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表達或不表達的選擇

(2004-11-22 12:55:13) 下一個
人生來就要表達,去聽一下初生嬰兒的啼哭,就知道大概。 後來,現實讓他們懂得,在公眾場合的表達,會惹來麻煩甚至危險,就漸漸少表達或不表達了。 於是,他們就失去唯一可以達到自己需求、改變自己命運的手段。 也有人曾經表達過,結果發現沒有什麽作用,就說,表達有什麽用,還不如沉默。 須知沒有作用的原因,還是因為不表達:群體不表達。如果有半數以上的人表達,表達就會顯示作用。 “會哭的孩子奶水足”。作用的結果,就是整個四周環境朝著符合你的意願的方向發展;而不是相反,朝著違背你意願的方向發展。 你是選擇表達呢,還是不表達?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施化 回複 悄悄話 一個童話故事。

上帝突然良心發現,打算給所有的動物都配上和人一樣的大腦,因為有人批評他不平等。

從3004年元旦的早晨開始,所有的動物,包括大象、獅子、老虎、狐狸、野兔、羚羊……都突然發現自己會思考會說話了。

不過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感謝上帝的這一仁慈。對有些動物而言,思考的功能反而增加了他們的痛苦和麻煩。

原來這些動物都是被人畜養的動物。比如豬、羊、牛、雞……本來他們每天有飼料喂著,生活得很幸福。至於被宰殺也是將來的事,不會思考也沒有痛苦。可是現在會思考就開始不滿現狀,和主人的衝突漸漸增加,麻煩也多了起來。

至於野生的動物,都非常感謝上帝的英明決定。自從會思考以後,他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很多,比如如何預防疾病,避免近親繁殖,自己種植糧食,飼養高蛋白肉類生物,等等。

於是有人又向上帝建議,還是把人工飼養動物的大腦功能除去算了,因為他們的思考是多餘的,他們不需要思考。

上帝給搞糊塗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