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黑土地上不了情 (七) --- 伐木

(2007-08-03 23:43:45) 下一個



作者      路學義

大山,對我們這些城市裏來的青年人極具吸引力,而進深山老林伐木就更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啦,如果能去原始森林裏看看,也會心滿意足了。

記得那是 1969 年冬天,我們剛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六團的第二年,就聽說有進山伐木的機會,真叫人興奮。激動得我好幾個晚上都沒睡好覺,還總做夢,好幾次夢見我隻身暢遊在林海雪原······說來也巧,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們宿舍幾個戰友正在聊天,突然張連長來到我們宿舍說 : “誰願意今年冬天上山伐木,明天上午到連部報名啊 !” 夢想馬上就要變成現實啦,於是我豪不猶豫地從床上彈起來搶言道 : “ 連長讓我去吧,我想到艱苦的地方去鍛煉鍛煉 !” 話一出口,瞬間覺得連長的視線正與我對視著,從他的目光中可以感到,連長準能批準我去。果然連裏第二天下午就批準了我們的申請,隨同各連抽調的 37 人組成了伐木營,奉命進山。

天龍山是小興安嶺的支脈,距我們六團駐地 150 餘公裏,坐老解放牌汽車也得走四個多小時。上山那天,我們幾十人坐在車廂裏有說有笑,一路上即興奮又感慨,愣沒覺得冷。一片片鬆樹林.白樺林從眼前掠過,原始森林裏的參天大樹須仰視才見。放眼望,山巒疊起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真是好一派北國風光。

說起伐木,這裏邊還有不少學問哩。我連著幾年都上山伐木,深知道這是個係統工程,每一個工序都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比如 : 基礎準備工作,它包括平整地麵搭帳篷、埋鍋造飯選地形、認真學習搞培訓、有禁就止有令就行。它要求你必須虛心學習認真實踐,任何環節都不能放鬆。如在平整土地打楞場過程中,其中有個別路段即堅硬又不平即需要爆破。炸藥這玩意兒可是個大危險品,除了需要掌握炸藥的型號、威力、防潮保管等知識外,還要懂得埋放位置、深淺、導火索的長短、輔壓物的大小、多少以及排除啞炮和隱蔽方法等等。其中每一個細節都不能含糊,隻有掌握好了才能準確安全地完成任務。說到這裏還有個笑話,但跟炸藥沒關係,可至今使我忍俊不止。

一次我完成爆破任務去楞場辦事,老遠望去六七個腦袋圍在一起,好長時間不見分開,不知發生了何事。等走近一看,原來中間一人手端大“玻璃斧”(砍塔頭平土地用的斧子)擱在嘴裏,其他幾個人圍著他正在同時“哈氣”。原來是哥們口渴、手套又懶得摘,軋一塊冰用涼鐵斧子鏟起往熱嘴裏送冰塊兒,涼鐵與熱舌頭粘了個結實。大家隻能用哈氣的辦法去解救,把斧子取下來時,隻聽“刺啦”一聲,這位戰友十幾天來真是吃嘛嘛不香了。

再如在整個伐木過程中,基本包括:選、伐、打、造、吊等幾個工序,這裏不妨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所謂“選”就是在你已確定的林班號裏,按照規定選購尺寸的(一根木頭出 3 分至半立方米)、夠間隔的、一般樹種不限、就可以采伐。

“伐”是個關鍵環節,一是工具關鍵 , “彎把快馬子鋸 ” 一米 左右長,對它不但要掌握伐踞齒的技術還要懂得“掰料”技術,這叫磨刀不費砍柴工。二是下踞的要領更關鍵,“目標樹”選定後以地平麵為零點向上反二十公分下踞,這是硬性規定可節約木材。下踞之前一定背靠大樹,向樹帽方向觀測,以決定樹倒的方向。對長得非常直的樹是這種方法,而對長的比較斜的樹,那就必須采取鋸“三角楂”的方法,才能杜絕“打半子” 的現象發生(鋸到一半時整個樹叢中間劈開,此現象非常危險)另外如出現樹被踞透了,可樹還不倒的特殊情況 , 那就要采取“倒楂”辦法,人為的讓其向一個側麵倒,這就避免出現“滿山倒 ” 的險象發生。如出現踞拉不下去的情況,可以采取往踞上刷點油或尿點尿(注意一次不可多尿要分著來,否則下次怎麽辦)因為那是鬆樹油影響所至。三是千萬不能忽視先伐倒迎門樹,後伐目標樹的規定。(在目標樹倒的方向有障礙的樹就稱其為迎門樹)因為手鋸伐每天定額 3 立方米 比較難 , 而油鋸每天 9 立方米 超額有獎,所以大家特別容易忽視。

