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ing to Qualify for the Boston Marathon?
Here's What Strava Data Says About That Elusive BQ.
Looking to Qualify for the Boston Marathon?
前天的這篇最新統計,給我們再次強調了BQ的幾個關鍵要素。
我先把最後段落的“總結”列出來:
So, if you're searching for an elusive BQ, here's what the data show: slow your runs down, choose your course wisely, shoot for a negative split, and remember that practice makes perfect. It may take a couple of marathons to get it absolutely right, but that experience will be invaluable.
就是五條:
1. 跑慢點;
2. 找個好的賽事;
3. 爭取“負劈叉”;
4. 跑量;
5. 跑幾個馬,積累經驗。
下麵,我再逐句寫出我的理解:
1. 跑慢點
我在和b姐訓練討論這些年,唯一一次對她紅臉的,就是怪她把該跑慢的跑快了。很多人提起訓練馬拉鬆,就是要刻苦,要多跑快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但這是錯誤的,違法大自然規律的。食欲性欲求生欲,是我們的本能,我們的身體怕苦。不錯,我們每周要有一到兩次速跑,一次長跑。但輕鬆跑,就是輕鬆跑,Make easy days easy. 速跑長跑之後,甚至之前,我們要養精蓄銳,要恢複,這時要跑麽?是的,但要輕鬆跑。
我們常說的“80-20”原則,甚至按時間算的85-15,90-10。你跑量越高,速跑的比例越小。其實速跑的量就那麽多,增加的是你的輕鬆跑的量,所以跑量越大,輕鬆的比例越大。比如你一個大運動量(速跑、長跑)之後的第二天,你又快跑了,你得不到恢複,那麽這就是“垃圾跑”。注意,垃圾跑,並不但指大量的慢跑。任何得不償失的跑,都屬於垃圾跑。所以有時候是快跑。比如賽前一周內,你應該減量每天跑個2-6英裏,但你卻跑了個15英裏。那麽這就是廣義的垃圾跑。
文中給出了一些統計數據:輕鬆跑比MP(馬拉鬆配速)慢30%的,27%達到目標;慢10%的隻有19%達到目標;而不減速用MP當輕鬆跑的,隻有14%達到目標。
假設一位女生49歲,她要達到50歲的BQ,也就是3:55,配速8'58",那麽輕鬆跑的配速是11'39"。即使考慮到BQ cutoff 10分鍾,那也是11'09"。捫心自問,你平時真的“舍得”用這麽慢的速度跑Easy/Recovery麽?當然輕鬆跑也有很多種類,看什麽時候,比如同樣是BQ3:45,你還有9'39", 10'21"等等。
喵兒爸因為有三個喵,采用的是見縫插針式訓練,都很快,也叫中學生式。我貼過肯尼亞和喬哥的訓練計劃,他們是馬拉鬆2小時到230的。但他們的輕鬆跑可以是10配。天啦,我平時都很少這麽慢,該醒醒了。慢跑不是浪費時間,不是垃圾跑。你的肉體需要鍛煉,而鍛煉的目的是建立起更強的係統,需要20%的張,更需要80%的馳。不信你試著揮拳出去,揮拳的時間隻有一瞬間,80%的時間是回收和準備下一次出擊。
2. 找個好的賽事
4年前,落花跑了CIM,失望而歸,在終點線趴在老邁懷裏哭。CIM是個不錯的賽道,去年的BQ率是31.9%。可是,真的那麽容易嗎?容易得讓人覺得不好意思?No!
