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我們三家人按照原訂的計劃,分別從上海和北京飛到成都聚齊,然後第二天一早,從成都的雙流機場乘飛機到九寨黃龍機場。
黃龍和九寨溝的美麗,不是用語言和文字能夠表達得了的,如果一定要描述,那隻能用人間仙境,美不勝收來描述它。我就盡量多用照片說吧。還要補充一句,我的照相技術很差,把杜丘拍成橫路近二的事情也時有發生,為了不誤導大家,特意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我有個兵團的戰友在清華當教授,現在已經是研究中國國情方麵的知名人物了。十幾年來,他對中國國情作了許多調查和研究,中國國情現在已成為一門學科(ChinaStudy)了。他出了幾十本書,對中國的生存與發展,人口,弱勢群體,防止突發性事件,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對政府決策都提出了很多建議。他患有糖尿病,身上掛著自動注射胰島素的泵,卻還走訪了甘肅寧夏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成都的武侯祠裏,有一副著名的對聯,深得遊人喜愛,名揚遐邇。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這幅對聯懸掛在武侯祠諸葛亮祀殿楹柱兩邊,人們俗稱“攻心”聯。上款為“光緒二十八年冬十一月上旬之吉”,算來應該是1902年底,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對聯下款為“四川鹽茶使者劍川趙藩敬撰”。趙藩,字樾村,清末雲南劍川人,白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老北京人講話,在家不行善,出門大風灌。大概是在文學城裏幹了什麽不善的舉動,到北京的第二天,就刮起了四五級的風。可這風卻給北京吹出了一片藍天。我回國多次,還很少看到北京有這麽藍的天呢。真是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真想張開雙臂,擁抱這北京的藍天。如果北京總能有這樣的藍天,我倒寧願出門大風灌了。
又能看見北京的藍天了,藍天對於我們來說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7)


(1)天邊飄過故鄉的雲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餘光中
出國經年,一年不回去就心裏癢癢;兩年不回去,就坐立不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兵團序列——別拿豆包不當幹糧
1968年6月30日,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成立。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接收了國營農、牧、漁場93個,編為兵團一師、二師、三師、四師、五師,以及獨立一團、獨立二團、獨立三團。
一師轄:一團(愛輝縣北方農場)、二團(愛輝縣新華農場)、三團(愛輝縣紅色邊疆農場)、四團(遜克縣庫爾濱農場)、五團(德都縣五大連池農場)、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伐木
作者路學義
大山,對我們這些城市裏來的青年人極具吸引力,而進深山老林伐木就更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啦,如果能去原始森林裏看看,也會心滿意足了。記得那是1969年冬天,我們剛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六團的第二年,就聽說有進山伐木的機會,真叫人興奮。激動得我好幾個晚上都沒睡好覺,還總做夢,好幾次夢見我隻身暢遊在林海雪原······說來也巧,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夜半槍聲作者路學義
這雖然是個永久的回憶,但它不是什麽光彩之事。不防回顧一下,以作追悔!記得是1970年我連(二營十連)奉命組建機炮連。當時我們配備了“七五”無後坐力炮和“八二”迫擊炮,另外每個建製排裏還有四支短武器(鐵把折疊式衝鋒槍)我當時任司務長還專門給我配了一支七九步槍。從那時起我們連軍訓異常忙碌,早操、訓練、緊急集合、軍事演習、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7-05-06 23:36:25)

這是母親在世時給我寫的一封信。我一直珍藏著。每到母親節前夕,我都要找出來看幾遍。有了電子郵件以後,人們動筆寫信已是越來越少了。值此母親節之際,我把它登出來,作為對老娘的懷念。現在有了網絡,有了博克,我把它存在我的電腦裏,存在我的博克裏,存在網絡中。我想看時,隨時就可以看到它。我每每讀著它,心裏都要說,老娘,兒子想念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8)
老剛到了美國後,發現托福考過了,並不表示你的英文好到哪裏去,許多在國內學的英文到這兒一說,滿不是那麽回事。就說這“你好”吧,國內教的就兩句話,Howareyou?或者Howdoyoudo?到了美國雖然也有人這麽說,可更常說的是,“Howyoudoing?”還有那個What’sup?這可真讓人摸不著頭腦。什麽叫“什麽上去”呀?老剛第一次聽見這個說法恰巧是在電梯裏,一個老美同學問他,“What[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