“打”就簡單了,在一片上山倒、下山倒、橫山倒、順山倒之後,一棵棵大樹轟然倒下,另有人用大斧砍去倒樹的枝丫就叫打。而後他們根據倒樹的情況 , 截成合適的木材,但是小頭最小直徑不得小於 6 公分 ,這就叫造。最後為“倒套子 ” 的拖拉機或牛、馬套操作方便,他們將樹的大頭或小頭抬起來墊上“驢子”(就是小木頭)這樣倒套子的繩子就好栓了,“吊”的工作就算完成了,記得有一樁血的教訓,至今還曆曆在目。

那是 1970 年冬天,在天龍山伐木,我任‘檢尺’組長負責全營數量統計工作。一天我走到第七林班號‘大老李’的作業區,當時他剛好伐完一棵樹,抽踞起身笑眯眯地喊道;“下山倒嘍!”那時隻見他左手提著踞,右手輕輕扶著正在起身的大樹,向我微笑著。這棵樹真不小,直徑足有一米,傾斜的大樹發出了“哢、哢”的響聲。突然,意外情況出現了。一棵小迎門樹擋住了大樹的去路,形成“打腰 ” 狀,這就造成了起身大樹根部移動的後果。“不好,危險”!我的話音未落,大樹扭動著身軀轟然倒下。隻見老李坐倒在地,兩次想站都未能站立起來,我不顧一切的奔上前去,隻見白雪被鮮紅的血染紅一大片,雪白的小腿骨從腿肚裏向外支出,老李倒在地上不住的呻吟,此情此景真是慘不忍睹。喊人,快喊人,我一個人怎麽能行 ! 可是采伐區之間相隔必須在 70 米 以外,否則不安全,來人再快也要 10 來分鍾。時間不等人哪,我一邊喊人,一邊迅速解下“綁腿”迅速把支出的骨頭歸位纏好。這時戰友永勝趕到,我們砍了兩棵小樹穿進我倆脫下絨衣的襖袖裏,然後用綁腿固定好,一副簡易單架做成了。“大老李”一米八幾的大個兒,加上厚重的棉衣足有 200 多斤,我們使足吃奶力氣,冒著零下 20 多度的嚴寒,踏著二三十公分的積雪,走著崎嶇的山路,氣喘籲籲的到達駐地。大夫給做了例行檢查,並進行簡單消炎、止血,暫時將整個大腿打上夾板後,我們馬不停蹄的乘森林小火車,輾轉幾次,才把老李送到北安一師兵團醫院。可我倆足足歇了兩天才緩過勁來。老李痊愈出院後,雖說沒落什麽後遺症,但再也不能幹重活了。

所謂“抬”,就是原木被拉到楞場以後的工作了。它包括“歸楞”、“裝車”兩大項。幹這活必須大膽謹慎、不僅有力氣還得有頭腦、絕不允許逞能和蠻幹。我在這項工作實習過程中,不僅領會了其中的道理而且還掌握了“大小肩、前後杠”、“扳鉤,壓腳子”的方法,工作中稍有失誤就會牽扯八個人的生命安全。從人員組成上看:四個人一副“悠兒”,兩副“悠兒”八個人這叫一副杠,再加上一個看車,一個看楞的正好十個人,你看正好是一根線兒拴八個螞蚱。從工具方麵看:四根杠子(簡稱“蘑菇頭兒”)、兩個“八門兒”、四個繩套、兩副掐鉤、一個“壓腳子”、一個‘扳勾’,這些工具有一大部分是自製的。如杠子,必須是優質的椴木製作,它長約 120 公分 、圓形、兩頭直徑 2 公分 中間直徑 10 公分 ,所以叫“蘑菇頭兒”從力學角度講,小小蘑菇頭兒能但千斤重。再如八門兒,是用柞木製作的,橢圓形長約 80 公分 ,中間有個窩兒 好放掐鉤,兩頭有個卡好掛繩套防脫落。繩套使用棕繩編的,必須編勻插牢萬無一失,這都是關乎生命安全的關鍵。

