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愛穿套裝進投行,一個開著豪車做財主
我家兩個孩子,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路。
姐姐是那種典型的精英路線畢業就進了投行,穿著套裝踩著高跟鞋,天天背著電腦在各大城市飛來飛去,電話會議、項目報告、客戶應酬樣樣不少,生活節奏緊湊得很。她一心撲在個人成長和職業晉升上,常說一句話是:趁年輕要衝一衝。
弟弟呢?不一樣。他沒去大公司上班,而是跟著我幹起了房地產。管修房子,盯施工,和租客談租約,跟管理員鬥嘴。他開著自己喜歡的豪車,穿得輕鬆自在,有時候一邊開車一邊跟我聊怎麽提高現金流、怎麽評估地段。他自己笑稱是跟我混飯吃的小財主。
姐姐有時候看不下去,會說:他為什麽不出去找份像樣的工作?總不能一直混在家門口吧?
我聽著也隻是笑笑。每個人的路都不一樣。
弟弟也不是沒想過去公司上班,但他說得也很實在:我不喜歡穿西裝打卡那種生活。你們投行的人一個個累成狗,還覺得自己很光鮮,我寧可自由自在賺點實在的錢。
有一次,他甚至當著姐姐的麵說:你是為了成長沒錯,但說到底,你現在在資產這件事上還真不如我。
姐姐一時語塞,雖然有點生氣,但也不好反駁弟弟這幾年跟我一起幹,手上已經有幾個小項目跑起來了,現金流穩定,房子在增值,生活也過得很舒坦。
更明顯的是生活質量
弟弟去過的國家是姐姐的幾倍,旅遊的時間和次數也是她的好幾倍。
有時候他發朋友圈,說在地中海沙灘看美女;下次又在東南亞海邊曬日落。
姐姐看著隻會說感歎一句:哼,我賺錢沒時間花。
一個拚履曆、升職、年終獎;
一個搞資產、翻樓、現金流。
一個靠才華打天下,一個靠磚頭壘帝國。
我這個做家長的,偶爾也會拿他們比來比去,後來才慢慢想明白:
各走各的路,其實都挺好。弟弟願意跟我學,那我就帶著他多看看;我也沒打算事事替他安排,更多是讓他自己試、自己碰壁、自己總結,真出問題了我兜個底也就夠了。
姐姐也有她的堅持,她熱愛她那套高壓高績效的生活方式。她覺得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是拿時間換來的,這個我也尊重。
這不就是一個家庭最正常的狀態嗎?
一個人打拚職場,一個人深耕資產;
一個想靠本事逆天改命,一個靠眼光布局未來。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誰也沒錯,誰也不一定贏。隻是看你想過哪種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