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先進

專欄作者,工作狂,心理學者和大學老師
正文

世界上最低調的俱樂部

(2013-08-07 08:08:01) 下一個

在我的英國歲月裏,偶然有幾次走投無路的感覺,我覺得自己被這個國家一步一步地往外推,甚至要超過了自己原本位置,比如,你從一名有固定收入的移民,突然要變成一名求職無門的潛在失業者。在那些時刻,我特別喜歡身邊的人是從哪裏來的。我發現很多人是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這讓我意識到了“英聯邦”的靜悄悄地存在。處境不順,使得我懷疑自己就業是否也麵臨著這些“英聯邦人”的競爭。

這個隱憂,如同風濕一般,當經濟氣候變潮,或者安全感不足,就會隱隱作痛。不過最近幾件職場人士的故事,讓我釋懷了。第一位是一位澳大利亞人,他叫林頓克羅斯比(Lynton Crosby),他最近拿了一個7位數的工作,要幫助卡梅倫首相贏得連任。在此之前,他曾經幫助鮑裏斯贏得兩次倫敦大選勝利,也幫助保守黨在2005年從工黨手裏硬生生地奪走了33個議席,在2010年幫助卡梅倫贏得大選。第二位是南非人,雷恩庫切(Ryan Coetzee)聯合政府中自民黨的策略顧問,試圖扭轉自民黨在下次大選中形象,此人年僅四十歲。

這兩位將會成為英國下次大選頂級操刀手。顯然,這不是我所能勝任工作,毫無競爭機會。以整個華人所能企及的職場高度而言,這也是遙不可及。以在英國的觀察,華人常以能夠自詡是一個行業,甚至一個活動的第一個華人,就足以產生難以自抑的傲視感,在本地華文報紙時常強調。雖然很多人抱怨職場之中玻璃天花板的存在,一旦碰到,卻還有一點點竊喜的存在。因此把自己放到整個群體之中,再做比較,看到這兩位操刀手的高度,足以“望峰息心”,而不再感歎命運的不公。

選舉,作為英格蘭發明的最悠久的遊戲,將有兩名外國移民來幕後運作。閉上眼睛,你想象一場英國大選,它沒有美國大選那種狂熱,然而這個保守冷漠的國度,整個媒體和國家所被調動起來,以最冷峻和尖刻的力量來彼此攻擊,作為報紙愛好者,你會在那一段時間讀到最有趣,也常常是最邪惡的英語評論作品。那股湧動的力量背後,是這兩位,澳大利亞人和南非人來策劃導演的,他們如同倫敦城金融大鱷,能讓民調如股票一樣發生變化。

他們都是來自英聯邦國家的白人。這讓我想起一位英國教授曾和我聊天。那次他剛剛從澳大利亞回來,當時陸克文還是總理,當然現在他又回去當總理了。他說自己想不到陸克文會說中文,他問我知道嗎?我說知道,而且按照中國人標準來看,也說得不錯。他連連用了symbolic(象征性)這個詞,來表達不可思議。現在我所想到的象征性,就是英聯邦如大英帝國影子一樣存在,這些前殖民地的子民,正在殖民著自己祖輩的國度。這種殖民,遠比抱怨東歐的福利移民,要隱藏的得深,也是反移民力量不願意提及的部分,甚至是粗俗的排外分子完全不知道的生活。不管是忽視,還是無知,都證明最好的移民,是找到好工作的移民。還有就是被忽略的英聯邦的活力。

英國的很多經曆會改變一個中國人對世界認識結構,逐漸接受他們的世界地圖,比如,突然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這麽多的穆斯林和阿拉伯人,還有,對於英國人來說,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體育,應該是板球,不過很不幸,人們都誤以為足球是第一運動。最關鍵的是,世界是否按照幾大洲劃分並不重要,重要的不列顛島是這個世界圓心,然後是歐洲大陸,接著是英聯邦,美國應該也是是一名成員,但是由於什麽原因沒有加入。至於中東,那完全應該是世界焦點之一,應為有英聯邦成員在,而亞洲準確地說,應該統一叫遠東。

英聯邦,也許是世界上最低調俱樂部,它有54個國家會員,比歐盟(28個)和東盟(10個)的成員國都多。在經濟上,它們完全沒有金磚四國風頭強勁,政治上不如歐盟的一個零頭。英聯邦的存在,按照倫敦市長鮑裏斯的話,是女王喜歡英聯邦,因為她喜歡常常看到那些揮舞著小旗子歡迎她的小黑孩(picaninny)。這句話我在五年的維基百科上還看到過,今年就找不到了。不過最近,鮑裏斯為自己的維基百科詞條又提供了一條新的爭議話題。7月份在倫敦,他和馬來西亞首相納吉阿杜拉薩共同出席世界穆斯林經濟論壇,阿杜拉薩提到,馬來西亞作為穆斯林國家,68%的女性進入了大學接受教育。身邊的鮑裏斯,脫口而出,“她們是需要找到男人結婚。”有趣的是,馬來西亞也是英聯邦的成員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Pupudelaclichy 回複 悄悄話 Nice.
lucia17 回複 悄悄話 Seh r gu t.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