再從抬木頭過程看學問也不小,先說“大小肩兒”實際就是左右肩 ,前後杠好理解,但當時小肩比大肩多掙 2 角錢 。 另外一個關鍵人物(總指揮)主要工作是“喊號”,這個人必須經驗足、力氣大、人品好、有威信,是個操心受累的人兒。他一般抬三杠或看車便於指揮。比如第一副悠子( 1 、 2 杠四個人)在前邊掐好位置,他帶領第 2 副悠子( 3 、 4 杠四個人)要找準 基本均衡的重量位置,輕輕喊上一聲“哈腰掛啦”,其他人跟著應聲“嘿呦”(這時隻見大家肩膀一抖鐵鉤入木),接著他又囑咐一聲“嘿呦,掛好啦!”(眾人應聲“嗨呦”)這時當他觀察好前後左右都進入狀態後,高喊一聲“長腰起”’!這時八個人高聲迎合“嗨、嗨!”隻有此時才能說明大家勁兒都使到一塊了,隻見千斤原木離開地麵。另外他還根據每個人情況、地麵環境、木頭大小、車停位置發出放下、暫停、上跳板、墊杠、進車門等不同指令,指揮起來真是鎮定自若有條不紊,。特別是同一杠的兩個人,就像體育項目的雙打,一定要配合默契。有一次,我和老韓搭肩抬一副杠,抬著一棵八米長小頭直徑 40 公分 左右的落葉鬆,約一噸重。我們抬頭杠,當木頭進車門時我腳下正遇一棵 30 公分 高的原木,無法錯開,我連上幾次都沒上去。當時八個人全在跳板上,如有一人力量不支,後果不堪設想!就在此時一句及時的“墊杠”聲,險情過去了,原木穩穩落在搭在跳板兩邊的橫木上,滿臉通紅、渾身濕透的我走下跳板,真是羞愧難言,心想等挨罵吧。使我沒想到的是,帶隊老李不但沒埋怨我,反而接過老韓的工具,向我點點頭說“再來”!於是他喊著號子,我們八個人又重新“長腰起呦······”在他的配合下,我果然邁上了 30 公分 高的原木,順利地裝好了車。事後他召集大家分析說“一根木頭拴著八個人,特別是同伴之間更應注意配合幫助。當大肩吃力時,小肩就要左手提八門兒,右手勾小辮兒向對方方向使勁,對方就可以借力使力克服困難。剛才一幕,證實了互相幫助的重要性,否則很難安全完成任”。一番話使在場的人佩服的頻頻點頭,並表示今後一定要齊心合力互相幫助。

下麵就簡單談談“運”,就是運輸。這項工作和“伐”關係不大,但和“抬”密不可分。大家都知道黑龍江寒冬臘月,雪深路滑、道路崎嶇、上下陡坡無常,為安全起見拉木頭汽車的主車,都裝有防滑鏈。據說汽車司機都必須和抬木頭的搞好關係,否則讓你半路拋錨。你還別說我們在上山的路上經常看到許多散木堆放在路邊。經過實踐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木頭裝得靠後,那麽車子在上坡時後重前輕,就可能造成主車前輪有離地的危險;如木頭裝得靠前,車子在下坡時整個重量必定前傾,遇有情況想刹車談何容易,想一想都毛孔悚然啊!。戰友們,不知你可曾在興安嶺裏采伐或抬過原木?如果沒有的話,當看完這篇文章後,可能也會抬木頭了吧!讓咱們一起再走進那座原始森林吧 !

一師六團二營十連 路學義

2007 . 7 月.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白鶴泉 回複 悄悄話 我剛到美國是交的第一個好朋友就是黑龍江兵團出來的。我聽她說過很多兵團的事了。每次看你的博就有以往和她一起聊天的感覺
CHIHUO 回複 悄悄話 候哥俺看見黑土地三個字俺就想一定是你的博
你們那個年代的人真是不容易吃的苦太多了
也是被耽誤的一代人
但是還是喜歡看你們那代人寫的回憶錄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