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知秋

秋風起深壑,秋葉舞商弦。 我在山頭坐,靜觀秋月圓。
個人資料
山菊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三月末我們決定宅家種菜時,育苗已經有點太晚了。於是到Walmart買了一盒六棵西紅柿苗種下,佛州陽光燦爛,水肥給足,長得很快:) 觀察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生命成長,有時候會想很多~~~不過,早上這些帶著露珠的枝葉,總是讓人欣喜: 老爺也買了種子,後發的苗沒地方,就種在樹坑裏了:) 一個月後就開始結果啦:)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記得我家第一次買房是1997年,搬進去的第一個周末就開始到後院折騰種菜。那時候很難買到東方蔬菜,所以到處搜羅種子,盡量種那些想念多年的蔬菜。某天在超市看見一盆細細的韭菜苗,如獲至寶,趕緊捧進購物車~~~就那麽十來根,慢慢繁衍出一大塊,從此解了韭菜的鄉愁:)換房子時全部挖過來了。當時後院沒地方,隻好在花壇邊修整了一長條韭菜地。也夠用了,剩下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百度百科】瓠子(拚音:hùzi),別名:甘瓠、甜瓠、瓠瓜、淨街槌、龍密瓜、天瓜、長瓠、扁蒲;被子植物門,葫蘆科葫蘆屬下的一種,為本屬植物葫蘆的變種,一年生攀援草本。與葫蘆(原變種)不同之處在於:子房圓柱狀;果實粗細勻稱而呈圓柱狀,直或稍弓曲,長可達60-80厘米,綠白色,果肉白色。果實嫩時柔軟多汁,可作蔬菜,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長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轉眼又是端午~~~希望這個傳統祛病的節日,能把病毒趕走。端午節又叫粽子節。我家沒人喜歡糯食,粽子就不包了。今天就來分享家常版的煲仔飯吧:)01PART煲仔飯廣人做煲仔飯是有不少講究的。咱們家常山寨版,自然不正宗,好在可以就地取材。米,我是有什麽用什麽~~~這個是國寶米,取兩杯,淘洗幹淨:然後放入砂鍋(這款飯一定要用砂鍋才好吃),加入比平時燒飯略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去年老爺起了種菜的念頭,因為以前深受小動物霍霍之苦,便向一家朋友學習,先種在盆裏。當時我的願望就是多種點蔥~~~很想念那種隨時可以跑出去拔幾根的日子:)感謝老爺的辛勤勞動,鬱鬱蔥蔥的的景色很快就有啦:)蔥也有不同的種類~~~剛開始盆栽,就是把超市買回來的蔥剪下根部埋入土裏,隻要水肥陽光充足,很快就長大了:這種蔥香味不夠濃,炒菜當配料用就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新冠席卷全球,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軌跡。幸好我們居住的世界,對不能自由行動的病毒來說還是太大。我們不在疫情中心,生活軌跡雖然也大大改變,卻還算安定。危機危機,危險中也孕育著機會。對我們而言,就是抓住了重整菜地的機會~~~不過這回體力活都是老爺幹的:)後院的角落除去雜草,先從年年種菜的朋友家討來一些苗種下去:然後又自己育了一些,在老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記得是有一年去舊金山看兒子,第一次吃到有名的‘避風塘大蝦’。回來後突發奇想,覺得把美國店的油炸大蘑菇和避風塘的調料結合一下,應該不錯~~~果然試驗很成功!於是這道素食葷做的菜,開爬梯時就經常出現在餐桌上~~~照片的日期顯示,這盤是2015年1月做的:)印象中寫過方子的,去文學城搜過,竟然沒有~~~還好最近做了一次,留下些照片,今天就來分享這道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家上班,早飯便可從容,還能時常換下花樣~~~今天曬下最近吃過的幾次烀餅。這是一道北方美食,在國內時就經常做的~~~其實我也不知道正宗烀餅啥樣,看見別人叫烀餅,也就跟著叫了。剛才查了一下字典:●烀hū◎半蒸半煮,把食物弄熟百度的解釋貌似指那種擀一個圓餅,蓋在一鍋燉菜上麵,菜熟餅也熟了~~~得嘞,咱還是叫蔬菜餅吧,免得一些講究正宗的廚友較真:)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年三月,開始居家隔離之前匆忙屯吃的。考慮到冰箱容量有限,在Walmart拎了一個南瓜。廚房裏放了大半個月,等冰箱有了空位才切來吃~~~切麵貼上保鮮膜,冰箱裏又可以保存至少兩個星期:因為要用破壁機,所以隻去掉一些老皮或開始發黑的地方,瓜瓤和瓜子也一起下鍋煮:水開後再煮5-10分鍾,軟了就可以了~~~平時就這麽吃的,做早餐或晚餐,非常健康:)想起來做濃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全球抗疫,如火如荼。時間也在各種信息的轟炸中悄悄溜走~~~多災多難的2020,不覺已經過去了小半年。看見商家在做‘母親節’的廣告,想起我家的空氣炸鍋,已經落戶四年了呢!翻了一下圖片庫存,待分享的文件夾裏還有一個【空氣炸鍋】的主題,今天就來紀念一下這個廚房的好幫手吧:)剛到家時,容光煥發:現在已經這樣啦:)雖然字跡模糊,外表老舊,裏麵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