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居士的博客

隨便寫寫玩玩,歡迎批評指正
博文
(第十二章)戰況膠著就在聖吉利大戰的第二天,遠在數千裏之外的蘇萊曼大帝給穆斯塔法帕夏傳了一道手喻,詢問馬耳他的戰況。帝國遠征軍開拔已有數月,卻不見捷報;皇帝對此役的成敗極為關注。而基督教的西方世界,也時刻緊盯著這個小島。自從聖埃爾姆要塞陷落的噩耗傳出之後,身處羅馬的教皇便覺得敵軍已經兵臨城下了。他吩咐手下的人:如果西西裏那邊傳來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十一章)半島鏖兵聖埃爾姆要塞的失守,使奧斯曼帝國軍隊完成了對百固城和聖吉利城的合圍。這兩座唇齒相依的小小半島,如今成了滔天巨浪中的小舟,苦苦地為了自己的性命而掙紮。和百固城相比,聖吉利城工事不全,防守薄弱。這個半島在和陸地相連處有一道石砌城牆和一座聖馬可要塞,庇護著城牆後麵的一座小鎮。城牆和要塞都是倉促所建,牆外的深壕尚未完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十章)以暴抗暴1565年六月二十四日:這一天,是醫護騎士團的守護神──聖徒約翰的紀念日。對於醫護騎士團來說,這是全年中最神聖的一天。可是,防守在聖吉利城裏的基督教士兵們,卻全無聖徒護佑的安定感。聖埃爾姆要塞的陷落,在他們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黎明時分,大港的海麵上霧氣彌漫。聖吉利城邊的海濱,有一道土築的城防工事。土牆的後麵,基督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九章)要塞喋血第二天,帝國遠征軍的高級將領再次聚會,總結十多天來攻城的經驗教訓,商討如何拿下聖埃爾姆要塞的方略。在會上,土固特說道:“百固城和聖埃爾姆之間的水路,是要塞的生命線。我軍必須徹底斬斷這條生命線,使要塞孤立無援。因此,我建議如下行動:其一,派遣工兵,將戰壕一直挖到要塞的城牆腳下,緊靠著百固來船登岸的地方,然後派火槍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第八章)困獸猶鬥三角棱堡的陷落,使大首領瓦萊特極為不安。他數次派人潛入聖埃爾姆要塞,打探要塞裏的士氣和防衛部署,並和他的核心幕僚們商量反攻奪回棱堡的可能性。然而,要塞內傳來的消息令人非常擔憂:守軍覺得大勢已去,軍心渙散;奧斯曼軍隊迅速加強了守備,而基督教軍隊勢單力薄,無法奪回棱堡。瓦萊特無奈,隻能趁夜用小船撤出要塞裏的傷員。同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七章)海盜來援六月二日黎明時分,聖埃爾姆要塞裏傳出了一陣歡呼聲──頂角內堡裏的哨兵看見了東南方向海麵上的風帆。守軍們滿懷欣喜,以為加西亞總督的援軍到了!可是當風帆漸漸駛進,辨明了船艦上的旗號,他們的美夢很快就破滅了,並且被絕望所取代。這支由將近五十艘戰艦和大型運兵船隻組成的船隊不是加西亞總督率領的基督教援軍,而是來自北非阿爾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六章)小堡受困五月二十三日,奧斯曼的炮隊從艦隊駐地開向十裏之遙的史貝拉斯山。在上千頭牛馬和數千名奧斯曼士兵的推拉之下,鐵輪滾滾,一尊尊安置在炮架上的重炮以及構建炮台的土石木材被運上史貝拉斯山,抵近了聖埃爾姆要塞。牛馬的嘶叫聲、士兵們整齊的號子聲和車輪在嶙峋山石路上紮紮的滾動聲,讓守軍心驚肉跳。盡管如此,他們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五章)帕夏議事當奧斯曼帝國的遠征艦隊出現在馬耳他島的東方地平線之時,醫護騎士團大首領瓦萊特的麾下大約有六千人。其中的核心當然是醫護騎士團的騎士們:這些來自歐洲的貴族子弟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勇氣過人、視死如歸,乃是防守軍隊中最具威力的一支力量。在過去的四百多年中,他們的先輩們奉天主的名義,馳騁在疆場上、固守在堡壘裏,全力抗擊穆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四章)敵軍登陸加西亞總督走後,大首領瓦萊特率領醫護騎士團立即投入了緊張而繁重的城防事務。在意大利軍事工程人員的指揮下,他們挖深了環繞著聖埃爾姆要塞的壕溝,然後在要塞的左麵隔著深壕建起了一座三角棱堡,棱堡和要塞主體之間以吊橋相連。騎士們在百固城和聖吉利城這兩個半島的頂端之間拉起了一條長長的鐵鏈,鎖住了兩城之間的內港。他們又在半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三章)總督來訪公元1565年初春的一日,陣陣禮炮聲中,一支由二十多艘戰艦組成的船隊在馬耳他島東麵拋錨停泊。一艘掛著神聖羅馬帝國西西裏總督旗號的五桅大帆船在兩艘三桅戰船的陪伴下緩緩地駛入馬耳他大港。船隻在港內一落錨,等候在碼頭的十餘艘劃艇便向大船劃去。當先的那艘小艇的船頭,站立著一位身披紅袍的老年騎士;紅袍的背後有一個大大的白色十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