完了一罐吉尼斯黑啤(Guinness),剛剛把罐子扔進了垃圾筐,我又把撿出來,用剪刀剪開罐子,看到了裏麵的塑料球。因為這個小塑料球,吉尼斯黑啤的泡沫,才會如此豐富。這個問題,我曾經在四年前和一群人研究過。當時議論紛紛,卻沒有人想過把這罐子打開。直到這樣一個百無聊賴的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2013-08-05 10:00:20)
最近英國樓市節節攀升,根據最大按揭提供商哈利法克斯銀行的數據,英國今年第二季度,達到2010年以來最高的同比增幅。布裏斯托一處市中心樓盤,今年第一期開盤時,陰雨連綿,擔心銷售不佳,結果進入二月,一期銷售很快轉旺,導致第二期還沒有完成,被一家投資公司全部買走。英國政府聯合推出了“幫助買房”(HelptoBuy)政策,初次購房者可以申請到最高達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因為木耳的關係,周六給家裏打了電話。母親在電話裏唏噓不已,言外之意,你年過三十,依然一無所有,如今國內炒樓,財富一日千裏。似乎大形勢越來越明顯,海外生活的幸福西洋景,正在一步步被戳破。看到中國今年有可能超越德國,GDP躍居世界第三,國內朋友心底裏都想問一問,你在英國還好嗎?當兵與海歸80年代,記憶中當兵是僅次於讀技校(能夠分配工作)、上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3-07-27 00:53:57)
7月22日,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的曾孫誕生,是夜英國多處徹夜電閃雷鳴,似乎把英國近半個月的等待給渲泄出來,也帶走了這兩個星期來的暑氣。現在,威廉王子當上了父親,剛好三十一歲,比當年查爾斯王子初為人父的年齡小了三歲。三十一歲,也是我當父親的年齡。那一天,我在醫院等了不下十二個小時,最後孩子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氣功師王林被媒體揪出來,對他來說是件倒黴事情。然而,沒有了王林的中國,卻是一個令人感到無趣的中國,如果你在英國生活久了,大概會明白。一個三明治能夠做出幾十種來,唯一缺乏的是與三明治不同的產品,王林和他的中國就是可能生產非三明治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其實在西方也有,他們有自己的非主流團體,或者從東方,或者印度來引進。
假如有國人扮外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去讀一本曆史書,那麽不妨撥冗去參加一場至少十年陳的同學會。你會大概明白什麽叫時代,什麽叫造化。在家鄉,又是一場雷雨夜晚,我和全家人在吃飯,幾位高中同學聽說我回來了,於是打電話讓我過去聚聚。飯後,我就過去了,寒暄之後,兩位熱情的舊時同窗,拿著手機就搞定了一場至少一桌人的飯局。小城飯局飯局是人情的股市。但凡出席飯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近期英國經濟數字,逐漸出現好轉。最好看的是兩個方麵,首先是,各類經濟信心指數慢慢恢複,其次就是房地產出現了複蘇。尤其是後者,以英國目前房地產趨勢,作為經濟活力體現來看,都在穩步上升,除了倫敦之外,其他地區都還稱不上有泡沫的跡象。加上英國央行會繼續采取低息政策,對於英國出口和吸引外來投資提供了有利環境,最明顯的時候來自中國地產商已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