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8-02-25 14:18:48)

“一虎一席談”,談的別扭鳳凰台有一檔節目,由胡一虎主持的“一虎一席談”;其實就是一個辯論談話節目。一開始的時候,我還是挺感興趣的,因為以前很少看到這麽真槍實彈真拚的辯論,除此之外,還有他們選擇的話題。比如他們談中醫是否是偽科學,他們談報考藝術院校的研究生是否應必須考英語。這些話題有些是我非常了解的,有些是我一直關注的,所以每星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2-22 23:48:47)

女兒找工作
女兒大學畢業了。說實話其實早早地我心裏就已經在著急了,因為據我了解,很多大學生離畢業哪怕還有半年就已經開始找工作了。可是咱女兒偏偏不著急。開完畢業典禮,幫她把她的瓶瓶罐罐從宿舍搬回家,她一趟就出門遠遊去了。臨走前問她有何打算,她心不在焉的說,回來再說吧。好在她並不跟我們要錢,她自己早有準備,但我要是自報奮勇地讚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08-02-18 12:36:23)

無法喪失的記憶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我的夢便開始沒完沒了地與那個我在那兒長大的北京西城區端王府大院糾纏不清。那皇家氣派的朱紅色大門,那張牙舞爪卻並不嚇人的東西兩個大石獅子,那蜿蜒迂回的走廊,那庭院裏四棵偌大的海棠樹,還有道路兩旁的假山和亭子,還有我們那一群帶著童音的男孩女孩的笑聲;大人們拿著臉盆丁丁當當嚇唬麻雀,麻雀清壁後接踵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8-02-11 13:11:09)

頭腦,女人
終於找到了她的名字——戴錦華,這個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人物。北大中文係教授,電影權威評論家,女性主義作家……,在網上搜尋了一下她寫的東西,發現她的文字非常的晦澀,眼腦心並用還得有耐心才能讀下去。可讓我高興的是在網上能找到她寫得不多的文學評論中一篇是評論王曉波,另一個就是陳染,而恰恰這兩個正是我最欣賞的中國作家,從而讓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8-02-07 01:21:10)

一月二十九日英國獨立報以整版的篇幅,以這樣的標題“TutortoaTyrant”外加上上麵的這張照片,登出了章含之去世的消信。遺憾的是獨立報的編輯選錯了照片:坐在毛身邊的翻譯並不是章含之,而是唐聞生。沒想到英國報紙也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真想寫封信嘲笑他們一下。文章的副標題是這樣寫的:ZhangHanzhiplayedaquietbutimportantroleinthehistoryofmodernChina.Abandonedasachild,sherosetobecomeapol[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2-05 12:50:21)

文化的困惑?
什麽是文化?這是一個一直讓我困惑的問題。尤其是到國外生活以後,這個問題就似乎更為凸現的整日擺在眼前。打開報紙,走進網絡,坐在電視機前,文化似乎無所不在。人們樂此不疲的談著東方文化西方文化,中國文化英國文化,民間文化宗教文化,飲食文化酒文化,服裝文化性文化,鋪天蓋地的塞滿人的空間。走到大街上,走進商店,坐在公共汽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8-02-03 00:57:20)

黑色一月
一月份總算是過完了。我們所有還活著的人,所有還完整的家庭都可以籲一口氣了。為什麽?也許你會問。因為據英國有關研究人士報道一月份是全年離婚率最高,自殺率最高的月份。甚至還聲稱一月二十一日是“BlueMonday”,認為在這一天,自殺率會飆升。且不說它是否偏頗,據我的觀察,這說法還真的有幾分道理。醫學界早已確認,在當前一般的和平時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8-02-01 09:24:28)


博朗特故居
博朗特家門前的教堂,她的父親就是這裏的牧師
博朗特家鄉的小鎮--Haworth
博朗特一家就埋葬於此
有感勃朗特故居
借著複活節放假的機會我們終於下定決心去看看夏綠蒂·勃朗特的老家,這也可以算是了結一個陰差陽錯一直未料的心願了。臨去的前一天晚上老公在網上搜尋有關信息並且尋找前往的路線。雖然我們可以圖省事走高速公路,但我們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1-30 13:37:40)


在英國開車今天早上雖然天氣陰沉沉的,但我心情不錯,好像被陽光照著,暖洋洋的。吃完早餐,收拾停當,便像往常一樣開車上班。一路上暢通無阻,我是說,連紅燈都沒碰上,直衝向那片我最喜歡經過的草地和林蔭道。可是當我拐進一條僻靜的慢行道時,驚奇的發現平時幾乎沒有車的路上竟然排起了長隊。感到奇怪之餘,我伸長了脖子向前方望去,原來最前麵是一輛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紅色高棉提到波爾布特,喬森潘和紅色高棉,現在的人都會覺得既遙遠又陌生,可對我們這一代的人來說,哪怕是最健忘的人聽到這些名詞也會想起那些動蕩的歲月,會記得西哈努克討好的笑容,會記得收音機大喇叭裏播音員熱情洋溢的激情澎湃的支持紅色高棉的聲音。後來我們國家大概是自顧不暇,也正麵臨著巨大的變革,在加上那兩年我自己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