當然很多大馬都很容易,比如芝馬、柏林馬、東京、倫敦,休斯頓,一個比一個容易。路很平,天氣好的話,BQ率超高。還有些小馬,比如Revel下坡馬係列,隧道馬係列,玻璃城馬,BQ2馬,都不錯。但是有時候,我們也不要認為真的就容易。比如下坡馬,很容易費腿,不練就可能失望而歸。我們不要被往年的BQ率誤導。不然,波馬的BQ率(BBQ)最高,但沒人說波馬容易。
紐約馬拉鬆,上次氣溫到了75F,還行啊。我跑過很多80F、90F多的呢。但對於這麽一個大眾型馬拉鬆,這時很危險的了。同理。海軍馬,洛杉磯馬,都很大,比較群眾,BQ率就很低。
CIM,早年的BQ率隻有18%左右。後來名氣大了,很多人慕名而來,來的就是要BQ的。苦練一年,買雙新神鞋,全力以赴,把BQ率拉得越來越高。路還是那條路,難度還是那麽大,但來的人不同了。CIM的BQ了的賽手,都是“嚴肅跑者”。高峰周跑量平均是65英裏。所以,我當時寫了很長的文章向落花解釋,CIM並不比你家門口的小馬容易多少。
3. 爭取“負劈叉”
Negative Splits. 多少人的夢想。說著容易做到難。正劈叉,也沒什麽不好意思,因為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們會撞牆。能翻牆的,那是要專門訓練的。詳見原文的鏈接。
我們都知道一開始起步要慢,但到底要多慢,需要你自己很久的摸索。因為太慢了,心率過低,浪費了時間,指望下半場搶回來,可能為時已晚。但太快了,你撞牆了,後麵跑不動了,掉速嚴重,甚至開始走,抽筋,受傷,那又完了。兩難啊。大概每個賽手都會問自己的吧。你問我,甜點(Sweet Spot)在哪裏?我哪知道。不過呢,還是有規律可循。自己的訓練狀況、身體狀況,賽道的了解,天氣的變化,經驗的積累。我們可以把配速控製在最小的甜點範圍。
2017年芝馬,我已經知道這個定義,卻沒有具體的數字概念。所以在10英裏處開始提速,大概快了15秒。到了離開Sears Tower,出城的時候,再提速15-20秒。結果可想而知,在唐人街之後準時撞牆,23,24英裏處走了兩次。後來我知道,雖然是提速,不是那麽大的數字的。
2019年的兩個加州賽事,一天一地。春天的洛杉磯,也是開頭太快。那次是體力處於低潮,幾個小時飛到舊金山,又開車到洛杉磯,還與老朋友互動到晚上10點半,耗盡了體力。結果到16英裏提前撞牆,最後大下坡到莫妮卡海灘,我居然走了好幾段。至今記得觀眾阿姨對我喊,you are almost there, don't walk just run!
而年底,我吸取教訓,先飛到鳳凰城,轉機到三塊饅頭(SMF),住在起點附近。體力充沛,雖然CIM是更好的下坡,我開始嚴控速度。結果在22英裏開始逐步加速,越來越快衝線,完美的負劈叉。
在這一年的CIM和西班牙的瓦倫西亞比賽中,BQ的,負劈叉比例都是16%。而一些大眾馬拉鬆中,遠沒有這麽高。
一般提速多少?冠軍Kiptum負劈叉了35秒。上次喬哥打破紀錄時是33秒。
b姐這次芝麻跑得很漂亮。負劈叉了39秒,也就是後半馬比前半馬快了39秒鍾,平均每英裏提速3秒,完美得天衣無縫。這是最出成績最成功的數字。去除13英裏進城時的漂移,她的最快和最慢的配速範圍隻有20秒。相當的穩,底氣十足。
4. 跑量
沒說的,這是第一要素,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跑量幾乎是BQ率的近線性相關。不信,問一下川川哥,他破三跑了多少。
文中提到的幾個比賽,按完賽者,和BQ者,做了兩種統計。每個按照每周基本跑量,高峰期每周跑量,以及最長跑距,列了一些數字。比如:CIM是30/50/21,BQ者是50/65/22。
文章提到跑山和BQ率相關不大。我理解跑山是提高心肺和肌肉功能的,是打基礎的,但最終還是體現在距離上。不表明跑山沒有用。
5. 跑幾個馬,積累經驗
每個馬拉鬆都不同。每個人的天資基礎也不一樣。別人說的都不算數。要自己區體驗。買了一本《怎樣遊泳》,看完了,倒背如流,那你還是不會遊泳。你得親自下水練。雖然有人首馬BQ,那是天生麗質。一般人還得練。慢慢積累經驗。如何BQ,幾本書也寫不完。除了以上的幾條,休息,飲食,年齡,身體,交叉訓練,訓練計劃,減量策略,比賽策略。。。逐步調整,慢慢完善。
文中提到,230-259的賽手,一般跑了6個馬拉鬆,4小時到430的大約跑過4個。當然這隻是這裏的統計,反過來不然。不是你跑了6個馬你就破三了。我告訴你,哪有那好事兒。嘿嘿!