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先進

專欄作者,工作狂,心理學者和大學老師
正文

中英房事

(2013-08-05 10:00:20) 下一個

最近英國樓市節節攀升,根據最大按揭提供商哈利法克斯銀行的數據,英國今年第二季度,達到2010年以來最高的同比增幅。布裏斯托一處市中心樓盤,今年第一期開盤時,陰雨連綿,擔心銷售不佳,結果進入二月,一期銷售很快轉旺,導致第二期還沒有完成,被一家投資公司全部買走。英國政府聯合推出了“幫助買房”(Help to Buy)政策,初次購房者可以申請到最高達房價20%的貸款,讓保守黨的財政大臣奧斯本賺到了人氣,也讓自民黨背景的商業大臣發出了有可能出現新一輪“樓市泡沫”的警告。

相比之下,我電話打回家,據說溫州樓市低迷,商品房和鋪麵的價格都掉得厲害。真是十年一輪回,我曾自嘲如果要出一本專欄集,講述自己在英國這過去歲月,就叫《錯過的炒樓年代》。現在,風向有點變了,僅僅從樓市來看,英國經濟似乎進入了新一輪的上行通道,諸多指標包括房價、就業率、製造業、服務業、新車登記數都出現了增長,至於物價指數上漲,對於工作穩定的人士來說,基本上沒有什麽影響。而中國房價,信號極其複雜,北上廣房價之高,類似於中國經濟一樣,有著難以解釋的玄妙。

不過,溫州房價在跌,讓我稍微有點安心。事情是這樣子。老家門前拆遷,據說拆到了距離我老屋門前三十米處,就停住了。老屋是我從小生活的地方,童年時候最前麵是茅草房,後來上幾代人掙出了幾間磚瓦房,中間有個自己院子,兩邊對稱的花壇,栽著萬年青和柏樹。小時候鄰居家有喜事,常常來剪點萬年青或者柏樹,去裝飾瓜果彩禮。房子近百年來都是自家人在住,然而轟隆隆的拆遷機器一到,我還是有點緊張,總擔心突然被哪天宣布這塊地不是你的了。

這次沒有被拆遷,我暗暗慶幸。我本來擔心自己要做海外釘子戶,因為對於這處老房子,承載了自己太多童年和青少年記憶,也是家族的“祖公業”,我自己內心裏總是有一種舍身保衛的衝動。畢竟國內形勢變化太快,說不定,不到兩年,家門口的公路堵了,就要拓寬。幸好溫州現在房價出現了腰斬的市麵,估計地產商也暫時沒有繼續拆遷的興趣了。

身在英國,習慣性看中英兩頭的情況。英國素以小政府著稱,但是自經濟危機以來,整個政府在擺脫經濟危機方麵,幾乎是不遺餘力,不管是策略設計、政策製定、結構調整和不同利益集團的協調,顯示了高度技巧,英國目前是聯合政府,保守黨在議會中不占絕對多數,然而代議民主製度,在國家利益麵前,極少出現“民主決斷力不夠”弊端。過去四五年,不管是工黨,還是聯合政府,幾乎英國政府鼓吹的每一個政策,都是有著某種幹預經濟的指向。這也許是英國人務實的民族性所在,製度僅僅是個發揮民族性的方式。在錢與權力的遊戲裏,我覺得英國始終是個老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