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4-12-20 18:46:17)
論自殺作者:郭知熠我們繼續為存在目的論辯護。按照存在目的論,怎樣來解釋人類的自殺現象呢?存在目的論斷言,一個人存在的目的是為了保存或者擴充他的存在。而人類的自殺現象也是顯然存在的,自殺的結果導致生命的喪失,這是否與存在目的論相矛盾呢?一般來說,自殺有三大類:一類是因被逼受痛苦而自殺,一類是遭突然的事變而自殺,第三類是完全自願自殺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論曹操一生的最大失誤作者:郭知熠曹操,字孟德,是曆史上東漢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也是我們家喻戶曉的人物。東漢末年,社會動蕩不安。先有黃巾軍起義,後有董卓專權,諸侯各自為政。曹操一生戎馬倥傯,南征北剿。初隨袁紹討董卓,公元196年,迎漢獻帝劉協於洛陽。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在赤壁征江南的戰役中,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打敗,天下遂成了三國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12-18 17:12:13)
光明頌作者:郭知熠向上的是一級一級的天梯永生的是光明光明嗬聳入雲表的光明輝煌燦爛的光明我是沿著曆史的銜接一步一步走向你的我是懷著一顆謙恭柔順的心一次又一次逼近你的我是你的幻想你看不見靈魂之崇拜者我是你飛旋著的洪流正滿溢世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再論文革之動機–與金書龍商榷作者:郭知熠我曾做過一篇短文《論文化大革命之動機》,似乎沒有再做此文之必要了。今天偶讀金先生的文章,標題為《文革是權力鬥爭的結果嗎?》.讀後覺得我所認為是顯而易見之事,而他人卻不如此看,相差竟有十萬八千裏之遙。不得已,再做此文與金先生商榷。金文的標題是《文革是權力鬥爭的結果嗎?》,但金先生顯然不同意此觀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沁園春•雪》究竟出於誰手?作者:郭知熠昨天大雪紛紛了一天,今天匹茲堡就見“北國風光”了。閑暇之餘,重讀毛公(本文作者曾在一短文中提議稱毛澤東為毛公,今作一表率)的《沁園春•雪》,似乎有所感觸。“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今朝”猶在,可是“風流人物”安存?人生之短暫,真要讓那多愁善感之人“珠淚滾滾”了(難怪郭知熠先生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12-13 19:27:14)
散文詩第六首作者:郭知熠我向你伸出乞討的手-----這是求愛麽你用無情的鞭子鞭打著我的心,摧殘著我的靈魂,我忙於卸下帶在脖頸上的愛的枷鎖我的心在殷殷流血,一點一點地滲出來,我顧不得擦拭,我把這騙人的愛狠狠地摔在地上我將棄它而去,而我的心還在流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人生之目的論作者:郭知熠本文將解決人生的目的問題。盡管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幾千年了,但對它的解決還遠遠未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或者說這個問題還根本沒有得到解決。我相信古往今來不僅許多有名的思想家思索過這個問題,一般人也大多思索過這個問題。為什麽這個問題這樣難於解決呢?我想,這個問題難於回答的理由主要是因為人生的目的對不同的人是很不一樣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12-10 20:46:09)
讓作者:郭知熠讓輕風吻我讓冷雨抽打我讓燈火搖曳和我伴隨讓愁風苦雨吹散我的靈感讓編排整齊的楷字寫滿音響讓我的流浪之心再次泛濫讓你穿過漫長的甬道向我走來讓我致意的手下垂讓我滿目都是你的麵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12-07 20:11:53)
生命和愛情的對話錄作者:郭知熠AQ.曾經有一首詩在中國很有名,它論及到生命,愛情和自由三者之間的關係。這首詩很短,隻有寥寥四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作者是一位匈牙利著名詩人。很明顯,在愛情和生命的天平上,詩人偏向了愛情的一端。我也認為如果人生中沒有了愛情,人生也就成了一場無休無止的苦獄,生命也不過是一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4-12-05 17:13:17)
散文詩第五首作者:郭知熠原有一種苦痛在我的心底,我知道她的名字叫做愛情我想邀她起舞,輕盈的,舒展的,如同春天喚回我的新生我那孤獨的琴弦撥動,我想邀她起舞既使季節已經錯過,既使愛和恨交織著播種,我知道我的愛在我的心底,我想邀她起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41]
[42]
[43]
[44]
[4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