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靠 順服

人饑餓非因無餅,幹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希伯來書(2-1)第一部分的主題

(2010-06-26 21:24:12) 下一個


經文:
又早已立祂為承受萬有的,也曾借著祂創造諸世界。祂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祂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 

這段經文是聖經中關於基督論的最具概括性的經文之一。與《約翰福音》
1:14-18,《以弗所書》1:4-10,《歌羅西書》1:15-20交相輝映。

“早已立祂為承受萬有的,也曾借著祂創造諸世界”與“萬有都是靠祂造的
又是為祂造的”( 《歌羅西書》1:15,16)是同一個真理的不同表述。“祂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說的是“道”與神的關係,這個說法也可以用“從來沒有人看見神,隻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 《約翰福音》1:18)來詮釋;而“神本體的真像”是說“道就是神”。這樣一種對神認識的概括,既包含三位一體的啟示,也總結了人在普遍啟示範圍內對神認識的掙紮曆程:神之可表之體為道,道之抽象之源為神。這個關係決定了理性走向終極必然歸為信心,知識走向終極必然達到敬拜。“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中的萬有是指一切受造之物;“權能的命令”比道本身更進一步地具可有表性,代表一切自然律、屬靈律、及其起作用之依據的總和。這些就構成“基督至尊性”主題的基礎。

仔細觀察這兩句話的結構,我們看到它們所表達的主題,與《約翰福音》、《以弗所書》、《歌羅西書》中有關章節在側重點上是不同的。

首先,第一句話由兩部分構成,先說救贖,後說創造。“承受萬有”是借著救贖來實現的,救贖與“創造”是對應的,那被立為承受萬有的同時也是“借著祂創造諸世界”的。“早已”和“曾”都是指向萬有被造之先。也就是說,“立祂為承受萬有的”與“借著祂創造諸世界”是同時預定的。所以,這裏的鑰匙是創造與救贖的統一性:從創造之初就必須救贖,創造的主同時也是救贖的主。這個主題蘊含在聖經開始的《創世記》中,也是貫穿聖經的幾個大的主題之一。

第二,第二句話也由兩部分構成,先說創造,後說救贖。“祂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說的是基督維係萬有的神性;而“祂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說的是基督完成救贖大功,成全神的旨意,以及子與父的合一。

創造與救贖的統一性能幫助我們澄清許多糊塗的觀念。有人讀經,得到這樣一個看法:神的救贖是對創造之工的修補;這就大錯特錯了。聖經從一開始就強調創造與救贖的不可分割,這就是為什麽《創世記》的前三章都以神榮耀的對立麵開頭的原因。創造與救贖之所以不可分割,是因為完美的神性不可以被造,隻能被“生”。

《希伯來書》在強調基督至尊的同時,將創造與救贖的統一性明確點出來。兩方麵合起來,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基督是宇宙的創始成終者。

接下來,就要轉向從神而“生”的觀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