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lesey Abbey
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越來越喜歡參觀老房子。這幾年在英國的鄉村轉來轉去,古堡莊園去了不少,發現非常有趣的現象。雖然每一座老房子各自都有自己的故事,然而他們又往往相互關連。一般拐不了三個彎就會發現他們不是親戚就是聯姻,不是聯姻就是好朋友。畢竟英國就那麽大,能住得起城堡莊園的人又能有幾家?!
幾百年的老房子傳了一代又一代,偏偏碰上有錢的人不愛結婚,有些結了婚卻沒孩子,偌大的家業沒有人繼承,或者雖然有人繼承卻不會經營,坐吃山空終究交上不起遺產稅不得不放棄。幸虧有那麽一群有誌人士創建了英國國民信托基金,才使得這些遺產得以保護。讓我們以及我們的後代有機會走進過去,走進這些活生生的曆史中。
前幾天,又去了劍橋附近的安格爾西修道院(Anglesey Abbey)。說是修道院不過就是傳承了過去的一個名字。最初,1135年聖·奧古斯丁,這位第一個從羅馬飄洋過海傳教到英格蘭的主教,在這修了一個修道院,後來在1535年間被亨利八世強迫解散。之後,到了1593年,福克斯家族買下了這幾處房產,並且在1603年,就在修道院旁邊,蓋了一座詹姆士一世風格的大房子,稱Jacobean Style。雖說依然沿用這個名字,但早已經不是修道院了。
1603年建的Jecobean Style House
如今走進這座大房子,能看到的已經是最後一位主人留下的文物了。
1926年有倆兄弟從外祖父那裏得到一筆錢買下了安格爾西,他們是厄本·哈特斯頓·布勞頓(Urban Huttleston Broughton和亨利·羅傑斯·布勞頓。
說到安格爾西就不得不提劍橋旁邊那個叫紐馬基特的小鎮(Newmarket),它以擁有世界上最棒的賽馬養馬基地而聞名。安格爾西就在這個小鎮邊上,僅僅相隔12英裏。當初,1926年布勞頓兄弟倆決定買下這座莊園就是為了便於他們參與養馬賽馬的生意。他們的外公是美國曆史上最富有的人之一,石油大亨亨利·哈特斯頓·羅傑斯。他們一家都是早年乘著五月花奔赴美州大陸創業的英國人的後裔。順便說一句,讓人想不到的是,馬克·吐溫竟然和他是好朋友。
美國石油大亨亨·利羅傑斯和馬克·吐溫
這富二代哥倆雖然不用苦哈哈地掙錢,但他們也還是把養馬賽馬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他們買下安格爾西莊園的同時還買下了大巴頓的養馬場。一邊過著財務自由的悠閑生活,做著養馬賽馬的營生,同時還請了當時著名的建築師和室內裝修師對安格爾西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並根據地形建造了有特色的花園。
厄本·哈布斯特·布勞頓,後來的費爾赫文爵士
1932年弟弟亨利結婚後搬了出去,這座莊園就成了哥哥厄本·哈特斯特個人財產。屆時還繼承了父親的爵位成了費爾赫文勳爵。 費爾赫文勳爵和他的母親都是熱愛藝術品的達人,超級熱愛收藏各種家具,書畫,掛毯,工藝品等。為了能盛下他的所有收藏,他對安格爾西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1937年建了圖書館,1939年建了掛毯廳,1956年還修建了兩層樓的畫廊。
據說,菲爾赫文爵士非常好客,他喜歡在他奢華的房間裏展示他的收藏,經常在下午5點左右,請朋友到家裏喝下午茶。他從來都不掩飾對皇室的熱愛,是君主立憲的擁戴者。而且事實上他和皇室關係一直都很好。每年到了賽馬季,王室成員蜂擁而至,就連伊麗莎白二世也來過他家做過客。
從1943年開始,費爾黑文勳爵就開始與英國國民信托商談捐贈的事項了。他在遺囑裏表示,希望能盡可能完整地保持這裏英國宅邸的風格特征,讓他那個年代的生活方式完整地保存下來,不至於被快速發展的時代潮流所吞噬。國家信托基金遵守承諾,實現了他的意願。如今當我們站在這裏,享受著他的卓識遠見,更加珍惜他的好意。畢竟,了解過去,才能更透徹地了解自己。
費爾赫文勳爵一輩子沒有結婚,先是和母親一起住過,後來母親去世後就一直獨居。費爾赫文勳爵1966年去世,享年70。他離世後把安格爾西修道院連同 30 萬英鎊一起捐獻給了英國國家信托基金。(National Trust)
安格爾西修道院因什麽而聞名?在這裏能看到什麽?或許你也會問。
費爾赫文勳爵在他的一生中走南闖北,來往鄉間別墅,出入各種拍賣會,花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以一己之力,收集了世界一流的家具,銀器、繪畫、鍾表、掛毯和雕像,才能讓今天的人們有機會站在這裏,一睹全世界人類文明的精彩。不過麵對著這琳琅滿目的珍寶,說實話也隻是看個熱鬧,並不知這其中的所包含的豐富多彩源遠流長的故事。心想如果能跟著馬未都一起來參觀,沒準能聽他說出一二,而使趣味盎然。不過看著賞心悅目的好東西,心生愉悅也算是一種收獲。
走走看看,突然發現在他家每一間屋幾乎都有鍾表擺在顯眼的位置,而且沒有一款是重複的。這些鍾表造型之獨特,材料著色之精美,孤陋寡聞的我真是從沒有見過。借此機會我就把它們呈現在這裏,讀者中必有高手能看出名堂,說出個道道來。
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達到高峰,逐漸衰敗是規律。但是,在英國參觀莊園古堡多了卻發現,英國人似乎找到了一種挽回這趨勢的方法。且不說是不是一代不如一代,就算是在某個鼎盛時期,就算是最能幹,最富有的人,也架不住終究離世的那一天。當然他們當中也不乏有那種家丁興旺,香火不斷的人家,但是我更多地看到如此多的有錢人,他們富可敵國卻無人繼承。他們並沒有衰敗,甚至他們的收藏隨著時間的流失很可能還會價值倍增。但是如果無人管理,任其在風雨中零落飄散,那定會是整個社會,人類的損失。
早在十九世紀,英國就有一夥人建立起了國家信托基金這個民間組織,在政府的認可幫助下,以不同的方式幫助這些莊園城堡的主人把自己畢生積累而又無力維係的財富移交給國家信托基金,留給了社會。
那首印在中國人心裏的《好了歌》,那種虛無,在這裏得到了安放。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本想把這些造型優美,做工精致的鍾表選一些放在這裏供大家欣賞,但是豎照片放進去,全是橫著出來,不知怎麽調,隻好作罷。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