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學博客。分享神學研究心得,結交誌同道合朋友。座右銘:仁教,心學,法治,德政。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7-08-22 18:48:41)

愛的呼籲
在罪惡的捆綁下愁苦的人啊,請你來,在基督裏有真正的幸福!在仇恨的陰影中彷徨的人啊,請你來,在基督裏有真正的仁愛!在專製的鐵軛下呻吟的人啊,請你來,在基督裏有真正的自由!在貧窮的禁錮下掙紮的人啊,請你來,在基督裏有真正的豐富!在世俗的榮華中厭倦的人啊,請你來,在基督裏有真正的滿足!在死亡的陰影下徘徊的人啊,請你來,在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8-22 18:47:15)
《使命篇》序言:生命、使命與誡命“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林前15:10)。我們在“總序:天國心,中國情”一文中談及人生的意義和使命、中國基督徒的地位和使命、中國教會和社會目前麵對的問題。在《使命篇》這一部分,我們將闡明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的導向就是建造“敬虔個人”、“幸福家庭”、“聖潔教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8-22 18:43:20)
《上帝篇》序言:創造的上帝“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林前15:10)。在本卷“上帝篇”中,我們將進入基督教神學的本體性根基,上帝的存在乃是基督教神學的中心點,“到上帝麵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來11:6)。我們對上帝的看法,直接影響到我們對自身以及其他受造物的看法,我們對自身和其他受造物的看法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8-21 19:47:19)

中國傳統文化兩大特質現代暴君毛澤東用一句話形容自己,就是“和尚打傘,無法無天。”莊祖琨牧師認為這種說法也相當傳神地表達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大缺失。(1)無法--缺乏聖約性法治精神。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漢以後,中國曆代朝廷都是“陽儒陰法”。雖然法家也強調“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在中國曆史上很少實施過。先秦法家所強調的法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8-21 19:44:13)

上帝審判兩大特征上帝是立法者,也是審判者,上帝的審判有兩大特征:(1)上帝是有“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的上帝,他往往不按照人的罪來審判人,在基督耶穌裏更是如此。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上帝的憐憫絕不是放縱人犯罪,他的心意是通過他的恩慈引領人悔改(羅2:4)。(2)上帝的忍耐也是有限的,我們不可利用上帝的憐憫繼續犯罪。所以,保羅警告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8-21 06:59:44)

雷默時政評述:真理至上,信仰自由
--淺評李和平、黎雄兵、張立輝、李順章、藤彪、鄔宏威六位律師之辯護詞“憲法之上,信仰自由”
2007年4月27日上午8時半,石家莊信仰者王博案二審在石家莊中級法院開庭,六位北京代理律師李和平、黎雄兵、張立輝、李順章、藤彪、鄔宏威,在法庭上以“憲法至上、信仰自由”為題,從普世原則和中國現存法律的角度,為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8-21 06:53:51)

雷默時政評述:真理至上,信仰自由
--淺評李和平、黎雄兵、張立輝、李順章、藤彪、鄔宏威六位律師之辯護詞“憲法之上,信仰自由”
2007年4月27日上午8時半,石家莊法輪功信仰者王博案二審在石家莊中級法院開庭,六位北京代理律師李和平、黎雄兵、張立輝、李順章、藤彪、鄔宏威,在法庭上以“憲法至上、信仰自由”為題,從普世原則和中國現存法律的角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7-08-20 13:11:28)
雷默恩典本·《詩篇》第5篇大衛的詩歌,交於詩班指揮,用管樂伴奏。1.耶和華啊,求你垂聽我的言語!求你顧念我的歎息!2.我的君王,我的上帝啊,求你留意我求助的聲音!因為我向你祈求。3.耶和華啊!早晨你必聽見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你傾心吐意,並要警醒守候。4.因為你不是喜愛邪惡的上帝,惡人不能與你同行。5.狂傲之人不能站在你的眼前,作孽之人也都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8-19 18:32:54)

三手準備雅各在帶領全家見以掃之前,做出了三個方麵的準備。(1)備戰--雅各首先所做的就是備戰。雖然見到了天使的同在(創32:1-2),但雅各並沒有忽略自己的責任,消極等待事情的結局,而是首先打發人前去,既要與對方積極溝通,也要收集情報,暗中打探對方的虛實。從匯報的信息可知,以掃已經提前知道雅各的動向,並且組織人馬前來,意向雖不明確,但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8-19 13:54:26)

三大祝福(1)健康(Health);(2)財富(Wealth);(3)智慧(TorahKnowledge)。[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56]
[57]
[58]
[59]
[6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