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04-12-18 14:36:43)
曆史驚人相似施化記不起是誰的名言:“曆史總是驚人地相似”,說得一點不錯。就拿已經過去快四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來說。人們對文革的厭惡和恐懼,可以說到達極至。文革災難不僅僅表現為把中國拖到經濟崩潰的邊緣,更在於它對人性的摧殘。它增加了社會中破壞安定的仇視、敵視和歧視因素,維係中國社會的許多基本價值觀念,如敦厚、善良、寬容、同情、憐憫等,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個領袖的成功和他的民族的失敗施化再過幾天,就到了一個偉人的誕辰,他就是被稱為“中華民族大救星”的毛澤東。毛的成功已經被幾乎所有的中國人承認,包括他的敵人在內。他的成功主要可以概括為:一是全部實現了自己一生追求權力的理想;二是由於最高權力的作用,他個人的影響力,在生前已經深刻地影響和改造了他的民族,哪怕在死後,也絲毫不減。不論讚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12-10 12:11:59)
從對抗、暴力到極權施化剛寫完《關於“去對抗化”的思考》,就有朋友建議,不要點到即止,而把這個題目繼續發揮下去。這也正是我的初衷。迄今為止的海內外華人知識分子,在討論中國問題的時候,都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對已經發生的現象的描述、歸類和分析上。也許現在更需要的,是能夠深入到現象背後,試圖去發現規律性的源頭。今天在新世紀網讀到王曉華的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關於“去對抗化”的思考施化“對抗化”(Antagonism)是指劍拔弩張的一種敵對狀態。敵意的雙方都試圖竭盡自己一切所能,不惜一切代價將對方置於死地。在這種狀態下,理性、智慧、寬容、幽默等等一切良好的人類天性都被拋除。一個不經意的小小火花,就可以導致血流漂杵、橫屍遍野。對抗的結果有三種:一方勝一方負(隻要負的一方仍然存在,勝的一方就無全勝);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意識是如何決定存在的?施化本不想討論這一類呆板枯燥的哲學話題,可是一當打算對周圍撲朔迷離的現實加以思考的時候,思路會不自覺地被引到哲學那裏去。凡是從中國大陸接受過中等和高等教育的人,一定熟記了“存在決定意識”這一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也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恥笑這篇打算反其道而行之的文字。可惜,他們無意識的行動,反而在很好地證明著“意識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4-11-22 12:55:13)
人生來就要表達,去聽一下初生嬰兒的啼哭,就知道大概。 後來,現實讓他們懂得,在公眾場合的表達,會惹來麻煩甚至危險,就漸漸少表達或不表達了。 於是,他們就失去唯一可以達到自己需求、改變自己命運的手段。 也有人曾經表達過,結果發現沒有什麽作用,就說,表達有什麽用,還不如沉默。 須知沒有作用的原因,還是因為不表達:群體不表達。如果有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施化不論是用心非常良苦或用心非常險惡的中國“知識分子”們,他們一貫不懈地主張的那種“克己”、“消除人的貪欲心”的理念,不管聽起來有多麽高尚純潔美妙,都是虛幻的。凡是不真實的理念,對於一個理性社會的形成,都是致命的“毒劑”。當然,這種理念的形成,有自己十分深厚的文化、曆史和社會根源。不過隨著對外開放,所有這些都很慢地在變。之所以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4-11-10 15:02:33)
我眼中的“美國利益”施化2004美國大選,在大半個世界的憤憤不平中打上句號。這個地球上,已經沒有幾個國家拒絕大選。如果隻計算大國,則中國獨此一家。另外的百多個國家地區,就選舉總統來說,家常便飯,不足為奇。偏偏美國的大選,格外牽動人心。俄羅斯的總統普京,一反國際慣例,公開發表講話,支持布什連任;中國前副總理錢其琛,出人意料,發表文章批評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11-02 17:13:44)
透視仇恨施化仇恨作為一種天生的情感,屬於人類的天性。這種情感甚至也可以從一些高智商的動物身上發現,比如貓、狗。如果你不小心惹怒了一隻貓,它不但立即向你示威,同你斷決友好往來,甚至還會找機會報複你。作為情感的仇恨,它的性質、產生過程和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都是很有趣的話題。之所以感到興趣是因為注意到,仇恨對人類文明史所產生的作用,實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09-22 23:13:41)
中國,誰在執政?施化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剛剛結束。據媒體報道,全會的中心議題是討論如何加強黨的執政能力。許多觀察人士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麽在已經執政五十五年,黨的地位空前鞏固和強大的時候,突然提出這麽一個聽起來非常謙虛謹慎的議題?可以看出,現將黨政軍權集於一身的胡錦濤,在推出這個議題之前,經過了深思熟慮。今年6月29日,他在黨史上首次提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