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民調可靠的話,蘇格蘭獨立的夢想最終不會實現。過去一周,英國政界動用的資源,卻可以與大選相比,一向冷靜的首相卡梅倫甚至在16日發表了一廠幾乎流淚演說,希望蘇格蘭人選擇留在聯合王國裏麵。在支持統一的民調領先5個點的情況下,卡梅倫“哀兵”的眼淚,是保守療法,不刺激蘇格蘭人,讓其冷靜下來思考一下獨立的後果。
但是電視裏關於蘇格蘭公投的報道,甚囂塵上,這股子熱情僅限於媒體,無法跨過哈德良長城,衝擊英格蘭人。在英格蘭,人們對於蘇格蘭獨立公投,並沒有公開議論太多,也許沉默的報紙文字,已經抒發英格蘭人的焦慮和關注,以致於沒有發聲必要。這讓我想起一次和英國同事的聊天。她比較中國學生和英國學生的不同,說我們變得更加個人主義了,但是不知道這是好是壞,看到中國學生,我總覺得我們需要一點感覺,認為自己屬於一個整體。
如果這個整體就是不列顛,或者聯合王國,那麽它內部的裂痕一直在加深。英國前首相布朗在他短暫的首相生涯之中,曾經在議會提議設立一個英國國慶日,提高“不列顛意識”(Britishness),結果遭到了英國社會的嘲笑。9月16日,布朗在接受BBC采訪時候,主持人舊事重提說,您當年似乎看到了一個問題(分離)的嚴重性。此次反對蘇格蘭獨立的宣傳中,蘇格拉人布朗表現極其出彩,他政治上有分量,在蘇格蘭民望很高,親社會主義和福利理念,在蘇格蘭本土也有很高的認同。此次如果蘇格蘭公投,蘇格蘭留在英國,那麽他將會大功臣。
關於蘇格蘭與聯合王國曆史,媒體已經多有報道。對於蘇格蘭獨立運動本身,卻有必要看看一段“大曆史”的演變。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聯合之時,蘇格蘭議會關閉,權力集中在英格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蘇格蘭人一直都嚐試著在蘇格蘭本土建立自己的行政機構,並且重開議會,1913年蘇格蘭自治方案在英國議會通過。一戰並沒有讓自治方案得以實施,激進的蘇格蘭民族主義者尋求完全的獨立,類似的運動在愛爾蘭成功了。四五十年代,更為溫和的蘇格蘭盟約協會提出重開蘇格蘭議會的訴求,並且取得了廣發支持。六十年代,工黨和保守黨政府在蘇格蘭分權問題上基本是對立的,蘇格蘭作為工黨票倉,工黨樂意取悅當地民意,統一卻是保守黨的政治傳統。1997年新工黨上台是個轉折點,他們主導分權運動,讓蘇格拉人有了自己的議會和政府。就在兩黨對立之間,蘇格蘭人也為一個政治困境苦惱:他們投票給當地工黨,最後上台管理英國的常常是保守黨,那就幹脆讓蘇格蘭人自己管理自己吧,這樣氛圍下蘇格蘭民族黨慢慢從小黨變成了主流政黨。
今天的蘇格蘭有了議會和政府,現在他們尋求明天的獨立。即使公投結果是蘇格蘭留在英國,然而獨立念頭已經被點燃,就好像一張白紙上折的一道痕,會永遠地留在上麵。一旦獨立,幾乎就沒有任何複合的可能,就好像美國永遠不會回到大英帝國懷抱。一戰前後,為了將愛爾蘭留在聯合王國內部,英國政府采取了各種分權或者自治的手段,最終愛爾蘭選擇了獨立,並遺留下了北愛問題,成為英國內政的慢性病。其實,假如檢查英國過去十年政治思想,除了分權運動之外,在傳統的保守黨內部,還有一個地方主義(localism)的思潮湧動,這對於英國的統一來說,是一個隱患,更加可怕的是,這個隱患在保守黨裏麵。這讓我都不禁擔心,自己所在的國家將來叫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